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安科生物 (300009) 2015-04-23
1、2014年度生长激素、干扰素增幅较大,介绍下两种产品的增速快的原因。
干扰素出口增长明显;国内主要是外用剂型的增速很快。
对于生长激素,主要原因是1)我们从2012年开始实行产品销售分线,使得销售更专业化(包括产品推广、学术推广、患者教育);2)这么多年持续性的专业化学术推广,多年的医生、患者的积累及公司产品质量的保障,使得市场认可了我们的产品;3)我们还在不断提高售后服务力度和质量。公司生长激素的销售增长一方面依靠自身的研发、销售,另一方面依靠销售模式的不断创新;未来随着生长激素注射液的上市,我们的竞争力将进一步提升。
2、毛利率下降的原因。
原因包括:价格的因素;生产成本的增加(生产设备、募投项目的投入增加了折旧)。
3、水针的上市后的销售策略。
未来,水针替代粉针将会是一个趋势,但是水针和粉针较长一段时间会同时存在。水针的上市大大提升了公司的竞争力,获得更大的增长空间。
在移动医疗、智慧医疗方面,我们会根据自身的优势和资源,建立具有我们特色的模式。
4、请吴总介绍苏豪逸明多肽产品情况。
多肽产品具有三个特点:高效、低毒、高附加值。高效、低毒决定了多肽类药物门槛较高,我们在研发技术上存在优势,所以对我们来说是个机遇。至于高附加值,我们在妇科、儿科、肿瘤科有优势,与苏豪逸明的合作,强化了多肽产品在这几个领域的研发。收购苏豪逸明后,利用其多肽原料和技术优势,形成互补,加大产品开发,研发具有竞争优势的品种,增加我们公司的产品开发活力,提高产品竞争力。
5、请宋博介绍公司研发情况。
研发部门包括基因工程中心、以升级改造为核心的技术中心、负责报批等服务工作的药品注册中心、诊断试剂中心(体外诊断试剂);两翼:中药研究室、化药研究室。公司非常重视研发,研发费用占比逐年增加;我们研发模式:自主研发为主,配合产学研合作及外包。
现有产品线--抗病毒领域(干扰素等产品):长效干扰素已经完成一期临床;生殖生长发育(生长激素等产品):针对生长激素的设计,有我们自己的考虑与创新,包括安全性、有效性等方面,后期,多肽产品也会在该领域布线;中成药领域:对老品种技术提高、改造,推出其他产品上市。
正在建设的领域:
--抗肿瘤领域:已经启动临床试验方案、布线产品,建立真核抗体产品生产线。
--医疗服务领域:为了更好地推进公司的全面、持续发展,公司近两年新成立了信息发展部、战略投资委员会、健康事业部等部门,并构建生长发育平台。
--智慧医疗领域:我们有丰富的医药资源,公司积极参与智慧医疗,寻求创新型模式,纵向与横向地步入该领域。
6、如何实现“百年安科、百亿安科“的愿景?
“百年安科、百亿安科“是公司的战略目标,在做好内生性增长的基础上,争取在1-2年内实现百亿市值。全面提高公司生物制品的销售、实现中成药与化药的突破性增长,适当地借用资本市场杠杆,各个板块齐头并进,争取实现百亿销收入;百亿利润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目标,需要依靠公司产品的布局、人才培训、机制体系的完善以及外延式的发展,经过很多年、几代人的努力来实现。
7、如何拓展生长激素患者资源?
进一步提高售后服务,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与交流,创造性地打造公司与患者的关系,进一步创新营销模式,同时加强产品研发,以满足患者更多更高的需求。
8、高端生物药的布局。
肿瘤治疗是生物药发展的最前端的技术之一。公司正在研发的注射用重组人Her-2单克隆抗体等产品均属于抗肿瘤药物。
9、如何实现苏豪逸明发展附加值的创造。
公司与苏豪逸明的合作,创造一个双赢的局面。凭借苏豪逸明的多肽原料和技术的优势、安科生物公司研发技术、经验、产品线布局的优势,可以加快苏豪逸明多肽制剂的产业化发展。
10、如何发展诊断试剂?
诊断试剂通过自我发展与对外合作相结合实现持续发展,今年我们将诊断试剂试着按事业部的方式来管理,建立相对独立的诊断试剂核算体制,加快其自身发展。
11、公司如何看待基因检测、细胞治疗
对于生物医药领域出现的这些新技术、新方法,公司将积极关注。
12、安科余良卿的经营情况。
2015年年初余良卿也制定自己的任务目标。最近跟余良卿的管理层了解到,他们表示有信心完成既定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