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美亚柏科 (300188) 2015-04-02
一、 公司参观
参观公司的超级计算中心(云计算中心)、产品体验区、无人机等。
二、 座谈交流
1、无人机项目的定位及进展?
回复:公司无人机产品目前主要定位警用及行业应用,如警用现场勘查、新闻媒宣行业的航拍直播。这几年主要是做了大量的市场调研和技术预研工作,包括跟政府部门探讨有关无人机应用方面的制度规范。去年已经研制出了几款产品进入市场推广,当前主要推广方式是延续美亚“以培训和服务带动销售“的商业模式。
2、无人机今年销量的预计?
回复:目前公司定位的市场为准专业应用市场,该市场还处于较空白的阶段,需求缺乏标准。产品本身还存在一些应用方面的限制,如续航时间、安全性等。行业应用市场培育时间较长,比较难以预计。
3、国家关于无人机应用有相关法规吗?
回复:目前还比较缺失,我们也在积极与空管部门、无委会等有关部门沟通推动这方面的工作。
4、公司无人机产品优势?
回复:定位不同,支持的功能不同。专业性水平高于消费市场无人机产品,功能具有针对性。
5、公司在新行业拓展过程中,有哪些优势?
回复:公司在网监领域深耕十几年,技术已经较为成熟,产品线齐全,具有较好的可复制性,强大的自主研发实力对于快速响应新行业用户需求具有竞争优势,目前主要通过借助与其他渠道商合作,快速实现新市场的拓展。如在刑侦行业拓展方面,公司通过并购在该领域已有较强影响力的新德汇子公司联合拓展,不但有效提升了新德汇原有业务的竞争力,也快速将公司相关产品带入该市场销售。
6、公司的产品线是如何扩展的?
回复:基于公司传统业务优势和经验,结合新行业需求,开发适合新行业需求的产品,或与相关领域的企业合作,将公司技术与资源应用于新行业。
7、公司与华为的合作进展?
回复:与华为是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目前主要是基于一些日常经营方面的合作。一方面公司对华为产品的采购量也比较大,另一方面,公司产品如存证云、服务器安全产品也可以应用于华为的相关产品联合推广;市场渠道方面也可以合作、互补。具体项目合作还在积极探讨。
8、与淘宝的合作情况?
回复:已经连续两年为淘宝提供服务,淘宝是我们存证云的客户。
9、公司产品系列和新产品研发方面是如何规划?
回复:主要是取决于市场需求,我们的产品需求大部分直接来源于客户的反馈。
10、舆情监测的需求来源?
回复:用户对互联网上信息的应用需求,针对不同行业用户开发,目前主要以政府部门应用为主,也在逐步向企业用户推广。
11、当前研发的主要方向?
回复:核心主要是数据采集和分析,具体如移动终端的数据采集和分析、视频数据分析、大数据分析平台等。
12、公司业务是否有向全国各地发展的规划?
回复:事实上公司目前业务已经涵盖全国各个省市。因为公司所处地域优势,福建地区业务量相对较高一些。
13、新行业市场销售队伍发展规划?
回复:公司每年都会结合业绩目标制定合理的销售人员编制,新行业市场与传统市场的销售人员会有一些重叠。公司销售管理为矩阵管理模式,从行业和区域两方面进行划分。
14、公司业务的季节性特点是否仍然存在?
回复:这种季节性特点与公司业务性质有关,仍将会持续存在。
15、哪几个领域是今年增速较快的领域?
回复:之前着力布局的刑侦、检察、工商等新市场,纪委系统也会成为电子取证市场新的来源。
16、取证产品市场空间是否遇到天花板问题?
回复:随着互联网及相关技术的高速发展、行业的拓展,用户需求本身也在发生变化,如随着计算机朝着智能终端的发展、工商、检察、海关等新行业的拓展,以及渠道下沉至区县一级,市场空间是在不断增长的。从公司自身的角度来说,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将产品技术复制到新行业,是保证公司业务增长的关键。
17、刑侦市场的规模?
回复:从目前已建设的情况来看,每个地市大概70~80万投入。
18、市场竞争风险?
