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宝德股份 (300023) 2015-05-18
一、李芳带领投资者参观了公司展厅、生产厂房及实验室。
二、李芳介绍了宝德股份及华陆环保主要情况。
三、自由交流环节主要问答
问题1:未来产融结合的具体规划?
答:目前公司形成了集石油装备自动化、化工污水处理、融资租赁于一体、三者互相支撑、互相促进的业务局面。
石油钻采方面:引入融资租赁业务后,公司将从单一的销售驱动向“销售+租赁“的双轮驱动转变,提供钻井设备及钻井平台的租赁服务,拉动行业的下游需求,从单一的设备提供商转变为综合的系统供应商和服务提供商。
污水处理方面:公司能够提供化工污水处理成套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电控系统,华陆环保可以依托自身的技术优势和公司在石油行业的客户资源,双方共同研究开发石油钻采行业污水处理系统方案,实现公司收益的稳步增长;同时庆汇租赁可为华陆环保的EPC、BOT项目提供资金方面的支持,拓宽了华陆环保的融资渠道。
融资租赁方面:庆汇租赁可以进一步拓宽其客户领域,开展石油及环保行业的租赁业务,同时为宝德股份及华陆环保业务开展提供资金支持。
问题2:庆汇单笔业务目前的最小规模1个多亿,而宝德股份单台钻机电控系统最多1000万,未来采用租赁形式可否大幅提升业务规模?
答:引入融资租赁业务后,公司将从原有的电控系统提供商转变为整机提供商,一般新建陆地钻机整机金额大概为1亿元左右,电控系统占比约为10%,海洋钻井平台或海洋钻井船规模更大。
问题3:石油钻采设备租赁需求如何?预计通过融资租赁形式提振公司主业的效果?
答:由于近年来陆地钻机的投资逐年萎缩,因此未来石油钻采设备租赁需求主要集中在海洋项目,“以租代售“模式可以更有效的保护公司产品的知识产权,增加下游客户的黏性。
问题4:向上游整机业务拓展的难点在哪里?投标环境会发生变化吗?
答:向石油钻采机械部分拓展的难度不大,竞标环境基本没有变化。
问题5:如开展石油钻采设备租赁业务,对资金的需求会很大,未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答:融资租赁行业可以开展达到净资产10倍规模的业务,根据庆汇目前的净资产及已开展的业务,还有20多亿的融资额度。
问题6:石油价格下跌会对公司订单产生影响吗?
答:石油价格波动对订单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目前国内三大油企2015年投资规模有所缩减,投资进度有所减缓;海外市场目前受到的影响不大,同时,主推海外的产品公司独有专利,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因此公司对今年海外市场的销售情况还是比较有信心的。
问题7:当时为何考虑在美国设立子公司?子公司团队成员构成?
答:在美国建立子公司的主要原因是海外市场广阔,专利保护制度较完善,可以更有效的保护公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美国子公司人员全部聘请的是美国当地业内专业人士。
问题8:公司未来还有收购计划吗?会考虑哪些行业或哪类企业?
答:公司将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融资平台,结合自身专业优势,积极探索行业内外可持续发展的新机会,通过投资与创业孵化、合资与收购、兼并等多种方式,实现外延式扩展和相关多元化发展战略,提升企业的规模和竞争实力。公司希望将有限的资源运用到技术含量高、成长空间大的项目上,如遇到和公司能够形成协同效应的合适企业,延伸公司的产业链,双方具有相似的价值观和文化,公司会考虑收购。
问题9: 华陆环保未来会参与PPP项目吗?PPP项目对资质有无要求?
答:未来会考虑参与PPP项目,对资质应该没有具体要求,PPP项目多为市政污水处理项目,技术难度不大。
问题10:如何更好地控制华陆环保?
答:公司主要采用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通过预算管理及风险控制对其进行管控。
问题11:可否系统梳理一下未来中植集团可以给予公司的帮助?
答:主要有三方面:1)借助中植集团在客户资源及政府关系处理方面的优势拓展公司业务;2)借助中植集团的资金平台助力公司发展;3)借助中植集团在资本运作方面的经验,为公司未来并购重组及投融资业务提供咨询。
问题12:油田污水处理市场需求大吗?难度如何?
