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中兴通讯 (000063) 2014-09-23
安排投资者参观了襄阳无线充电大巴商用示范线
主要问答:
1、 大巴无线充电技术和有线充电技术的比较
答:针对大巴车的有线充电桩功率很大,高压,电流很大,涉及用电安全问题,必须有人值守,有专业人员进行充电桩的插拔,以保证操作安全。目前按照相关规定,大巴有线充电桩只能集中建设,一个公交电动车的有线充电站,包括集中配电设备/征地成本较大。
无线充电,没有充电设备与人接触,所以安全性很好,不需要专业的操作人员,司机在车上可以一键遥控充电,无线充电没有地面上的线路设备,无线充电位可以分散建设,可以无人值守。而分散建设,本身充电位不占地,整体的建设成本可以大幅度下降。分散建设的模式,可以似的无线充电位建设在市中心位置,车辆采用随时补电的模式,而有线的现有模式,很多车辆要跑到快没电的时候,才去开到郊外的充电站进行集中充电。
2、 关于安全性的问题?
答复:中兴通讯的无线充电技术是电磁感应模式,空间中只是磁场。我们有专门的检测,磁场效应完全满足国家的安全标准。
下暴雨时,地面严重积水时,由于没有人接触(现场进行了测试有积水下的汽车充电),安全系数强。
3、 充电效率的对比?
答复:有线的充电端到端效率是95%左右,主要是在变电转化中的功率损失,中兴的无线充电端到端的效率是90%。
4、 公司对未来的市场空间怎么看
答复:我们比较看好未来的发展空间,现阶段是将以襄阳为起步的大巴无线充电商用示范线运作好,让市场真正了解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的应用前景。
5、 海外的发展情况以及同行的动态?
答复:英国伦敦郊区已经有一条无线充电公交示范线,2014年1月开始运营,目前运营良好,我们是中国第一家,但规模要比英国大。
目前在海外做的比较快的是美国高通公司,高通也已经和一些国际车厂展开合作。
6、 技术门槛如何?
答复:中兴通讯从预研到产品化花了近5年时间,技术壁垒很高,主要涉及到磁场的整形控制,提升充电效率,无线充电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通讯、计费、鉴权等这些公司都有很强大的积累。我们在研发过程中也注重和一些好的院校、汽车厂家展开的联合实验工作。
我们已经申请了多项专利,下一步将联合国内汽车厂家、院校
等一起推动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