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华录百纳 (300291) 2015-04-15
第一部分 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陈永倬回顾公司2014年度经营情况、讲解公司发展战略及经营计划,重点讲述了华录体育产业的战略规划。
1、 经营回顾
华录百纳和蓝色火焰2014年度全年合并营收达到17.6亿,合并净利润达到3.1亿。在收入、利润和商业模式上,均进入国内一线文化传媒公司行列:(1)精品电视剧继续巩固领先地位,全年八部电视剧取得发行许可;(2)综艺栏目制作进入行业前列,一年内为一线卫视打造了5个大型季播栏目;(3)2014年公司电影项目取得10亿元票房收入,每一个项目公司都深度参与;(4)内容营销收入增长5%,与内容制作业务全面打通并融合;(5)媒介代理收入增长20%,蓝色火焰为湖南卫视和深圳卫视一级广告代理。
经营模式调整和优化:(1)对影视作品坚持全面规划+全面控制的运营模式;(2)与知名导演、制片人合资设立公司,孵化打造成业内领先的独立制作公司;(3)通过与蓝色火焰整合,完善了“内容、客户、媒体“三轮互动的商业模式;(4)商业模式和产业组织上大胆创新,全面拥抱互联网,通过《女神的新衣》这一自主IP与电商平台、移动互联网平台融合运作,开创了业内领先的T2O2O商业模式,打通时尚产业链,近期的《前往世界的尽头》利用T2O2O商业模式的创新和延展打通旅游产业链。
2、对产业的理解
只有从环节到链条,从线性(单一影视公司)到立体(横向纵向),强调产业链的整合能力,才有机会拥抱未来的黄金五年。
内容横纵向衍生的超额收益及商业客户的内容营销需求将成为行业未来五年的驱动因素。
内容产业模式进阶:(1)内容分销:每个行业最初始的阶段,就是代理。(2)内容制作:过去五年,行业的主要盈利模式在于收取内容的版权费用。(3)内容营销:发行的主导权在于内容方和营销方,只有将内容和营销打通之后,才会对媒体平台有着更强的话语权,掌握更强的抗风险能力。(4)内容衍生:精品内容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并体现在变现能力上。
3、对未来的子行业分析展望
综艺:靠综艺栏目制作赚钱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只有拥有卓越的营销能力的制作商才有可能巩固其地位;公司将发挥制作运营优势,创新商业模式,推动综艺节目制作、运营和衍生业务持续高速增长;
电影:除了票房,衍生营销资源将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公司将整合资本、制作和运营资源,加强电影业务的布局,成为电影行业重要力量;
互联网+:推进T2O2O模式的创新,以内容IP为基础,打通实体产业链。《女神的新衣》打通时尚产业链,《前往世界的尽头》打通旅游产业链,体育赛事直播打通体育衍生产业链,实现传统媒体商业模式、新兴媒体商业模式、实体产业经营模式的裂变、融合和创新。
体育:
体育的本质是传媒+娱乐
体育产业将依托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大宏观背景发展:即政策支持及用户消费需求的提升。
体育产业发展两大驱动力:
(1)未来体育媒体的内容需求
(2)广告客户的体育营销需求
体育业务三大商业浪潮:
(1)体育资源市场化,实现管办分离,向市场要效益,重视商业模式的包装;
(2)国际体育资源的本土化,顶级体育赛制希望了解中国的需求(商业媒体、商业客户、观众),进入中国市场。
(3)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结合,新媒体摆脱传统媒体的限制,直达用户。问鼎体育产业,需要足够的传媒资源运作能力、足够的媒体资源、客户的资源、娱乐资源与运营能力。
公司将依托强大的娱乐资源、媒体资源和客户资源,通过“娱乐“和“体育“的跨界,打造中国最为领先的体育营销和赛事运营平台,致力于将更多的中国体育资源推入市场轨道,将更多的全球体育优质资源推入中国轨道,以市场为规则、以中国为轴心,驱动中国和全球体育资源的重新配置,全面推动中国体育产业升级换代。
未来公司体育业务布局分三阶段,今年很快将成立体育公司进行独立运营:
1.0阶段:精品赛事的买断和代理,超出行业理解和认知进入这个行业,带来更多资源和影响力。目标是买断经营重点赛事的市场开发权利。
2.0阶段:通过“赛事版权+娱乐包装+广告运营“的模式与视频媒体进行制播分离的合作;通过资本合作、战略合作、权利买断、自主开发等模式,打造自有产权的品牌赛事。
3.0阶段:构建体育电视传媒平台和体育粉丝经济平台,通过T2O2O,打通移动互联、粉丝经济、周边产品、网络彩票等体育衍生产业链。
公司体育业务的人才机制:建立管理合伙人制度,利用利润分享,股权分享,平台资源分享的模式,构建平台式的、没有界限的开放的生态体系。
第二部分 问答交流
问:在华录百纳迈入体育产业之际,在与体育产业资源接触的过程中,有什么感受与投资者分享。
答:通过与央视同一首歌、湖南卫视、江苏卫视及北京卫视的合作并共同成长,蓝色火焰坚持认清所处的环境和未来趋势,这也是蓝色火焰从代理、到内容营销、到内容制作和运营发展过程的指导思想。现在我们认识到体育业务的背后是客户,是商业的运营,体育行业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娱乐营销会一直持续发展,但是会形成两极分化,只有那些首先从市场经营角度出发的公司、有强烈品质和优秀作品意识的公司才会有领先的优势,在市场上才更具有竞争力,那些跟风的公司,很快会被市场淘汰,因此,投资要精准,要避免风险。
电视和体育是天作之合,未来的市场取决于有营销能力的、有强大资源整合能力的公司,希望未来三到四年,公司能和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卫视平台合作,打造一个体育和娱乐相结合并以体育为主的专业平台,延展公司的体育营销产业。
问:未来华录体育团队与蓝色火焰的体育营销将如何进行业务上互动?
