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上风高科 (000967) 2015-03-31
1、宇星科技未来收入如何?业绩承诺是否能够实现?未来超预期的增长点有哪些?
答:根据盈利预测,2015年宇星科技营业收入能够达到9.5亿元。2015-2017年宇星科技的承诺净利润分别为1.2亿元、1.56亿元和2.1亿元,我们认为业绩承诺只是一个相对保守的保底数,实现的问题不大。
目前收入结构中,监测占60%,治理占30%,运营占10%,重组完成以后,拥有上市公司发展资金的支持,不但能进一步强化宇星科技在环境监测领域的竞争力,提升公司经营业绩,而且能更大力度的向环境治理领域发展,并采取PPP、BT、BOT等业务模式进行业务扩张。另,宇星科技在VOC、空气站等领域宇星科技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在国家政策大力推动之下,有助于宇星在产品结构和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
2、与同行业上市公司相比,宇星科技的应收账款较大,为什么?
答:由于行业特性,行业内的公司应收账款占比都比较高,但环境监测行业的客户大多数都是政府部门和大型国企,出现坏账的风险较低。宇星科技的产品主要应用于气体和水质监测,客户类型较同行业上市公司更为分散,有政府部门、大型国企、中间合作商、中小型民营企业等,受经济回落的影响,企业付款周期有所增加。另外,同行上市公司的监测产品中有部分是实验室仪器和工业仪器,此类产品的销售回款周期较短,而宇星科技此类产品较少。宇星科技近几年与同行业上市公司竞争时,采取了较为宽松的信用政策,也会导致应收账款的增长,但是总体而言,应收账款账龄结构健康,两年以上的应收账款占比较低。
3、公司预计在证监会审核的过程中会存在哪些问题?此次收购宇星科技与上次天瑞仪器收购的方案有什么差异?
答:上风高科、宇星科技及各中介机构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制定了相对完善的方案,并对宇星科技进行了详尽的尽职调查,我们非常有信心把该收购案做成。具体何时能完成收购,我们暂不判断,后期大家可关注公司公告。
此前天瑞仪器的收购方案是,收购宇星科技51%的股权,宇星科技作价29亿元。我们本次的收购方按是,收购宇星科技100%股权,宇星科技作价17亿元,交易溢价率较低,也相应的调低了业绩承诺数。虽然宇星科技的股东有信心能够实现更大规模的营业收入,但为了有利于公司未来长期的发展,我们采取了更为谨慎的态度,所以我们交易双方主动调低了利润承诺数。
4、宇星科技的利润率相对同行业上市公司较低的原因是什么?
答:从宇星科技的报表上可以看到,宇星科技的毛利率与同行业上市公司并无大的差别,产品盈利能力与同行大体相当。2013年、2014年宇星科技报表净利润较低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2013年受非经常性损益的影响较大,当年有8000多万元的一次性股份支付;第二,资产减值损失较大,主要受到计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的影响。在2013年宇星与天瑞仪器重组时,宇星科技管理层对重组后的发展预期较好,基于行业特性,增加了较多的存货,但后来由于与天瑞重组失败,实际经营受到了较大影响,在本次收购时,出于谨慎的考虑,对年限较长的存货计提了跌价准备。
另,2013年、2014年宇星科技每年均有6000-7000万元的研发费用支付,出于谨慎考虑,我们将其全部费用化,没有资本化。
5、宇星科技VOCs项目进度如何?
答:宇星科技从2009-2010年开始从事VOCs监测研发,2012年获得政府补助,2013-2014年开展了监测试点。宇星科技VOCs监测牌照取得较早,在行业内具有较高竞争力。
6、上风高科未来是否会与美的集团在环保业务上协同发展?
答:上风高科与美的集团虽然是关系密切的关联企业,但上风高科与美的集团均是上市公司,为保持上市公司独立性,以及规避同业竞争,上风高科未来从事的环保领域,美的集团原则是不会涉足。上风高科从事环保业务主要在工程类或商用类领域,而美的集团的产品更多的是在民用领域,业务上不会产生竞争,但在股东资源、客户资源、技术等方面会有协同效应。
7.上风高科凭什么能够在环保领域做大做强?
答:一方面宇星科技具有较为齐全的资质和全国布局的网络,在治理与运营业务开展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另一方面,宇星科技在环保监测领域具有最为丰富的产品线,产品线较其他公司具有相对优势。此外,宇星科技在智慧环境、环境治理、水体治理、生态修复等领域都有布局,与上市公司对接后,未来有望出现爆发式增长。
由于环保行业的特性,项目开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收购完成后,宇星科技利用上市公司平台,可以较好地解决资金来源问题,为开展各项环保业务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另,上风高科的控股股东有强大的资金和资本实力,并有决心他投身环保事业,能够支持上市公司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