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全通教育 (300359) 2015-04-21
一、 签署《承诺书》 ;
二、 公司执行总裁汪凌回顾公司2014年度经营情况、讲解公司发展战略及2015年度经营计划;
三、 以问答方式互动交流:
Q1:公司在互联网高投入和短期利润回报较慢之间如何平衡?
从财务数据到行业的发展,以美国亚马逊为例,在经历了互联网泡沫和股价的起伏它始终坚持在用互联网的模式来服务、改变用户。公司过去给学校提供一个家校互动的消息平台,通过免费+O2O的模式,投入高产出少,但坚持给用户带来价值一直在支持着公司走下去。这种价值有两种体现:1、用户付费购买这种服务;2、通过不断丰富用户服务,增加用户粘性。
公司有两种发展模式即内生性增长和外延式发展,公司收购继教网可以带来稳定的财务盈利,公司在内生性增长方面也很稳健,在地域快速扩张和大量引进人才的基础上,营业收入仍稳定增长。
Q2:全课网现在用户数情况如何?
(公司全课网上显示)截至4月21日,全课网共有近2418所学校、约42,239位老师、超181万名学生、超378万名家长正在使用。2014年全课网发展模式初具雏形,2015年发展全面提速。计划2015年内覆盖100个城市,服务5000所学校,20万教师,500万学生用户,扩大市场份额,形成竞争优势。
目前公司有500多名线下服务人员,因此在渠道拓展方面没有较大的问题。公司现在更关注变现的周期,我们希望一开始推广就是一个完整的闭环,譬如线上线下相结合让用户试用,紧接着推公司的增值收费产品,公司在节奏上更强调控制性,在自己直接服务的城市提供更大价值的服务,让用户真正地用起来。
Q3:公司目前所搭建产品体系的ARPU值为多少?公司在关于更完整的数据获取方面有没有什么计划或方式?
从公司目前正在推广的几个产品来看:1、成长帮手:广东省是8元/月,省外10元/月,公司和电信运营商分成6:4;2、全课通:目前包含数学、语文和英语学科,根据作业平台和大数据的信息个性化推送三门学科的微课程,每月10元/科,相当于1元/天的增值服务,也是和运营商分成6:4;3、动力加一卡通:10元/月,这项业务公司投入硬件分成85%;4、360元/年的个性化学习包:目前主推的是数学科目,下半年加推语文和英语科目,三科一共1080元/年;5、留学项目:3月份我们送了23个小朋友去美国做交换生,每个人的收入是1.25万元,这个阶段叫MVP阶段,即最小可行化试点阶段,未来公司打算和全课通打包在一起,可能会做金融产品的引入,譬如买一个梦想之旅基金。这样我们从百元、千元到万元都有产品布局。
以成长帮手的推广速度作参考,我们一年净增50万的付费用户,而且是按月付费,所以每年1月份和12月份的月流水差别是极大的,每年12月份的月流水是次年的起点,是滚动累计的。
公司现在有不同频次的产品,有按天使用的产品,比如家校互动,它能获取孩子在校情况、家长信息、老师信息等;有作业系统(口语作业、以日为频次),获取英语学习的数据,我们又加了互动作文和数学在线错题本得到了作文和数学方面的数据。智阅卷是按月频次,获取学生考试信息。目前公司还在做一个按学期频次的亲子心理状况评估,我们有一个30人的专业家庭指导师团队专门负责此项亲子心理评测。所以我们把老师、学生和家长的应用场景拆开来,按照不同的频次去构建我们的产品集群,最后这个产品集群能绘制出一个完整的数据库。
Q4:公司有无用户流失率的现象?公司在选择学校、学生方面有没有什么定位?
用户流失的问题肯定存在,公司提出一个概念叫“多点轻应用“。老师信息化应用的水平和时间是有限的,所以不能用一个产品去满足所有老师,于是公司推出多层次的产品去满足不同的老师。比如智阅卷主推的是中学,互动作文和口语作业主推小学一年级到初一,动力加一卡通主推的对象是中学,在一卡通中我们抽取了一个模块做校园支付(校付通),主要覆盖小学。所以不同产品肯定是有一个用户群的筛选问题的。
此外,还有一点就是C端家长的情况也是千差万别,目前成长帮手在7个省份推广,我们会根据各省的具体情况设置不同的内容和表达方式。
Q5:公司打算如何与继教网进行业务协同?
目前继教网主要由信息化课程,学科培训构成,占比66%。它的销售渠道只到省、市不到校,因此继教网的课程设置和推送以及服务是以省和市为单位的,个性化不够突出,无法满足自己的诉求。而全通渠道到校正好与继教网进行了互补。因此在战略发展上,继教网和全通是协同互补的。此外,继教网之前讲信息化内容比较空洞,融入全通后正好可以借助全通信息化平台丰富教学的内容,这正好也是公司希望看到的。继教网目前九个学科的课题组都是国家课标组专家,对全通在课程的题库和内容方面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与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