答:蓝色火焰拥有非常强大的客户团队,在客户这个层面上,华录会和蓝火合作,华录对资源的理解更深刻,蓝火对客户的理解更深刻,华录负责体育资源的沟通,蓝色火焰负责娱乐资源的运营,共同配合完成。在华录体育1.0时代,将更多依赖蓝火的客户资源,之后会逐渐成立自己的体育营销部门,但是业务的核心资源一定还是在体育上,华录体育未来一定是独立运作的,依赖大股东、控股股东的资源,凭借公司的资源、资本优势,引进社会资本、产业资本和财务资本,引进最优秀的团队,开放选聘最优秀的合伙人,进行市场化运作。
公司现在进军体育产业面临最佳机遇,目前国内的体育市场还是高度垄断的,基本没有市场化,华录的出现可以增加市场的活跃性,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体育板块有很强的爆发力。在营销方面我们有一定的优势,但更主要的是我们要通过合作的公司、合作的平台,通过更多新的客户打造华录体育产业。
问:谈谈娱乐营销版块。
答:在娱乐营销的市场上,我们了解最新的动向,掌握最新的趋势,综艺栏目布局既要代表实力,又有年轻化的走向。综艺栏目业务中,我们采用与平台联合经营的模式,同时参考欧美发达国家的产业经验、品牌经验,重视延展产品的开发。例如,我们的《女神的新衣》第二季,已经收到很多服饰、珠宝等时尚品牌的合作意向。甚至我们未来规划与天猫打造女神新衣自己的品牌,体现延展经营的综合实力。再如,《前往世界的尽头》与阿里娱乐宝的合作,成为一档捆绑旅游的综艺IP。
问:请谈谈电影项目的规划和前景展望。
答:华录百纳一直对电影业务有自己的理解,前十年的电影市场还是不成熟的、没有成型的市场规则,更多电影人才都会在电视剧领域中寻求突破,早期华录百纳的电视剧很多都是电影导演拍摄的。2009年之后我们开始通过参投、跟投的模式参与到电影中,这一阶段市场的规则标准也尚不成熟,市场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自2014年下半年开始,电影市场规模开始提升,市场空间不断发展,且电影人才的换代和提升已经开始,在很大程度上电影仍以导演为主,导演的换代将为电影行业带来新的气象。公司现在进入电影市场是基于做电视剧的经验--强调全面控制,任何环节包括剧本、拍摄、演员、成本、市场定位等都由公司掌控。一个成熟的公司通过对市场的了解、观众的了解和所要针对的媒体的了解,可以把影视产品精准定位,保证产品成功性;公司将掌握对电影的控制权,做到内容、平台和客户三轮驱动,把公司具备的优势融入其中。
问:公司在发展体育业务时,渠道布局方面有什么考虑?
答:电视经营方式是to B,观看方式是to C,通过与时尚类新媒体平台合作,收视节目带来的用户可以导入互联网平台。我们希望建设自有内容+小平台,类似时尚类APP,打造IP专属的互联网模式。现在的视频网站模式是重复电视传媒的发展路径,买内容卖广告,没有用户粘性,流量小;体育视频的商业模式更不成熟,内容流量表现为短时性,访问量产生的广告收入甚至无法覆盖版权成本。
互联网传媒运营关键要培养用户粘性,公司未来将和中国顶级的互联网公司战略合作,凭借资源平台、资本平台、战略思路和经营能力掌控优质资源,希望借助互联网思维构建基于粉丝经济的体育互联网媒体。
问:与自制节目相比较,请谈一谈体育项目的盈利能力。
答:布局体育产业看重的是未来发展空间。中超(含俱乐部)年收入20亿以上,英超(含俱乐部)年收100亿欧元;未来10-15年,中超会成为全世界最顶尖的足球联赛;中超转会支出全球第二,英超1.5亿欧元,中超1亿欧元;中超人均工资水平亚洲第一,具备自上而下的资本实力。未来4万亿产业中,中国足球及周边产品应该占据30%-50%比重,公司将深度参与出现快速拐点的领域,成为核心市场开发伙伴,掌握资源的话语权,淡化产业低端的观点,重视布局。
问:谈谈蓝色火焰的客户管理规模。
答:从内容行业角度来看,蓝色火焰从营销公司转型做了内容公司;从广告行业角度来看,蓝色火焰一直和许多核心客户保持沟通。市场既有合作,又有竞争,一定是在竞争与合作中发展。常态下,公司要努力出好的作品,避免差作品,好作品需要同时具备核心客户和合作公司。用数字统计客户管理规模,很难回答。希望是百亿营收规模,今年可以超过二十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