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长亮科技 (300348) 2015-05-15
Q1:公司情况介绍
公司最早是招商银行电脑部出来创办的,定位还是处于起步期的公司;我们2012年上市,主要做银行的金融核心系统,创始人股东18人,以前的产品主要是银行的核心系统,有了这个系统银行才能正常的运作,银行的放贷、结算都在里面,我们现在已经从v2升级到v7,7月份在成都还有新版产品发布会;公司业务三条线,核心系统产品占了1/2,行业内不敢说第一,至少是第二;13年引入繁德团队,14年加大核心系统产品投入,基本成型,今年看来竞争力很强,没有丢过一单,包括微众银行;第二条产品是绩效和crm、总账、财务管理,去年的业绩里基本占了1/4;现在市场能占前三,其它比较强的文思海辉,他们是不计成本的投入;第三是新金融,主要是前台中台和渠道、流程业务、二代支付,目前也做互联网+;基本占了1/4;拉卡拉、百度现在也是我们客户,今年发生的变化还是很大的,现在我们总体规模还不大,去年两个多亿收入,三千多万利润,规模不大主要是公司是民营企业,研发投入都是自有资金;上市后研发投入较大,前两年深做内功,所以今年才有产品的爆发式增长;其它的资本投入去年参股了一个公司做预付卡业务,微盈利;控制三公消费后他在萎缩,但是有很多客户资源,未来希望有更多合作;今年收了合度云天,丰富我们管理产品线,一千多万的净利润,市场反应比较大可能是对项目认可。
Q2:银行核心系统业务的进展情况
1、 传统核心系统:今年以来核心系统市场的热度跟前年去年比上升了很多,以前银行核心系统这些一般开单5、6个,我们一般就拿两三个新客户,今年我们预计本来是全年5、6个项目,但是现在超预期,今年截至目前公开招标的3个我们都拿到了,还有新开工的两个算上已经4、5个,基本达到全年目标;还有些跟踪的项目下半年开始招标;预计未来两年我们的单子都会比较饱和;单子大的三四千万,小的有7、8百万;主要就是软件这块;4月份招标的南京银行核心系统我们中标就是4千万;
2、互联网银行核心系统:第二块是我们的互联网银行核心系统,有些发展的比较快的城商行,比如包商银行,在传统的核心系统之外已经构建了面向互联网用户的营销系统,目前系统复杂程度比传统银行简单甚多,从获取客户到推出交易都在网上完成,这样对客户的要求大大降低,原来这些中低端的客户对城商行可能是累赘,但是通过互联网银行后他们可以把成本降到很低;另外对中小银行来说这些长尾中低端客户累计的交易额也是很大的,会成为他们重要的收入来源;现在很多银行都在往这方面去发展,我们已经上线的就是烟台银行,正在开发的包商银行,百度金融;这样对其它的城商行会有比较强的示范效应;未来会有比较大的发展空间。
Q3:微众银行项目介绍
传统的核心系统有几百几千个功能;互联网银行核心系统简单很多;微众银行的建设周期不长,半年左右,一期工程600万左右;微众银行提出的目标是比较宏大的,做普惠金融,使得数以亿计的互联网用户可以使用他们的服务,后面我们还会跟他们商讨下一步的合作;他们现在数据节点、系统等都还处于比较低的层次;目前他们分布式架构已经通过测试,但是在开户还面临监管障碍,所以一开始不会推出很有吸引力的产品;他们现在主要就是在前海这边有个节点;监管比如现在要求实名开户;600万包括软件费和实施费;我们是综合报价的,微众银行当时投标的时候一开始有些国内国外的厂商,后来他们提出要分布式和去ioe后,其它就退出了;微众银行数据还是属于客户的,银监局对这块管理非常严,我们接触到的都是脱敏后的测试数据;大机都是数千万上亿,pc server也就几千块钱,微众银行现在是完全去ioe了。
Q4:微众银行核心系统的技术:
