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海格通信 (002465) 2014-11-19
一、 参观公司大堂、产品展厅
二、 公司2014年非公开发行(员工持股计划)介绍
海格通信于2014年11月11日晚披露了2014年非公开发行(暨员工持股计划)的方案。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数量为不超过7,500万股,其中控股股东广州无线电集团认购4,500万股、公司董、监、高认购355万股、公司员工认购2,645万股。本次非公开发行的定价基准日为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的董事会决议公告日(2014年11月12日),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均价的90%,即本次发行价格为15.76元/股。公司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18,200万元,主要用于偿还银行贷款和补充流动资金,其中62,000万元用于偿还银行贷款,其余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公司此次发行的时机和背景非常好,体现在:1、军工通信行业面临良好发展前景;2、国内卫星导航产业结构由GPS转向北斗;3、自2010年上市以来公司持续拓宽通信、导航产品和技术的应用领域,并在电子信息相关领域内实施行业整合,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
本次非公开发行(暨员工持股计划)为实现公司的战略目标意义重大:一方面,公司上市以来,利用国防信息化建设和国家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良好契机,通过产业与资本双轮驱动,在做好传统主营市场的同时,积极进行战略布局。公司围绕“军民布局“、“两个高端“(高端装备制造业、高端信息服务)的发展战略,并遵循“强化主业、专业延伸、完善配套、拓展新领域、产业升级“的运作策略,开展了一系列的收并购工作,完成无线通信、北斗导航、卫星通信、数字集群、频谱管理、模拟仿真、信息服务、气象雷达、船舶电子、芯片设计十大业务板块的战略布局。公司将继续围绕“以全球的视野,将海格通信建设成为电子信息领域军民融合规模发展的高科技创新型企业“这一战略目标,快速提升集团化管理的能力和效率,促进母公司与子公司的协同发展,进一步提升各专业板块的核心竞争力,做大做强。必要的流动资金的有效补充,将会促使公司各业务板块产业化集团平台的搭建与扩展。
另一方面,海格通信属于国防军工高科技企业,最宝贵的资源是在多年发展过程中,不断培养和引进了一批“承担、自信、激情、投入与行动“的核心骨干,构建了一支与企业规模相适应的、稳定的、有战斗力的人才队伍。为保有、引进更多的核心技术、管理和市场人才,本次定向增发结合员工持股计划进行,通过员工持股计划的有效实施,企业内部建立经营层、骨干员工与企业三个共同体即“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使得企业管理做到“贴身经营“且“队伍稳定“;健全公司长期、有效地激励约束机制,提高员工的凝聚力和公司竞争力,有效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的释放公司各业务板块业绩发展潜力,从而促进公司长期、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三、 交流环节
1. 员工持股计划方案的背景情况
答:目前国家混合所有制鼓励员工持股,2007年海格也是捕捉到军工企业上市的机会。企业要紧跟政策推动,今天发布了相关的方案,我们是广州市国企的第一家。控股股东大力支持、员工积极踊跃,该计划能够给员工动力和激励,为企业发展注入活力,员工也能与组织共同发展,建立“三个共同体“。
今年6月,员工持股试点的管理办法出台,广东市国企珠江钢琴、广汽都推出了相关的激励方案。我们也在探索采用哪种方案,公司此次定向增发符合国家员工持股的政策方向。现在国家和地方的政策环境对海格发展是有利的,
2. 公司收并购的战略思路
答:公司围绕“军民布局“、“两个高端“(高端装备制造业、高端信息服务)的发展战略,并遵循“强化主业、专业延伸、完善配套、拓展新领域、产业升级“的运作策略,开展了一系列的收并购工作,完成无线通信、北斗导航、卫星通信、数字集群、频谱管理、模拟仿真、信息服务、气象雷达、船舶电子、芯片设计十大业务板块的战略布局。如:在公司强化主业方面:原有无线通信和北斗导航的投入;在专业延伸方面:收购深圳嵘兴、进入频谱管理系统;在完善配套方面:收购海通天线,配套主业的天线业务;在拓展新领域方面:收购摩诘创新,发展模拟仿真业务,体现多方协同效应。
3. 计划中员工认购的资金来源和员工认购情况?
答:本次非公开发行员工认购资金全部是自筹资金,公司员工有1000余人参与,占公司总人数的约20%左右。员工认购非常踊跃,我们做了员工的人群识别,对认购的数量进行了沟通。此次发行主要向骨干员工、向有奋斗精神的员工倾斜。按照这个原则,在董事会召开之前,就基本确定了每个员工的认购数量。
4. 公司在北斗产业方面的能力以及公司北斗应用目前的情况 ?
答:在北斗领域:海格通信是目前A股上市公司中在北斗导航领域唯一拥有“芯片→模块→天线→整机→系统→运营服务“ 全产业链的大型高科技企业,行业领先优势明显。海格通信北斗导航终端设备在技术上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海格通信自主研制的各种应用形式的导航产品和信息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国防及国民经济重要领域等,在车辆监管、船舶导航、口岸通关、抢险救灾等行业应用领域发挥了显著效益。
5. 公司的卫星通信业务增长非常快,如何看目前的行业和市场情况 ?
