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立思辰 (300010) 2014-11-19
上市公司:介绍环节
公司成立于1999年,主营内容管理系统与服务、教育信息化、安全业务等,董事长池总等多名高管毕业于清华大学。
公司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1、文件设备销售阶段,创业初期,三位清华学子从复印社起家,主要是销售设备;2、文件外包和内容管理系统阶段:2005年开始转型成为文件外包服务商,并于2009年10月登陆创业板,业务链延伸至文件全生命周期管理;3、内容安全与效率专家:2013年,战略梳理,全新定位,突出安全与效率,形成“安全“和“教育“两大战略业务板块。通过内生外延大力发展教育业务。其中,传统业务为视音频、文件外包,战略业务为教育和安全业务。
中国教育现状
中国教育三个特点和立思辰教育的目标:1、区域教育资源不均衡 2、流水线式的应试教育3、供给式教育。
公司关注让教育拥有平等的学习机会;公司希望实现个性化和素质教育;公司希望按需培养职业人才。
学生数量:1、K12学生:全国约2亿中小学生,注重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2、大学生:2500万在校大学生,注重就业辅导和职业技能。
教育产业大变革才刚刚开始:课内学习方面,MOOC、翻转课堂、移动学习等,已经开始进入校园;课外学习方面:辅导培训市场和教辅市场,5000亿元传统市场将被改造。
公司目标:通教育信息化业务抢占流量入口,逐渐进军互联网教育。
公司教育大战略:“云+终端+数据+应用“。
教育信息化方面,立思辰已经具备了完善的三通两平台综合解决方案能力,先把教育信息化业务做扎实,未来三年会大力推进该项目,并可以产生比较大的业绩贡献,然后通过教育信息化布局获取学习和教师的流量,通过B2B2C的模式,以及流量和资金,最终实现个性化学习和按需学习。
希望打造教育产业O2O的新生态,校内:获取学生大数据,智能分析评估,在校外通过流量变现,可以是线上碎片化学习产品,也可以是线下个性化学习产品。
节奏:
3年覆盖1万所学校;
为500-1000万学生提供个性化服务;
实现从B2B向B2B2C的转型。
通过内生+外延的方式,成为国内教育信息化和互联网教育的领导者。
信息安全
围绕“数据安全“和“IT国产替代“,进行自主研发和产业链整合,从封闭的涉密内容管理业务向开放的泛安全业务转移,注重内容、数据和系统安全。关注几个层次:1、重要工业领域、金融等设计保密和隐私的行业;2、税务、财政、工商等政府部门;3、军队军工。
敏特昭阳介绍:
我们从事教育十几年时间了,十五、十一五、十二五一直拿教育部的课题,其中十二五是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重大课题。
敏特产品已经有16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的相关教育主管部门组织进行敏特产品推广,累计下发的省、地级试验及推广文件累计超过100件。全国有超过1000万名学生使用过敏特产品。超过2000所中小学规模化应用敏特。
在国家级、省市级、运营商层面都获得了非常多的认可,包括:1、国家级,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国家教育社区;2、省市级,江苏省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江苏省E学习平台、甘肃省基础教育人人通平台和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吉林省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太原市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等;3、与运营商的合作,中国电信的教育基地接入、中国移动的家校通体验。
教育公司平均寿命就3年半,但我们成立十几年了,我们可以解决词汇问题、同步问题。我们整个产品系统非常大,从小学到大学都能找到相关的产品。敏特英语是最早的一对一产品,信息技术要有应用,无论多好的硬件,如果不结合软件,就没有用。我们是一家落地的公司,不会一味的在互联网上炒概念,学生没有时间在家里学习,所以我们一定要和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先做B2B,这样才能真正落地。很多上市公司,乃至互联网公司都找我们谈过,YY也找我们谈过,但是我们觉得现在还没有完全到那个阶段。
个性化学习基于英语,但不限于英语,我们还在研发语文等课程,进行横向拓展。英语我们做了十多年,比较熟悉。敏特数学面向课堂教育的综合解决方案。专用的硬件系统、软件反馈系统、配套课堂资源、以及完善的课程服务。目前,敏特数学已在云南的昆明、文山、玉溪、西双版纳等多个地区投入使用,拥有近千个学校。
二、问答环节
问:公司在研发上的投入?
