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乾照光电 (300102) 2014-07-17
一、 签署承诺书;
二、 现场交流情况
(1)目前红黄光芯片的价格仍大幅下降吗?
答:整体感觉价格降幅趋稳,预计价格降幅在5%以内。
(2)现在红黄光LED芯片应用的市场份额下降了吗?据我们所知,在家电显示屏方面的应用市场份额在上升,而背光源在减少。
答:红黄光LED芯片应用的整体市场份额是缓慢上升。
(3)公司红黄光LED芯片在行业内发展情形如何?盈利情况如何?
答:没有具体的统计数据。但现在公司红黄光的市场份额仍然是国内最大,约占国内市场份额的35%。目前公司红黄光的盈利情况还不错。
(4)公司初上市时红黄光LED芯片的毛利率表现不错,以现在的发展趋势来看,我认为公司现在开始发展蓝绿光是对的,但当初只发展红黄光的决策是否有些不合适?未来红黄光有扩产计划吗?
答:公司初上市时是红黄光LED芯片发展的黄金期,发展红黄光LED芯片的决策是顺应当时行业形势的。扬州子公司已经开始实施红黄光的扩产计划,公司将视未来红黄光的销售情况而定,不排除未来继续扩产的可能,争取进一步提高红黄光市场占有率。
(5)从盈利的角度来考虑,公司要怎么发展蓝绿光项目?下一步的工作计划是什么?预计产能是多少?
答:公司蓝绿光芯片项目的发展正处于初步阶段,将会以平常心来发展蓝绿光项目。根据项目一期的计划,公司将购入5台VEECO的C-4型号的MOCVD,从设备的购买至到位需要半年以上。项目的筹备工作正有序地进行当中,公司订购的MOCVD预计今年年底将会到位,争取在明年春节过后试生产。
(6)未来公司要如何开拓蓝绿光LED芯片项目的下游客户?
答:目前蓝绿光市场的竞争比较激烈,公司首先会致力于筹备试生产的工作,并视产品生产情况,开展客户拓展工作。在客户的拓展工作中,仍是以产品的品质为主获取客户的青睐。另外,在公司原有的下游客户中,也有涉足蓝绿光LED芯片的封装的企业,这也将是公司拓展客户的一个渠道。
(7)公司为什么会选择先扩产、再对接客户的模式?
答:因为现在公司还没有开始生产蓝绿光LED芯片,没有成品可以展示给客户,客户的购买意向不明显,所以我们会先筹备试生产工作,再拓展客户。
(8)公司现有红黄光MOCVD设备均是几片机?开工率如何?
答:公司现有设备以60片机及49片机为主。目前公司红黄光设备开工率良好。
(9)公司的蓝绿光生产设备单价是多少?一台设备一年可以贡献多少收入?公司在蓝绿光LED外延片芯片项目上的建设是否需要借贷资金?
答:一套MOCVD设备是4000万元(含税)。一套设备有四个腔体,一台腔体一年的收入在1500~3000万元之间浮动。公司已公布蓝绿光LED外延片芯片项目的进展计划,项目一期基本不需要借贷资金。不包括已有的厂房,公司在此项目上还需投入4亿元左右。
(10)扬州隆耀是否参与蓝绿光项目的生产?
答:扬州隆耀的资产已作为资本对扬州子公司进行增资,并已完成相关工商变更手续,扬州子公司已开始实施红黄光的扩产计划。
(11)公司红黄光LED芯片的主要销售渠道是那些?公司的下游厂商销售情况如何?广告屏的销售量多吗?
答:公司红黄光LED芯片的直接销往下游封装厂。在下游厂商生产的产品当中,户外显示屏、家电类的电子设备销量有所上升。广告屏有一定销售量,不是销量中的主要部分,但我们没有具体的统计数据。
(12)销往下游厂家中的芯片主要是单色芯片吗?据了解,全彩的LED芯片发展得比单色的芯片更快?
答:销往下游厂家的芯片也有RGB配色芯片,RGB配色芯片的销量也有所增加,但所占的比例不高。全彩芯片与单色芯片的发展没有可比性,各有优劣势,例如今年应用于照明领域的蓝绿光LED芯片的发展速度较快。
(13)在红黄光LED芯片的应用方面,现在显示屏的市场似乎已经饱和了,下游企业的增长速度将会放慢,公司要怎么应对这个现象带来的变化?下游企业的情况好吗?
答:目前显示屏的市场变化并没有影响到公司客户对红黄光LED芯片的需求,并且在目前这个市场行情下,下游企业仍然有所放量。
(14)公司的产品会出口吗?下游厂商的显示屏会不会出口?
答:公司的产品直接销售给下游封装厂,我们对于下游厂商产品的销售流向不太清楚。
(15)公司蓝绿光项目有政府补贴吗?在此之前公司红黄光LED外延片设备的补贴款都到账了吗?
答:公司正在争取蓝绿光项目的补贴。此前红黄光部分补贴款已到账。当初准备在扬州投产时,政府曾给公司厂房使用方面等优惠,这使公司缩短了投产周期,并抓住了红黄光芯片发展的黄金时期。
(16)开展EMC项目需要有资质认证吗?公司的EMC项目有盈利吗?