答:在卫星通信领域,公司在2006就开始研制卫星通信相关产品,并在2012年年初,海格通信收购南京寰坤65%股权,打造军用卫星通信产品主流供应商,其中多个研发项目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计划,获得政府资助,主流卫星通信产品在国防机构用户市场实现规模订货及量产,用户涵盖政府、海洋运输、海洋管理、气象监测等部门。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卫星通信的普及率和使用率较低,我国卫星应用已成为国家重点扶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6. 公司发展的数字集群领域业务的行业应用和市场情况以及市场拓展情况?
答: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国民经济各行业部门对专网通信需求持续增长,专业无线通信市场(包括城市应急联动、公安、轨道交通、国家安全、军队、武警、煤矿、森林防火、油气田、高速公路以及电力、电站等)未来几年将持续高速增长,市场发展前景非常广阔。行业发展也面临难得的“模转数“的机遇。工信部发文(〔2009〕666号文),2011年1月1日起,停止模拟对讲机型号核准,原则上至2016年,模拟对讲机市场将会被数字对讲机全面取代。此次技术升级将打破现有的行业格局,为真正掌握核心技术的海格通信提供难得的发展机遇。
数字集群是特殊机构客户实行多样化任务的重要通信保障手段,同时集群具有军民两用的性质,军民融合是大方向,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海格通信在军用集群通信装备研制与供货方面,于2011年获得型研资格,承研的产品已于2014年3月完成设计定型,即将获得国防机构的订货。民用方面,公司已并开发出民用DMR、PDT等标准产品,另外,通过收购四川承联、并拟收购深圳科立讯,三方强强联合,资源互补,海格通信将结合多年来特殊机构市场的技术经验,为广大专网用户提供终端-系统-服务的完整数字集群系统解决方案,可实现商业市场、行业市场与特殊机构市场的全面覆盖与竞争力互相促进提升,最终将实现数字集群成为业界最优的目标,推动海格通信的跨越式发展,将推动业绩继续保持稳健增长的势头。
7. 公司在模拟仿真业务,国内飞行模拟器市场空间 ?
答:国防现代化建设对先进训练设备需求的不断增加也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包括海格通信子公司摩诘创新在内的一批研发单位先后研发出符合我国军用要求的飞行模拟器。当前,中国空军的装备建设已进入了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同时对于飞行模拟器的需求也产生了强大的市场需求推动作用,现有厂商都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从国内行业的发展来看,低空开放及其相关联的通航市场将提供超万亿的市场商机,中国通航市场的低起点使该领域具有爆发式的增长潜力。
公司子公司摩诘创新公司在仿真模拟领域的业务结构清晰,具有优质的经营盈利模式,在我国国防客户系统内都具有一定的市场地位。除军品市场外,摩诘创新产品可用于高铁、船舶、娱乐等众多民用行业领域。
8. 公司外延式并购的发展方向
答:公司会进一步做大模拟仿真、雷达等业务的产业链,我们在搭建模拟仿真产业平台。摩诘创新将复制下一个海格的成功。还有就是北斗产业集团和专网产业集团的搭建。北斗从过去芯片、模块、整机、系统到服务,专网从芯片、终端到服务。后续将成熟一个就形成一个产业集团板块。海格通信作为一个母公司起到搭建平台的作用。把整个产业板块做大做强,将是以后收并购的方向。
9. 国企改革和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公司收并购方面的影响?
答:公司会结合广州市的国企改革和国家相关政策进行探讨,在收并购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公司也会寻找体制内的业务相关的军工科研院所等标的,加快收并购的步伐。
10. 公司在北斗的行业应用的进展情况?
答:目前公司北斗行业应用主要在公务车及后续的运营服务、南方海岸的海关通关系统服务、“两客一危“等行业应用等,未来也考虑地基增强系统项目建设、北斗核心器件研制,也考虑对军用北斗和民用北斗板块的整合,形成协同效用。
11. 公司战略目标和2014年发展计划?
答:上市后,通过产业与资本双轮驱动,在做好传统主营市场的同时,也积极通过收并购进行战略布局,目前已布局并重点发展的业务领域市场前景广阔。从具体业务板块来看,卫星通信业务不断取得市场突破、北斗业务即将步入业绩释放期、数字集群业务亟待爆发,我们预计公司今年仍将保持业绩稳健增长的良好态势。2014年,公司将围绕“以全球的视野,将海格通信建设成为电子信息领域军民融合规模发展的高科技创新型企业“这一新的战略目标,借助组织变革,快速提升集团化管理的能力和效率,促进母公司与子公司的协同发展,持续增强各专业板块的竞争力。
交流过程中,公司接待人员与投资者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与沟通,严格按照有关制度规定,没有出现未公开重大信息泄露等情况,同时已按深交所要求签署调研《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