答:我们在研发上投入了很多力量,50人公司,三十几个人都在做技术研发,20多人做英语研发,10多人做数学研发,即便是这样的团队,对于全国市场是不够的。我们一直在做国家课题,很多老师和我们一起做课题,因此实际上有很多一线老师和我们一起做研发。
我们的产品很早就研发出来了,成本在前几年就已经摊销完成,所以现在的成本是基本的运营成本,毛利率比较高。过去十年,在研发上我们至少是5000万的投入。
销售模式:更多的是从省厅,走上层路线展示产品,吸引客户。
我们在北京其实也有客户,不先在北京上海推的主要原因:教育的本质是解决公平问题,各地的教育部门都不是缺经费(每个小学生每年有700多元的公用经费、初中生有800多元),先在偏远地区推的原因是希望利用信息技术解决教育公平性问题。
问:从覆盖的地域来看,云南省占了大部分,拓展起来有什么计划?
答:我们在云南地区已经形成了很好的口碑,会有二次消费和三次消费,江苏是未来的一个大市场,山东已经有10个区县安装了我们的产品。我们在江苏、山东、甘肃、吉林等地区,在省级教育工作会议上我们都参与了,他们主动邀请我们参与,已经签了200所学校,未来这些省都会是我们落地的重点。国家平台上目前已经链接了4-5个省,每年做10个区县就是上千万收益。
问:业绩承诺的信心?
答:2B市场稳定增长,在甘肃、吉林、江苏等省份保证收入;在互联网市场上开放一些渠道销售。业绩对赌完成很有信心。
问:销售付款是区级教委还是学校?收费模式?
答:教育经费来源包括几个方面:1、教育公共开支(目标GDP的4%);2、每个学生都有教育公用经费(今年财政部给每个学生增加了100元公用经费,并明确要求使用在教育信息技术推广);3、作为专项经费向财政申请。
教育是不缺钱的,关键是钱怎么花,现在他们也意识到不解决应用,硬件放在那边就是废物,所以对应用的需求越来越多。具体谁购买,每个地方不太一样,一些地方是学校直接购买,一些是教育局来购买。坏账没遇到过,但遇到过因为人事变动等原因导致拖欠一些时间。
采购3年一周期,3年后还要重新付费。移动端APP对已付费用户免费开放(只要付费就可以跨平台使用)
问:公司要亲自做大客户的原因?
答:要理解清楚流程和需求,这样才能把产品交给代理商把市场做大做强,公司未来把云南的产品复制到各地是非常快的。同时增加数学等新产品也可以增加收入。
未来和立思辰合作,把2B2C业务模式再加强。(后端增值服务和应用,家长买单)
问:我们产品在学校里是辅助性教学手段还是完全替代?
答:辅助性手段,协助老师把传统教学前后端打通,基于敏特产品但不限于敏特产品。公司更多做的是整合应用的服务,告诉老师如何应用起来,公司做的更多增值服务其实在这一层面上。公司之前做了很多持之以恒的服务让客户满意,所以续费率也高。
问:目前覆盖1000万用户,是累积数量?
答:是累计数量,统计数据和销售模式有关,有的是按学校销售,如果按学校销售的话因为各学校人数不同所以无法精确统计人数。
问:学生学习数据公司可以拿得到么?
答:互联网上的账号,公司都能拿到学习数据。
问:以后通过代理分销体系销售的话利润率影响?
答:利润率会下降,但量会变大;针对不同等级的代理商分销商以及提供的服务(只做客户不做服务、做客户又做服务),其折扣数据不同。
前期还是要协助代理商展开一些工作,把公司的方法和模式传授给代理商。代理商合作伙伴需要当地有一定人脉资源和关系,学校一般不适合做合作伙伴。
当地网络架构方式取决于当地基础设施情况。
问:2003年以来统计共有150万个教室在做电子白板,但敏特一共只做了2000多所学校?爆发时点在什么时候?
答:白板从03年开始推入的时候,开始2万-3万一套,10多年后随着技术更新、成本降低才变成教育部国改项目,公司的教育软件产品预计十二五后半期会看到春天。
云南和山东是最初做的两个省,在十五、十一五的时候做了18个示范点,做了10年时间才集中爆发。云南目前大概覆盖800多所学校、6个地州(一个地州有1000-2000所学校),市场还大得很。
接待过程中,公司与投资者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与沟通,并严格按照《信息披露事务管理制度》等规定,保证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没有出现未公开重大信息泄露等情况,同时已按深圳证券交易所要求签署调研《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