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川大智胜 (002253) 2015-04-01
一、问题的回答
问1:公司三维人脸识别研发的进度,有哪些竞争对手,在市场推广上是否已开始和其它单位在合作?
答:三维人脸模型信息在人脸识别研发中的应用已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公司的三维人脸识别研发已取得突破,支撑以大规模产业化应用为目标开发三维人脸识别产品成为可能,公司已开始启动针对多个细分领域的市场拓展。
问2:在三维人脸识别上,公司最早可能的应用是三维人脸照相机还是识别软件?
答:三维人脸照相机已实现销售,数量少,处于试销阶段。
问3:国内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情况以及近期有无可能出台一些政策?
答:国内人脸识别的应用行业较多,目前大规模应用还在公共安全领域;随着移动互联网行业的发展,采用人脸识别技术进行身份认证的需求开始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我们也关注到有媒体报道说今年相关部门会出台一些鼓励人脸识别技术应用政策。我们认为: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实际应用效果得到认可,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会越来越广,参与到这一市场的公司也会越来越多。
问4:建立三维人脸数据库的必要性?相关部门对此有无强制性要求?
答:建立三维人脸数据库的必要性包括:(1)算法完善与测试,(2)提供三维人脸验证服务。目前,相关部门没有强制性要求。
问5:公司的三维人脸照相机和某些手机上采用多个摄像头进行3D成像的区别?
答:相同点都是基于双目视觉,不同的地方在于:我们研发的三维人脸照相机是主动投射某图案到人脸上,用两个摄像机同时拍摄人脸,快速自动计算高密度、高精度的三维人脸数据。仅用多个摄像头进行人脸3D成像是用算法软件在多幅图像上找到相同对应点,计算得到的三维人脸数据点少、精度低,且自动快速计算难度大。
问6:现在在模式识别上,是否都普遍都用到了深度学习?
答:在大量样本数据的基础上,深度学习为图像识别应用开发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其有效性已得到验证。在人脸识别上,越来越多的团队在开始使用深度学习。
问7:三维人脸照相机有无小型化的考虑?
答:从应用角度考虑,三维人脸照相机的小型化是趋势。
问8:新建机场是否都需要配备空管系统?
答:新建机场要投入使用,需要配备必要的空管相关设备和设施,但不是每个机场都需要空管自动化系统,多数小机场不需要空管自动化系统。
问9:十三五期间,公司空管自动化系统的市场机会?
答:国内该领域建设是根据统一的规划和计划进行的,十三五规划目前还没出来,目前不好估计。
问10:公司新产品管制员飞行体验模拟机的市场估计?
答:公司在空管仿真模拟训练上有长时间的技术和行业积累,优势明显;公司的新产品管制员体验飞行模拟机是针对行业用户需求开发的,2015年2月通过民航鉴定,并得到行业用户的认可,目前在国内通过鉴定的类似产品只有我们一家。该产品还适合针对飞行发烧友提供专业级的飞行体验服务。我们看好该产品未来几年的市场机会。
问11:公司在促进科技成果尽快形成产品并推向市场上,有无新的激励机制,比如股权激励?
答:公司研发的新产品技术创新性强,从研发完成到产生明显效益,需要时间较长。在市场策略上,我们比较关注产品的技术优势和市场需求的结合。公司在鼓励新产品市场开拓上,采用了多种方式,包括:与行业相关单位合作、整合相关子公司资源、内部采取竞聘上岗、业绩与报酬高弹性挂钩等办法。目前,公司无股权激励的计划。
二、现场参观
三维人脸照相机,管制员飞行体验模拟机样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