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东土科技 (300353) 2015-04-14
1.问:工业4.0 的大背景下,今年具体的进展,产品何时能出,电力、交通领域?
答:预计2015年将投放市场运用,电力行业需做实验和样板工程,军队基于工业互联网计划今年年底做出样品。在过去军队中,人和装备是互不相通的,而现在工业互联网是一个很好的机会,首先可以将武器发射装备和人联系起来,其次打通不同军种之间的通信壁垒,这将会是革命性的计划。我们争取今年能作出这三个方面的产品的样品。
2.问:工业互联网对工业的革命性影响是什么?这一块的市场规模有多大?
答:首先革命是诺基亚、摩托罗拉在传统手机里添加上网功能、定位功能和游戏功能,而苹果手机运用逆向思维,将东西互联网化。苹果手机基于互联网云的概念将通话加在网上,这就是苹果手机能赢的原因。工业控制也是一样,过去的智能电网、城市交通工业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加网络通信。
在智能变电行业,如果用互联网的方式来操作,只需要两个服务器并且互相备份就可以了。将来我们做智能变电行业的核心是网络服务器,计划十月份出来样品。公司很早就开始做工业互联网,公司做通信已经很多年,并且制定过几个国家标准,基于通信的控制功能的方式来解决电网等。
现在产品的运用行业暂时保密,我们正以合伙的方式寻找在本领域有多年经验的企业一起合作,再过两个月大家就知道了。
这一块的市场规模上千亿甚至万亿不可估计。目前知道的只有我们公司在此行业做,因为这个东西是有难度的,首先需要熟悉通信协议的实施性,和对源代码的实施性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第二要懂工业控制以及工业产品的可靠性要过关,传统的软件不能用,对芯片要求高,可靠性和稳定性的门槛高,工艺与经验很重要,然而华为、中兴并未将此作为战略重点,如果开始做也需要3-5年,电力行业需要积累人才和经验;第三是对工业企业合作的紧密协议的可靠性非常熟悉;第四从心理上要能接受这个理念和发展方向。
3.问:具体产品的形态如何,未来智能交通如何介入?
答:智能交通也是相似道理,未来互联网化以后的巨大变化是传统离散式单元的控制器要变成一个统一的网络化的服务器方式来做。工业互联将来的所有控制都最终将变成服务器的形态,例如现场服务器、汇集端服务器、中信服务器。城交每个路口也是变成一个服务器,摄像机、红绿灯和传感器等集成网络化配置,现在该领域五年左右是硬件竞争,之后会是软件竞争。城市智能交通优化要靠算法和大数据分析来调度车流人流。在城市智能交通方面,公司也找了全中国最好的有软件技术的公司联合,本月底也会来披露,奥运会也有运用的,中国最高的制造软件水平。我们会找传统行业做的最好的企业采用合资控股的方式来合作。
4.问:请介绍工业服务器
答:民用互联网的发展过程中服务器产业越来越大,阿里巴巴、腾讯都有上万台服务器,真正的工业互联网里面将来巨大的产业就是服务器产业,现在全世界还没有针对制作工业服务器的,原因是由于目前工业互联网本身还未起步,不过在未来工业服务器产业肯定会有巨大的发展前景,今年年底我们会涉足工业互联网服务器领域。
工业服务器里第一是包含实施的处理能力,比如说芯片;第二是将通信、安全嵌入其中,过去十年公司有这方面的经验;第三是精密时钟要同步,时间协调要到微秒级或毫秒级。我们现在积累的技术有:时间技术、通讯技术和高新技术,所以我们做工业服务器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未来公司将着重发展工业服务器与总线控制器为主导的硬件设备和工业互联网整体解决方案。
工业服务器中所有的硬件都会自己做,尽量采用国产化。目前芯片都是国外的,芯片投资太巨大,国家刚刚提出来。芯片量化才会降低成本。
5.问:工业服务器对环境温度的要求是否跟以太网交换机一样严格?工业服务器有工业交换机的功能,将来会取代哪些现有的器械?
答:工业服务器不是是放在机房里的,所有的工业服务器都是放在现场,因为它体积小,网络化,可与其他服务器互通协议,通过云控制。将来真正的工业互联网所有都是以网络为主,在网络里嵌入控制。一定是要基于网络的基础上去发展控制。
以后产品的名称可能还是叫PLCDCS,但实际上是工业服务器嵌入PLCDCS中。如果工业互联网能落地,肯定都是服务器,其中的设计原理、逻辑关系、软件都应该是同一操作系统。
6.问:公司未来的布局是什么?
答:现在工业4.0 只是一种说法,每个阶段代表性会有一种说法。工业1.0的核心技术是蒸汽机技术,工业2.0的核心技术是电及电工技术,工业3.0的核心技术是集成电路技术,而工业4.0的核心技术是工业互联网,所有的东西围绕工业互联网,这是国家战略。德国强调了工业4.0是为了发挥他的优势推广他国之前的优势。离散化的概念都是泡沫,围绕网络才是变革核心。公司要做的是保证工业通信这个核心,整合整个工业互联网的全线的整体解决方案,从安全技术、控制技术到采集技术布局整个生态链的资源。今年、明年就会布点。我们相当于设备供应商,不同的行业装不同的软件,控制协议可能各个行业会区分,但是硬件设备是全行业统一的。公司是立足于全行业的产业链去发展,我们不会过多的关注某一个行业,但我们会试点,考虑某一个行业的应用,选择在智能交通、智能变电站去试用。公司的战略布局是借整个工业互联网统一制定标准的机会来做通用设备。
7.问:收购大数据公司的战略是对上层应用的布局,国家提两化融合(工业化、信息化)。如何解释这两点?