答:是的,需要有资质认证的企业才可以签订EMC合同。目前公司的EMC项目进行情况正常,略有盈利。
(17)王总经理继续负责公司红黄光LED外延片芯片的生产吗?蓝绿光LED外延片芯片的生产是由谁总负责?制造蓝绿光芯片的技术能力如何?
答:王总经理总负责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事宜,并且是公司的技术领头人,王总在蓝绿光芯片制造方面已有技术沉淀,并且公司也会招揽相关技术人才,推动公司蓝绿光芯片制造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18)目前,人才市场上关于蓝绿光LED行业的人才稀缺吗?公司会考虑引进海外人才吗?
答:个人认为目前行业内人才济济,比如台湾LED行业的人才愿意到大陆发展,因为大陆薪资比台湾高。公司比较优先考虑台湾的人才,因为在语言沟通上无障碍,并且生活方式也相近,但其他国家的人才因为语言沟通等方面恐怕会有所不便。
(17)基于目前行业形势已有所回暖,为什么有些企业的收入不好?剔除固定成本的影响,您认为影响企业收入的因素有哪些?
答:1、LED行业中的大部分企业设备、制造流程都一样,但产品的质量与制造的技术、制造效率有高相关性,对于企业来说,高效率的制造有一定难度,因此产品质量与企业收入都会受到影响。
2、影响企业收入的因素很多,有生产规模、制造技术、资金、生产效率等因素。只要有一个因素跟不上整体的发展,都会影响企业的收入。
(20)为什么大部分的企业扩产倾向于买新设备,这样不是成本不好控制吗?
答:首先,由于LED行业技术更新快,使旧设备比新设备生产效率差很多,新设备更有利于企业获取盈利。其次,成本控制的方向是可变的,企业可在运营方面进行成本控制。
(21)您认为LED行业的盈利水平将会怎么发展?
答:个人认为现在的红黄光芯片的价格将较长期持续这个水平,所以要依靠好设备、提高制造效率,再加上成本控制以及产品的良好品质才能保障公司获得更好的盈利水平。
(22)现在企业的竞争主要集中在生产效率方面?不盈利的企业将来会如何发展?
答:1、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来说,不只有生产效率这一个重要因素,新的机器设备是必要的因素,技术是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同时,经营生产的经验也非常重要。
2、如果企业不能盈利,那企业的运营便不能够良性循环,无法健康发展。经过一段时间的行业整合,能够继续良好发展的会只有部分企业。
(23)现在行业内有明显的合并趋势,但为何公司的合并情况却一般?
答:虽然整个行业有合并的趋势,但并不是只有合并了的企业发展得更好,行业内有些小企业也具有能够持续在生产效率、生产能力等方面的持续发展的能力。
(24)公司会计划收购?如果有,是想收购哪方面的企业?
答:不排除这个可能。公司目前专注于完成蓝绿光项目的生产筹备工作,只要是有利于公司发展的事宜都会予以考虑。
(25)据了解,倒装芯片的成本似乎比封装芯片的成本更高?
答:从生产过程来说,倒装芯片比封装少了一道程序,省去封装环节,相对而言成本更低。
(26)公司蓝绿光项目估计明年下半年才能看出生产效果,公司会不会先考虑收购蓝绿光LED生产公司,或是坚持自产蓝绿光LED外延片芯片?蓝绿光项目还会继续扩产吗?
答:目前公司仍是先做好自产的筹备工作,也不排除将来有并购的可能。如果蓝绿光项目一期效益好,那么不排除会根据市场行情而考虑扩产。
(27)公司有没有考虑过三年后公司的状态?
答:个人希望公司三年后能够继续扩大红黄光LED芯片的市场份额,也将蓝绿光芯片的生产技术发展得更加成熟。
(28)红黄光芯片与蓝绿光芯片的价格相差多少?
答:这两者没有可比性,技术不同。
(29)现在国际上LED大企业都没有扩产计划,反观只有中国大陆的LED企业扩产比较普遍?
答:从个人观点来看,会出现这个现象有2个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中国地方政府有补贴。另一方面,中国大陆市场大,行业还有几年向上发展的时间。
(30)公司如果并购其他公司要怎么解决资金困难问题?是否会影响大股东控股股权降低,并影响公司发展?
答:如果公司并购,想要收购的标的公司不会太大,会以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方式解决资金困难问题。但大股东持股比例不高也不会阻碍公司发展。股权分散也有好处,未来可以依靠协商机制进行公司的经营管理。其实对公司发展影响最根本的是公司的本身的经营管理能力、生产能力、技术研发能力等资质。
(31)公司现在股权分散,那么有实施股权激励的可能吗?
答:公司会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在上市前已经做过股权激励,据了解目前上市公司中股权激励的成功率不高,一方面是因为实施难度大,另一方面税赋也比较高。
(32)公司的三大股东在公司是如何分工管理的?
答:股东之一的董事长主要负责对外的商谈,与政府的联系,以及公司发展战略等事宜;另一位股东总经理主要负责产品生产、技术研发与公司管理;还有一位股东现任职公司董事,参与公司董事会等决策程序。
(33)我们在LED应用产品的展览上,看到用于室内培育植物的红黄光芯片应用产品,公司是否会研发发展室内农业的LED应用产品的?
答:不排除考虑新项目。
调研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