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超图软件 (300036) 2014-08-28
1、 带领投资者参观研发及办公场所,同时讲解公司发展过程以及流程管理,时间约40分钟。
2、 相关问题交流
2.1国产替代:
国家基于信息安全角度提出国产替代,内部文件《南风一号》:习主席提出,到2020年前,各级党政机关信息系统实现国产替代,做基础软件的都积极跟进相关政策。短期内基础软件主要还是指操作系统、数据库;
地理信息软件长期以来没有当成基础软件,而被当成应用软件,公司自己认为至少属于中间件,不是应用软件。当前政策红利开始的时候,公司从业务层面上更加重视,积极跟主管部门沟通,争取进入基础软件领域。
参与核高基的软件已经有了实质性动作,国产替代已经进入了地方政府官员的考核,现在国产替代目录里面还是基础软件,没有地图软件。现在有专家开始呼吁了。
通过基础软件、中间件层级认定,纳入行业级主管部门目录,(如国土安全局)时间难以预计。
2.2智慧城市业务:
智慧城市除了基础设施环节,还有城市基础信息数据库,城市级的基础数据信息库,包括人口、法人信息,都整合在大的数据库里面,目前来说比较认可的是建立一个可开放、可共享的数据库;而这个数据库架构一般会选择用地理信息来建设。
为何用GIS系统?需要找到一个统一的维度,时间、空间指标;地理信息数据库做城市级基础信息数据库得到认可。
超图做城市地理信息共享平台,再做各种各样的接口,一个城市(如西安、大连规模)有1000-1500万的市场空间;另外城市级的共享平台建设好之后,还可以带动公司的GIS平台的销售,以西安为例:先建设了共享平台,再建城管、警用、电力系统。
2.3行业市场农村土地确权,不动产登记:地理信息国情观测市场:
农村土地确权:目前就是测量,没到软件应用阶段,只是基础数据勘测的阶段。事实上参与测量测绘的公司比较多,竞争比较激烈。超图暂时不做测量测绘,暂时跟公司没关系,测量完后入库,要用到公司软件。后续完成基础数据测量测绘后(两年后),会考虑怎么用地图数据。最终确权后会纳入不动产登记;
目前不动产登记包括房产、林地、农业用地、矿产;目前在基础设计阶段开始标准的研究,预计在2015年要建设大约50个试点建设;2016、2017年开始推广。
地理信息国情监测:测科院等获得了最大的份额;
2.4长期战略规划:坚持平台战略,也会做应用,做应用也是为了支撑这个平台。
2010-2012年每年人员增长200人,大力开展下游行业。实际效果并不是很好,公司认为还是应坚持做平台。
平台的市场还是比较大的:Esri 2013年收入9.12亿美元,全球GIS平台市场占有率70%,倒推全球GIS平台有100亿人民币的市场规模;从技术上来说,公司具备了做产品替代的能力,如果可以做国际化市场,规模会大很多。
公司通过以下方法加强平台战略
大部分分公司都是平台销售公司,
布局的水利、环保行业、智慧城市等行业,做的都是共享平台,后续会推动公司其他产品的销售;
产品创新,某些创新达到国际领先的水平:最核心的创新是二、三维一体化产品、云GIS产品。
2.5外延发展方向:
通过外延向下游应用做,但会寻找比较好的下游公司,帮组其定制底层的产品,将二者利益固化在一起。
技术型公司:也会考虑做整合;
2.6行业发展的契机:
数据成本的降低,现在大量地理信息数据获取成本很高;
太多行业没有了解地理信息的价值,应用市场还是有限制;
2.7其他:
地下管网业务:预计3年内还是测绘、勘探为主,这块是以后地理信息应用的基础,先把数据弄好;
竞争对手比较:以前竞争对手有中地数码、武大吉奥,现在GIS平台上很少遇见他们,目前都是和国外ESRI竞争,按照license数量比较差不多,因为整体上公司产品便宜。ESRI是行业缔造者,高端模型、分析方面有比较专业的能力,但超图产品和IT融合很高,开放度更高,近几年公司又在偏主流方面做的更好,如构建UGC内核,构建于标准C++平台,更容易做到跨平台,后续研发投入少。ESRI是通过第三方平台转换的。
下游合作伙伴有500,另外因为国产化出来后,新的需求出来,有些新增加的代理商。
北斗对某些行业会有拉动,导航数据给公司,公司处理过程不会有差异。
公司有个军方事业部,做军方项目,过程管理很严格,产品研发周期很长,至少一年。而且为了安全性,把一个军方项目拆解成很多个部分,任何一个单位延期,进度周期就会延期。
云服务还处于不盈利状态,公司发展上也允许这个项目亏损。
地图汇网站:现在积攒了很多地图数据;目前还没有盈利模式,活跃用户4万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