答:国家提出两化已提出了很多年,其中两化是工业化和信息化,核心的技术是通信和计算的融合,两化融合标志性的推动的纲要是工业互联网。互联网IPV6的实施为两化提供了技术基础,公司的嵌入式的技术会迅速发展,互联网技术本身发展会越来越好。很多点融合到今天来进行工业互联网的控制。目前来讲,东土科技公司是中国两化融合和工业互联网呼吁者和推动者。公司在该行业的地位名列前茅,去年由浙江大学牵头成立的中国工业控制工程安全实验室,其中包括12个单位、7个院士、3个企业,3个企业分别是浙江中控、上海国核和东土科技,我们是唯一的民营企业。
8.问:是什么因素导致工业以太网化在智能交通和智能变电站这两个领域最先运用起来?
答:IEC61850是欧美共同认可的一个标准,他们首先认识到网络对工业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智能电网里面网络化在工业互联网技术里运用是最深的,公司选择这个领域,电力对网络化的工业控制和工业互联网的理解是最深的,只剩最后一个瓶颈,公司正力图解决。工业互联网最先使用的领域应该是中国的智能电网领域。选择城市智能交通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1、智能交通安全可靠性要求比较低;2、国家政治需求,城市普遍拥堵,需要优化和调度系统来指挥交通。如果是网络化的城市调度方案就能满足这一需求。
最后选工厂自动化的原因是因为工业协议复杂,对安全性能要求极高。成本节省的效果不是很明显。
9.问:如何看待海得控制与百通的合作。
答:海得控制是工程公司,我们是产品公司。融合多项技术一定是板级的,百通过去是做电缆的,它是个财务公司,为了转型,收购了赫斯曼和格雷特,而且08、09年的时候想要收购我们公司,其未来方向我们也不清楚。海德和赫斯曼的合作是基于成本,从工业互联网的角度来看是有风险的,但短期上来看是会对销售额有帮助。
10.问:请介绍并购的几家公司
答:并购拓明两个战略布局,有待技术完善,最初的想法是利用其信令分析来获得移动位置信息,短期是利用其的商业机会。收购、投资有风险。现在面对的技术问题是实施性和准确性,如果技术完善运用的话会对城市管理有巨大的好处,例如上海的踩踏事件可以避免。我们现在需要攻克实施性问题,一旦解决这个问题就会是了不起的发展。
上海远景的同步时钟:网络化的工业控制很重要的一点是同步时钟,效率越高,时间越重要,工业互联网之后是大网络的控制,对时间的精确度要求很高,所以我们收购上海远景就是解决时间问题、时间的控制、守时、管理。
11.问:公司在工业控制是否会做更多的外延?
答:不会。现阶段的定位还是做之前提到的几件事。
12. 问:目前智能交通、智能变电站上的瓶颈和难点有哪些?
答:在智能交通、智能变电站的领域现在没有瓶颈,只有产品化。服务器的储备技术基本完成,我们现在要补的是数据库,如果把数据库完成了,就衍生到工业服务。
13.问:讲解一下军队的互联互通的市场前景
答:在将来的信息化战争中,人要和装备精密联系起来。在传统中国军队中可能需要几个小时来做决定,美国在过去也需要半个小时。最终需要工业互联,就是守时终端协议要和控制协议、装备系统互联互通。其中难点在于将通信技术和武器装备技术、控制装备技术整合在一起。
为什么在海军投入更多,公司的军工工业
14.问:从工业交换机来说,公司这两年的供应需求是怎样?
答:我相信未来应该只会增长不会减少。新的产品在16年由初步体现,17、18年会有巨大的体现。如果有最好的产品,那最好的销售顾问也会来。
15. 问:公司以后是否会发展数据库?
答:将来工业联网之后,数据库采集点是很大的,它与民用数据库是不一样的。民用数据库可以滞后,工业数据要求实时性。工业互联网会催生出对工业领域的数据库的需求。数据库有两种功能:一是将数据收集起来,二是通过分析比较后把东西储存起来然后进行对比。数据库设计到国家安全,在工业互联网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一个层面是硬件网络平台,一个层面是以数据库为根基的应用软件。公司会有考虑在进行工业互联网发展时候培养数据库,以后会慢慢发展。
16.问:其他公司的竞争对手涌入会有什么影响,技术门槛是什么?
答:门槛是相对的,到目前为止全球还没有针对工业互联网做的工业服务器。
进来可以但也需要有自己对生态链的一个独特的理解。首先服务器很重要,但肯定不会只有一家公司来做。技术门槛是要将安全技术、实时技术、时间同步技术高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