答:目前国家大力支持环保产业,今年已有相关政策规定石油钻采过程产生的污水不能直排,因此市场需求广阔,一般一口井或邻近几口井会配套一个小型的污水处理中心。但目前石油钻采污水处理方面技术成熟度不高,没有形成成熟的治理方案。目前公司已成立专项小组,进行石油钻采污水处理系统方面的技术研究及市场推广,希望今年能够制定出可行的处理方案并进行现场试验。
问题13:华陆环保15年的经营目标?目前资金来源渠道?
答:计划15年完成内蒙古包钢稀土项目的设计、安装、调试及试运行工作。目前华陆环保主要靠银行贷款解决项目资金问题,宝德股份会提供担保支持。
问题14:预计石油钻采产品未来5至10年的销售规模?
答:未来公司石油钻采产品以海外产品及海洋产品为主,海外产品销售预计保持20%-30%的年增长率,海洋产品一般实行项目制,销售额不好预测,但近年国家加大海洋项目投资,预计会有所增长。
问题15:公司产品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对手有哪些?占有率如何?
答:公司在美国的竞争对手主要是美国本土公司,如GE(通用电气)、Weatherford(威德福)、Lufkin公司等。公司产品目前在美国市场的占有率并不高,目前的客户以小型石油公司为主。但美国油田私有化程度很高,石油公司众多,美孚、卡梅隆等公司已试用了公司产品,未来如果这些大型石油公司有订单需求,可进一步提高公司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问题16:开拓海外市场的难度大吗?国外大公司会否要求客户整体采购产品从而影响公司产品的场拓展?
答:可分散采购,目前拓展顺利。公司的采油自动化产品综合应用了太阳能技术、无线通讯技术等先进技术,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采油成本、改善操作条件较传统产品有明显的提升,这些设备我们独有专利,安装快捷方便,无论价格还是性能都独具优势。
问题17:未来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大,如何有效管理子公司及资金风险?
答:公司不干涉子公司的日常经营,依靠其原有团队进行管理,公司对子公司的管理侧重于制度建设、预算管理、风险控制、重大事项决策方面。
问题18:公司一季度业绩有所下滑,子公司新业务的开展是否需要时间,下半年业绩实现是与否有压力?
答:子公司储备项目充分,新业务会快速开展起来。公司钻机电控系统受客户采购计划及生产周期影响,一般石油公司年初采购,公司接单后下半年交付,三、四季度显现出效益。
问题19:海洋项目的竞争对手有哪些?竞争环境如何?
答:公司在海洋项目的竞争对手与陆地项目差异不大,主要有四川宏华、山东科瑞、成都宏天、天水电传动、宝美电气等,总体来讲,海洋项目市场较陆地钻机市场开放程度高,对产品技术含量要求更高,竞争环境相对宽松。
问题20:自动化设备会向其他行业进行拓展吗?
答:公司目前研发的工业自动化产品--独立防摇控制系统,具有防摇、定位及绕桩功能,技术含量高,可有效提高作业效率,增加作业安全性,可以用于起重、港口、塔吊等,目前已在部分厂家进行试用。
问题21:公司12年及13年业绩亏损的原因是什么?
答: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金融危机:公司上市前石油钻采电控系统供不应求,10年及11年执行的很多订单是08年及09年接的,金融危机后订单大幅下降,由于储备订单的影响业绩下滑存在了一定的滞后;(2)石油装备行业繁荣时利润很高,大量企业涌入,三大油企成立了自己的电控厂家,很多订单内部消化,对外采购大幅减少;(3)这个期间公司一直在研发新产品,期间未投放市场,直至13年才开始进行市场推广。
问题22:公司对环保行业的看法?
答:环保行业是国家大力支持的行业,新环保法实施及“水十条“的出台都表明了国家对环保的支持,公司希望能抓住这个机会,积极拓展污水处理业务。
问题23:公司会考虑将现有业务与互联网结合起来吗?
答:公司会积极探索结合的可行性,如果可行,会考虑将互联网模式嫁接到某一业务板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