调研问答全文
恒华科技 (300365) 2014-07-15
本次交流活动以现场问答的形式进行,主要内容如下:
问题1. 请问公司营业收入中五大业务体系收入的占比情况?
答:本公司的收入主要分为软件服务收入、技术服务收入、软件销售收入及硬件销售收入,2013年公司的软件服务和技术服务收入合计占公司营业收入的90%以上。五大业务体系中各部分的收入占比情况每年有所不同,其中规划设计、基建管理、运行管理业务的收入占比均较高,2013年公司介入大客户营销软件业务,营销收入占比逐步提高。
问题2:公司开发的移动应用终端产品的应用形式是什么?它能够解决什么问题?它目前的推广进程以及经济收益如何?
答:公司新开发的移动应用终端产品采取的是软硬件捆绑销售的模式,将系统的数据服务器置于客户方,应用服务器置于本公司,客户须向本公司购买移动终端,使用移动应用终端提供的软件服务。
以移动终端在基建业务应用为例:首先能够解决客户对现场数据的及时、准确、完整性需求。工作人员在施工现场能够直接通过网络进行数据查询、填报,将现场的信息数据、图片、影像等及时的传送给总部,也通过终端直接对现场待办事项进行处理。其次是保证客户对现场施工人员的位置监督性需求,如通过现场定位提供监理人员的地理位置坐标,进而进行监督。移动终端能够解决客户在施工现场的信息滞后和信息不全的弊端,给客户带来更多的便利。
本公司的移动应用终端产品目前处于小试阶段,从国网的基建领域进行试点推广,这也是基于公司的电网基建工程管理系列软件,有很好的技术和市场优势。本公司的移动应用终端产品随着不断的研发升级和应用拓展,将来可以应用在电网全生命周期的各业务领域。
问题3. 公司的非电力行业收入构成是什么?
答:公司非电力行业的收入主要来自于交通及相关行业。目前我们主要为交通行业的客户提供交通道路的养护管理信息系统服务和道路安全监测服务等。
问题4. 在公司的长期发展战略中,交通行业的定位如何?客户主要集中跟在哪些区域?
答:介入交通行业是本公司业务拓展战略的一部分,考虑到公司现有的技术上和管理上的优势,我们会将公司在电力行业的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以及资源逐渐向交通行业拓展。
目前交通行业的业务处于前期的市场拓展和用户需求调研阶段。公司对于新领域的开拓,一般采取先就近进拓展、后全面铺开的原则,所以目前该领域的主要客户主要集中于华北地区,公司将根据该部分业务的具体发展情况,进行全面的市场布局。
问题5. 公司软件服务的业务模式是什么?公司是如何获取客户的业务订单以及产品的定价模式是什么?
答:公司目前的软件服务主要是根据客户的需求为其提供定制化的软件产品。在业务模式的创新上我们正在由向客户提供软件产品转向提供软件服务和咨询,具体包括云平台和移动应用终端的研发,未来公司提供软件服务不再单一进行软件产品的出售,而是统一收取软件服务期间的服务和咨询费用。
我们获取客户的订单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通过公开的招投标、竞争性谈判、邀请招标、单一来源议标等。
在定价方式上,一种是:国家有明确收费标准的按照收费标准定价;另一种是:根据承担软件项目的客户需求和工作量,综合考虑成本、涉及知识产权的核心程度以及项目利润等各方面的因素综合定价。
问题6. 公司的软件收入中哪种类型的软件产品居于主导?定制化软件产品的可持续性如何?
答:公司目前的软件产品主要是以定制化软件为主,这是由于公司客户所处行业的高度专业性要求,公司基于对客户业务的高度理解,按照客户需求定制开发软件系统。
标准化产品的优势在于其低成本和可复制性,缺点在于不利于其知识产权保护。定制化软件产品将专业技术融入到产品之中,后期都涉及到技术升级和持续维护,因此定制化软件产品收入是具有可持续性的。
问题7. 结合目前的经营状况,公司在基建和配网领域的发展情况如何?
答:本公司的收入构成中基建和规划设计软件的收入占比较高,近几年来公司持续为客户提供基建业务的信息化服务,前期主要涉及应用平台、系统的开发、部署和实施,后期会逐步提供深化应用开发和服务。
在配网方面,配网一直是国家电网公司的重点投资领域之一,公司的“配网线路设计软件“曾荣获“国家重点新产品“称号,具有在全省推广实施的成功案例,在未来我们将抓住市场机遇,争取更好的发展业绩。同时公司将充分利用资质和人才的优势,积极介入到配网设计、充电桩设计服务等新领域。
问题8. 目前公司的主要竞争对手都有哪些?
答:本公司针对智能电网资产和业务管理的数据采集、规划设计、基建管理、运行、检修和营销管理等全生命周期,提供一体化的信息化解决方案。在竞争对手方面,本公司专注于智能电网信息化建设的各业务层面,目前涉及全业务体系的只有本公司。
问题9. 电力行业目前发展已经比较成熟,公司如何才能在这种行业背景下拓展自己的市场份额?
答:目前的电力体制改革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市场契机,但是改革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能够敏锐的把握改革的方向,做好前沿技术储备。本公司一直致力于为智能电网全生命周期提供优质的一体化、专业化服务,也一直坚持“诚信、创新、共赢“的企业文化,在电力行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公司依然能够保持市场优势并形成了一定的知名度,凭借的就是创新的发展理念,公司将继续从技术研发、盈利模式等方面进行创新,增强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问题10. 公司在2013年的应收账款增长很快的原因是什么?
答:公司应收账款增加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公司业务规模不断扩大,营业收入大幅增长,带来应收账款的增长;另外,公司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业务承接项目的规模也逐渐扩大,部分项目的实施周期较长,账款回收期也因此延长。但是公司的应收账款的账龄基本在1年以内,主要客户是电网公司及电网相关企业,该类客户实力雄厚,信誉良好,应收账款的收回有可靠保障,且从历史经验看相关应收账款回收良好。
问题11. 如何解释公司年收入的季节性变化?
答:本公司的客户主要为电网下属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在会计年度内的分布受到电网公司内部投资审批决策、管理流程及惯例的影响,具有较强的季节性。依照电网公司的惯例,在每年的第一季度电力系统对电网软件及硬件配套生产企业进行集中规模框架资格文件预审、招投标工作;在每年第二季度进行技术协商,并启动执行项目;在每年的第三、第四季度是电网行业集中采购、需求供应的高峰期。因此,受客户需求季节性因素的影响,本公司的销售收入和利润上半年较少,下半年较多,呈现一定的季节性波动。
问题12. 公司有扩张的规划和方向吗,如并购、重组等?
答:本公司的上市时间较短,目前我们主要是立足于自身主业的发展。关于并购,每个公司的实际情况和战略方向不一样,就我个人理解,快速的并购不一定会推动公司的长远发展,因为并购涉及到双方的融合,如公司的文化和理念与并购标的不能快速的融合发展,并购失败的潜在的风险就很大,对企业的长久发展是不利的,因此我们在做选择的时候是非常慎重的。我们会从管理、团队、标的价值观的认同等各方面考虑,只有1+1?2的时候,才会考虑采取并购。
在整个交流活动中,双方进行了充分的沟通。本公司严格按照《信息披露管理制度》等规定,保证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没有出现未公开重大信息泄露等情况,同时已按深交所要求签署调研《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