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富瑞特装 (300228) 2015-03-12
问:公司目前海上LNG业务的情况?
答:公司目前战略之一是将装备制造业务由陆上LNG向海上LNG拓展,海洋工程业务也是公司未来重要的产业板块。未来随着公司募投项目之一重装产业基地的建设完成,有利于解决开展该项业务所需的场地要求。
随着公众对环保的关注以及国家相关环保政策的趋严,运输船的排放要求也越来越高,LNG动力船的占比将会逐步提高,目前应用LNG动力系统的主要是新建船舶,市场潜力很大。
世界上LNG船生产主要集中在韩国、中国和日本,而且目前订单基本都接到2017年,需求旺盛。同时LNG船罐都是在中国制造的,国内具备制造经验的江南造船厂、太平洋重工等的订单也非常饱满,没有多余接单能力。而我公司有在几年前为瓦锡兰设计建造第一个全LNG动力船的经验,目前是进入这个市场的最佳时机。
问:公司在在海上LNG业务方面有哪些优势与困难?
答:公司有非常优秀的团队,有着丰富经验的研发人员,项目管理人员和商务人员,能够完成从设计、施工、舾装等全过程的工作。公司研发实力强,技术优势明显。我们自主研发的设计软件即将提交船级社认证。
目前业务开展遇到的问题是场地和资金问题。公司一直在利用自筹资金和银行贷款开展场地建设,若增发募集资金到位,建设进度将会大大加快。
问:对于重工业务的客户定位?
答:公司重装项目基地主要生产LNG 液化装置、大型撬装及模块设备、海水淡化装置以及其他的船用LNG装备。客户主要定位船东,船厂和液货供应商。散货船,游轮,工程船等都是我们设定的范围。
问:与新加坡six tee公司并购情况怎么样了?
答:公司正在对新加坡six tee公司进行尽职调查,最终是否并购要看尽职调查的结果。
公司之所以选中six tee公司,主要是看重这家公司在海洋工程业务方面的设计实力及整体业务承包能力。若未来可以收购成功,将会与公司重工事业部形成合力,提升公司在海上LNG领域的市场竞争力。
问:公司气瓶销售情况怎么样?
答:气瓶仍然是公司目前占比最大的业务,去年油气差价缩小,LNG经济性收窄,对公司的气瓶销售业务不利。但随着天然气价改的推进,增量气降价,国内成品油价格上涨,再加上两会期间公众对环保的期待,市场形势会逐渐好转。我们预计今年LNG重卡销售还会同比增长,但是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
问:公司对天然气价改怎么看?
答:天然气价格改革,逐步实现存量气与增量气价格并轨,最终形成与可替代能源价格挂钩的长效机制,有利于车用LNG的推广。天然气行业本身完全是靠自身经济性维持发展起来的,不象风电、太阳能发电等依靠国家绿电补贴才能维持。只要国家在清洁能源应用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整个行业就会呈现蓬勃生机。
问:产业物联网情况怎么样?
答:产业物联网区别于传统互联网业务。产业物联网的市场潜力更大,未来每个行业都会有自己的产业物联网。公司的产业物联网的目标将液厂、加气站、终端用户通过网络手段联系起来,提高LNG重卡用户的便利性,带动公司现有业务的开展。未来依托获取的数据信息,再建立三方支付和融资租赁等金融平台,以达到产业升级和提高产业附加值的目的。
问:公司公告成立自贸区投资公司是出于什么目的?未来海外并购方向?
答:自贸区公司作为双向资金池,既可以做海外投融资,也可以做国内业务,有利于公司的对外投资和并购运作。
从目前公司接触和关注的情况看,海外并购重点不是收购资产,更多是关注国外公司在设计方面的软实力,看重其无形资产和团队价值。
问:储氢业务的进展情况?
答:储氢业务目前还在中试阶段,进展比较顺利。公司在LNG产业化方面做的比较成功,从国家标准建立到设备生产以及产业化和市场培育,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积累了经验。氢能同样是清洁能源,符合企业长远战略,未来培育成功后其产业链与公司现有产业链有很大相似度。
问:公司在LNG动力船方面有何计划?
答:公司自2008年开始与挪威汉默斯公司合作,做船用动力系统,主要是做出口订单。公司在LNG动力船方面积累了较多的经验。2014年4月份,发改委出台内河LNG船补贴政策,单船补贴85-140万,这掀起LNG船建造的一个高潮。公司会加大这方面的市场推广力度,扩大与船企之间合作。
问:公司速必达产品情况怎么样?
答:速必达产品的推广依托于地方政府的环保治理力度,需要有强制推行的政策和政府补贴。宁波地区基本形成一个完整的商业模式,后续公司重点开发江浙和京津冀等地区。两会期间雾霾治理问题引发社会的热议,公司也会借此机会加大产品宣传力度,促进速必达产品的销售与市场推广。
问:公司再融资情况怎么样?
答:目前非公开发行方案还在等待证监会审核。这是公司第一次通过资本市场再融资,公司希望能够获得投资者的认可,实现企业与投资者的双赢。
再融资的募投方向仍然延续公司目前的LNG装备制造主业,重点是投向重装项目和再制造业务。
问:发动机再制造业务怎么样?
答:再制造油改气是公司未来业务的主要方向之一,符合国家利用清洁能源和治理雾霾的需求。黄标车分布在全国各地,我们要依托张家港国家级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的优势,建设检测、拆解、清洗、物流和电子商务五大中心,形成完整的商业模式,打造循环经济龙头企业。目前关于发动机油改气的全国统一政策还没有出台,对再制造业务的开展有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