分布式是相对传统银行的集中式架构来说的,只有一台或者两台主机提供全行的服务;缺点是如果要支持海量互联网用户交易,这个机子必须要非常强大,一般民营公司用不起;分布式架构就是采用廉价的国产x86,每台机子性能不高,但是可以很多机子,不同地方的机子给当地的用户提供服务,可以灵活扩展系统;传统的架构只能通过集群的方式去拓展,而且超过4、5台后边际效应就会下降;传输时间在宽带网络下不是问题了,从技术部署上,我们考虑海量用户的需求部署在不同的节点或地点;全国现在就我们一家实现了分布式架构;现在其它民营银行都不是分布式的架构;如果是想基于互联网为海量用户提供服务肯定需要这样的机构;我们解决x86的吞吐量时,也是用集群的方式扩展,我们在前两年做过一些基础的研究,在核心系统的总线和调度方面有基础,他们给我们一个月的时间拿出方案,我们又化一个星期从oracle转到mysql上;阿里和腾讯原来都用mysql;阿里我们前期也去做过测试,我们的产品布局在他们上面也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与前海合作后阿里就终止了与我们的合作;我们经过压力测试,性能表现还是很理想的;单节点的我们也做,目前微众银行只有一个管理节点。
Q5:互联网银行下我们除了提供系统还有没有新的盈利模式?
目前的互联网公司的合作主要还是银行系统it提供商,目前资本合作还没有,也还没有探讨过;参股预付卡业务,有800多家客户和商超,有沃尔玛和家乐福,占了60%的市场份额,未来我们希望向运营模式去转,与他们合作。
Q6:核心系统方面的竞争对手情况:
神州数码确实是我们国内最大的竞争对手,但是他们近几年研发方面没有进展,使用存储过程中的架构;他们在微众银行的第一轮里就出局了;他们搞的托管系统我们也注意到了,全国有村镇银行利用他们系统托管,与兴业的托管系统处于相当的水平;今年三次投标神码也参与了,但是他们渠道和管理系统就比较弱,综合后长亮优势比较明显;我们刚做了平安,现在除了四大行以外都做;我们以前主要在中小银行,今年突破了两家股份制,平安和南京、浦发也快了;股份制银行原来的核心系统大部分是国外的.
Q7:现在订单呈现增加的形式,行业成长空间有多大?
任何产品都有生命周期,每家银行都有系统在运行,银行多年前设计的系统已经不满足现在的需求,从我们这么多年来看他们一个产品的生命周期就是7、8年,每年有个20家银行换系统很正常;我们主要还是卖软件为主,我们会给他们推荐产品的档次,实施这块我们是不做的;现在我们核心系统毛利率40%-50%;核心系统每年的维护费也是25%;现在p2p消费贷款也需要用我们的产品;现在我们1500人,今年估计会扩张到2000人;核心系统现在是按照整套系统算的,而不是按照节点来算的;目前还没有p2p公司来找我们;我们目前都是在提供系统;拉卡拉是买我们一个平台,银行交易平台,做一些专门的客户化开发,满足第三方支付;底层的代码我们向他们开放,在此基础上双方合作开发应用系统。
Q8:银行IT云托管不太看好的原因:
现在做系统托管的主要是些中小银行,他们在资金方面有限,大点的银行如兴业银行、南京银行也有做托管,但是主要还是农村和村镇银行这些规模比较小的才会托管;微众银行的资金还是比较强的,如果托管会制约他们的竞争力,使得他们的节点比较分散,监管从交易安全性来考虑是不会鼓励托管的,所以一般还是自己建;
托管的客户绝大多数都是村镇银行,规模都比较小,现在一年也不一定能新开一个村镇银行;比村镇银行大点的城商行,很少采用托管,因为数据的敏感性;而且未来业务要去发展也麻烦很多;
如果银行自己做,用一套核心产品的话银行主要考虑的是供应商的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