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长青集团 (002616) 2014-12-12
一、 签署《承诺书》,未提供资料。
二、采取问答方式回答:
1、公司对目前行业环境的变化和自身的发展对策有何见解?
根据行业统计的数据,总体来说行业的盈利预期在往上走,而公司目前所做的几个生物质发电项目也让我们充满信心。以沂水项目为例,沂水电厂已成为国内有代表性的生物质发电项目之一,今年的盈利情况也非常可观。结合对各种可控因素的分析,对于公司所有生物质发电项目在明年的盈利情况,我们比较有信心。
在发展对策方面,生物质发电难点和关键在于燃料管理,目前我们和供应商之间已形成了互利双赢的合作模式,优质优价,直供直销,在项目所在地重点发展能实实在在为我们把控质量、组织货源的价值型供应商。这是我们区别于其他生物质发电企业在燃料管理方面比较突出的优势。
2、国家今年7月份出台政策要在全国范围内发展120个生物质发电供热项目,对这个政策公司怎么看?
生物质发电只是生物质利用的其中一个方向,为了规避风险,供热也将是我们重点投入发展的方向。荣成、明水、宁安、鱼台、鄄城等都是热电联产项目,这些项目在第一阶段先发电,第二阶段再实施供热。供热的实施取决于两点,第一是管网的建成,第二是成本控制。
为了降低供热成本,我们将重点发展余热供暖,也就是把发电时避免不了浪费掉的一部分热能用来供暖。至于供暖的对象,既可以是工业用,也可以是民用的。
3、国家在11月份出台新政策,提到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生物质发电要实现3000万千瓦,从2015年到2020年要求增幅是18.496%,而国家对其他新能源,例如太阳能、光伏则要求增幅达38%。相比其他新能源,国家对生物质发电似乎不太重视,公司对此怎么看?
现在市场上热议的新能源主要是光能和风能,很多企业也都集中往光能、风能领域投资,我们认为这可能会形成过剩的局面。另外,光能和风能年利用小时数非常有限,由于不稳定,可能会对电网的运行造成干扰。但生物质能却是可控的,这是这个产业天然的发展优势。虽然目前国家在整个智能电网的调整手段上还没有把生物质发电作为发展重点,但反观我们的生物质发电业务前几年的发展速度也并不快,这是因为我们一直在积累经验,就是为了后续能更快更好地发展。
4、生物质发电的原料的利用空间怎样?
根据国家统计数据,生物质发电的原料资源按照标煤来计算大概有4亿多吨;而按照煤跟生物质的转换来计算,生物质发电原料一年的产量大概有9亿吨。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目前才利用了4000多万吨的生物质原料,利用率只有5%,这意味着还有95%的资源是还没有利用到的,可见生物质的利用空间非常大。
5、山东和东北的燃料情况有什么区别?
山东和东北燃料情况不一样,山东有黄杆也有灰杆,东北主要是黄杆。从目前情况来看,山东的原料收集体系相对来说比较成熟,不利之处在于灰杆的热值相对黄杆来说比较低,但灰杆的储存比黄杆容易。东北的黄杆热值比较高,但储存的风险比较大。
另一方面,由于东北的生物质发电厂密度较低,资源相对丰富,虽然是农作物是一年一季,但单亩产出量比较高,所以就燃料的丰富程度和质量来说,东北比华北要好,但从燃料的运营和收集难度来说,华北比东北有优势,两个地区可谓各有利弊。综合起来,我们觉得只要方法正确,两个地区都可以不断开发新项目。
6、公司对生物质发电的技术改造是怎么考虑的?在生产工艺上符合国家的相关要求吗?
无论是垃圾焚烧发电厂还是生物质发电厂,我们从来没有停止过对技术改造方面的投入。例如,沂水电厂最初的自用电率是10%以上,现在已经降到了8%-9%,自用电率的下降相应带来的就是发电收入的增加。因此我们对于技术改造的投入一定会持续不断。
国家对电厂的氮化物排放有严格的标准要求,而经过技术改造,我们各个电厂的生产完全符合国家的脱硝标准,符合国家相关的要求和检测。
7、公司的燃气具业务一直没有太突出的市场表现,如何让投资者相信公司在生物质利用这个新的发展领域中会取得好成绩?
在传统制造业务方面,国内的渠道建设和品牌运营的确不是我们的强项,但我们是最早走出国门的燃气具企业之一,在燃气具出口量方面一直高踞行业前列。
后来公司在业务发展战略上所作的调整,主是因为在传统业务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我们出现了两个过剩,第一是高管精力过剩,第二是现金流过剩,于是我们着眼考虑新的发展方向,最终选择了发展生物质综合利用产业,以应对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关于生物质综合利用业务,我们已经发展了逾十年,在这个新领域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一点从我们的公开披露信息中也可以得到印证。
公司未来的重点会是发展生物质综合利用,而燃气具制造业务由于营运已非常成熟,依靠自身滚动发展即可。
8、固体燃料项目的发展情况如何?
扶余的固体燃料项目是一个实验项目,现在处于试验阶段。目前我们与地方政府合作,选取了一个村庄做试点,让农民拔掉煤炉,装上我们生产的固体燃料设备以作验证。在取暖季结束之后我们会做一次全面的梳理总结。
9、对同行企业有何评价?
我们对凯迪和国能这些行业龙头是非常佩服的,因为他们在国内没有可借鉴经验的情况之下敢于在这个行业迈出第一步,而我们主要是在借鉴同行经验的基础上,摸索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和经验。
交流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