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丽珠集团 (000513) 2015-06-03
问:能否简单介绍一下公司2014年全年的盈利情况以及2015年一季度的基本情况?
答:集团2014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约为55.4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了20.0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5.16亿元,同比增长5.84%。
201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为15.53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了26.4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3亿,同比增加27.42%,扣除非经常损益的净利润约为1.40亿,同比增加9.82%。
公司的整体经营状况正常,战略目标明确,不断探索内生外延机会,扩大规模,确保持续增长。2015年,公司将按照股权激励计划制定的15%的目标增长去努力。
问:能否谈谈丽珠单抗公司的项目进展情况?
答:丽珠单抗公司是丽珠集团战略转型的重要部分,正式成立于2010年,现有约150人的研发队伍,发展非常迅速,拥有研究开发和产业化的丰富经验,具有一流的创新和产业化能力。
现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抗体大楼17200平方米,建立了从抗体人源化、细胞株筛选、规模化细胞培养、抗体纯化、制剂、分析检测和质量控制一体化的技术平台,拥有符合GMP标准的生产线和先进的研发实验室。
目前在研抗体药物项目8-10个,适应症包括自身免疫疾病、癌症等,其中AT132项目正在临床试验阶段并且进展顺利,另有两个项目处于临床申报阶段,其余产品仍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
问:能否谈谈公司未来发展方向?
答:近年来,公司一直往特色专科药的方向发展。大的方向来讲是往生物制药转型,走特色专科路线。做一家具备国际竞争力的特色专科药制药企业。
2014年,集团投资了一家位于美国波士顿的生物制药公司Epirus,2014年7月,Epirus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2015,公司又参与投资了一家在海外做循环肿瘤细胞诊断的医药公司CYNVENIO。希望在未来能藉此形成以精准医学诊断到相对个体化治疗药物开发的产业链。
问:能否谈谈公司是如何找寻到上述优质项目,公司未来战略上是否继续朝着国际化的步伐发展?
答:公司在转型过程中引进了不少海内外知名的科学家,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信息渠道,同时,我们也通过一部分BD人员以及海外的投资公司,在国外不断发掘优质项目与优秀人才。今后希望能进一步扩大海外项目的合作,也希望寻找更多的合作机会,走国际化道路,走创新型道路。
问:能否谈谈公司投资美国CYNVENIO公司的进展情况?
答:CYNVENIO公司成立于2008年,注册地为美国特拉华州,其专门从事肿瘤基因检测服务,为全球首家采取高纯度提取循环肿瘤细胞群来进行DNA测序的企业,其通过自主开发软件和工作流程来进行罕见细胞的测序,并对相关技术拥有自主的知识产权。
2015年5月18日公司与CYNVENIO公司签订了《Note Conversion and Series B Preferred Stock Purchase Agreement》(《B轮优先股股权认购及债转股协议》),本次投资,公司以现金出资方式参与CYNVENIO公司的B轮融资,出资900万美元,持有CYNVENIO公司13.64%股权。同日,公司的控股子公司珠海丽珠试剂股份有限公司与CYNVENIO签订了《合资公司框架协议书》,双方商定共同投资在中国境内设立一家中外合资企业。拟定合资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2,400万元,原则上,丽珠试剂及CYNVENIO各持合资公司50%股权。
本次投资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国际合作的形式,关注和掌握医药行业发展的新技术、新趋势,不断丰富和提升公司产品与技术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也为了发挥公司体外诊断业务在品牌、渠道及市场推广的优势,积极开拓与布局肿瘤基因检测及精准医疗新兴业务领域,加快公司体外诊断试剂业务的结构调整与外延式发展步伐。
问:能否谈谈公司未来对发酵类原料药整合的计划?
答:公司发酵类原料药业务尝试过整合,最终因政策性因素影响,故未能最终实施,预计短期内将无法进行剥离整合。
在经营层面上,成立了发酵类原料药事业部,就品种的布局、市场规划、产能发挥、人才引进与共享利用等方面进行统一管理,同时明确了考核方案。
公司希望通过内部改善,在现阶段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及市场开发以实现业务板块的持续盈利与发展,降低对公司主营业务的不利影响。
发酵类原料药的剥离将是公司未来的计划之一,但就现阶段来看,我们暂无明确的剥离整合方案。
问:公司有没有往移动医疗发展的想法?
答:移动医疗是个大的趋势和方向,目前,我们没有进行实际投入,但一直都在关注。用互联网的精神去改变内部的思路和做法是在逐渐进行的,互联网的医疗和营销方面,主要分几大类:(1)预防和健康管理;(2)重大疾病患者提供个体化治疗方案为主。这两大方面,选择后者的可能性更大,可能会牵涉到重大战略的投入。那么在转型过程中,和做特色专科药的目标相一致。由于公司本身有一大块诊断试剂的基础,加上单抗的研发平台,未来希望能够互相打通,给重大疾病患者提供一些比较有特色的治疗方案。
现在做移动医疗的很多,有做患者教育平台,也有问诊平台,也有做医保的平台的,等等,我们也在探索,希望找到一条合适的路,做特色专科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