回复:国家对信息安全的重视和市场需求的凸显,吸引了大量新的竞争者涌入,但是公司有显著的先发优势和竞争优势。
19、是否针对纪委开发新的产品?
回复:主要为公检法同类产品,只是也需要单独采购。
20、公司能否实现对移动终端取证?
回复:近两年公司已针对移动终端研发了系列取证装备。
21、公司存证云用户数量规模?推广的主要问题?
回复:存证云注册用户数量过百万。目前正在探讨跟华为手机的合作,拟考虑作为华为手机预装APP进行合作推广。主要是B2C收费难的问题,互联网方式的市场推广经验不足,免费推广成本较高。目前需要找新的合作渠道进行推广。
22、存证云所存储证据的法律效力是如何保障的?
回复:通过技术和资质两方面提供保障。
23、公司在云计算和大数据方面的发展战略?
回复:一方面,技术方面的储备;另一方面,数据资源的积累。
24、公司今年的几个战略转型中,向数据分析转型是指哪方面?
回复:主要是两方面:一方面,研发数据分析平台给客户使用;另一方面,公司从互联网上积累的一些数据提供相关服务。
25、目前公司大数据平台的数据量有多少?
回复:约100亿 。
26、公司收入约三分之一来自企业,是指哪些企业?
回复:企业中有很大一部分主要为公司的代理商,尤其在新行业中,公司主要通过代理商进行推广。
27、万诚信用目前主要业务定位?
回复:生态原产地认证及产品追踪溯源,目前商业模式有:
对生态原产地企业进行认证 9-10万/年,产品防伪标签(进出口食品) 0.10~0.15元*标签量,可以考虑从进口商品如奶粉、洋酒等产品入手开展溯源业务。公司主要从技术方面提供支撑。
28、版权交易中心的情况?
回复:版权交易中心的业务与公司数字知识产权保护服务业务关联度比较高,公司将为版权交易平台提供技术支撑,实现涵盖版权登记、版权交易、版权保护、版权金融业务为一体的服务中心,该项目是典型的科技与文化相融合的项目,具有重要的意义。
29、公司取证业务在区域下沉方面的进展?
回复:取证业务在公安传统行业的区县销售已全面铺开,在非传统行业的推广正在推进,区域下沉仍然是公司今年市场营销的重要策略。
30、政府采购模式?
回复:招标、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均有。
31、公司民用市场拓展的规划?
回复:公司“小产品、大服务“战略即是向民用市场拓展的重要战略,如公司的存证云、服务器安全业务等均是适合民用的服务。接下来还将通过投资、并购等外延方式开拓民用市场,如海峡版权交易中心、食品安全溯源、电子身份认证相关服务等。
32、公司未来三到五年的主要规划?
回复:公司的长期战略目标是发展成为全球领先的电子数据取证和网络信息安全产品及服务提供商,巩固公司在国内市场领先地位的同时,不断提升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提出了“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等重要论断,把对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重要性的认识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为下一步推进网络信息安全和信息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公司将围绕“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这个重要论断,在原有电子数据取证与信息安全方向,增加信息化方向,重点开展安信息化及执法部门信息化方业务。同时,通过投资并购不断实现外延扩张,公司将与各分子公司共同拓展行业市场。
33、国际市场规划?
回复:这方面我们将根据政府有关部门的规定,在相关部门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一些市场推广和服务支持。
34、公司向互联网+的方向拓展,商业模式是会走免费模式还是传统收费模式?
回复:公司业务类型较丰富,不同业务的推广模式不同,针对互联网类型的项目,我们也主要是先做免费推广。
35、从公司股本回购情况来看,公司有核心激励人员离职?是否对公司有一定的影响?
回复:公司第一期激励约200人,覆盖面很广,去年离职人员9人,非核心关键人员,对公司影响不大。
36、是否有继续推出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的计划?
回复:合适的时机会考虑。
37、公司的外延需求方面有哪些诉求?
回复:公司积极在寻找外延对象,只要跟公司业务在技术或者渠道上有合作点,可以产生叠加效应的,都欢迎大家引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