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华力创通 (300045) 2014-10-28
一、内容提要:
1、 介绍公司以及行业近期情况;
2、 回答投资者关注的问题。
二、主要关注的问题与回复如下:
1.问:公司三季报已经公告,北斗业务请吴总介绍一下公司在进展情况,另外公司仿真业务方面有没有好的扭转?
答:北斗业务在财报上的反映是增长比较快,原因主要是:1.北斗市场进入常态化的增长趋势,这是宏观因素;2.具体到公司,产品订单的增加从去年开始就有增长,但是还没有收入确认,合同订单反映不到财报上来。今年开始进入到交付期。财报数据也反映了从去年到今年经营情况基本上是符合公司的预期和布局的。
订单分布主要还是在国防军工,国防军工是公司发展经营战略上的一个布局,公司核心技术点和核心市场在国防军工。民用市场上仍然有一些不确定因素,这也是民品市场上自身的特点。
仿真业务从去年开始业务下滑,经过今年初经营会议的召开,对业务划分和资源分配上做了调整,希望今年年底到明年这个整改措施会取得成效。
2.问:能否介绍一下公司未来两年规划目标以及发展思路?
答:去年,公司做了一个中长期的发展规划,目前为止,公司预计的两年内发展模式已经确定了:首先传统业务仿真保持稳定发展,去年和前年由于资源分配等原因,仿真业务没有达到预期;第二主要利润增长点在卫星导航业务,基本是符合阶段目标的,卫星导航业务已经从利润增长的培育点变成利润主要来源点,逐步向规模和成熟度上扩张,会成为未来两年的主要利润增长点;第三就是新兴增长点主要在与卫星导航密切相关的业务--卫星通信、通导一体化及卫星应用,这会成为公司未来技术发展方向,这个方向的技术状态也符合公司预期和任务目标,预计两年或两年以后,公司的卫星应用和卫星通导一体化业务能够接上北斗后续市场发展的需要。
另外,在其他业务上我们做了一些尝试,包括我们后端的运营平台和运营服务。当然这些都还处在调研、尝试和技术储备的阶段。
3.问:公司大股东之一熊总近期是否会再减持公司股票?
答:根据公司今年5月29日发布的大股东减持计划的公告,熊总减持计划是到2014年12月2日止,截至目前熊总今年的减持额度还剩160多万,后续他是否减持要看他个人的资金需求而定。
4.问:公司未来政府补贴的情况?
答:政府补贴是非市场行为,主要取决于政策导向。公司也在跟踪政策方向。公司是从北斗研发开始进入政府补贴的。我们可以通过产业发展的规律看政府补贴的情况,最初都是从科研开始,最早是科技部、科委或者国防科工局拨经费支持,2009年后逐步开始产业化研发,2010年后开始产业化应用,必须有落地单位和落地规模,今年开始已经发展到区域落地以及重点行业。支持对象也有变化,从最初的科研院所和企业,后来变成产学研组合,到现在产学研用。支持规模从开始的产业化研发是百万级以下,产业化示范是千万级以下,进入产业化应用就在千万级以上了,到现在的区域应用,规模也比较庞大。支持方式也开始向非资金的多元化支持方式发展。
5.问:公司这两年研发费用增长比较快,那是不是随着卫星导航订单增加,一些项目落地,在研发费用这块会下降,目前研发费用是不是处于一个临界点呢?
答:公司前几年研发费用主要投向于北斗导航,2013年公司开始将研发方向向卫星通信倾斜,主要是为了给公司未来发展做更多的技术储备,2013年研发投入相对是非常大的,未来研发费用应该还会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也有可能还会增加投入,但不会像13年那么高。
6.问:公司MEMES的进展情况?
答:公司MEMES项目立项时是作为一个远期的技术储备和预研攻关。现在我们公司主要是与国防科技大学进行合作,推进状况是:在核心技术进展上相对比较快,其设计方法、样品都已经形成,但是要把成果转化成良好的成本与售价的比例,并具备商业化开发价值,还有一定距离。
7.问:路总能否具体说一下通导一体化?
答:通导一体化应该是一个大趋势。最明显的是我们手机上已经完全实现通导一体化,无论是业务应用还是元器件,通信和导航已经完全融合,这个趋势开始向军品蔓延。公司的切入点是在卫星应用方面,因为卫星通信一直是我们国家的短板,我们公司也是顺应卫星通信与卫星导航融合的趋势,着眼于通导一体化的研究与产品立项。
8.问:卫星通信市场有多大?
答:目前面临的卫星通信市场与当初北斗市场很相似,国际数据也有,但是国内市场的特殊性,卫星通信比卫星导航更加敏感,尤其在国防军工与国防安全,因为系统掌握在国外。系统如果能实现完成国产化,这个市场会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