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三泰控股 (002312) 2015-06-02
陈总致欢迎辞,介绍公司基本情况。本次调研内容如下:
问1:公司研发团队的情况如何?研发有没有涉及比如用人脸识别技术实现交付等内容?
答:目前,公司核心研发人员在200人左右。人脸识别技术核心在于算法和存储服务,难点就是当存储服务达到数量级时如何解决带宽和后端存储器的问题。
问2: 对于人脸识别技术,社区和小区是否在可推广范围内?
答:从技术层面上不难,可以实现,但考虑到人脸识别技术需要强大的后端传输和存储功能,这个是整个社会资源大环境的问题,公司也需要综合考虑成本和产出。
问3: 公司广告业务发展情况如何?
答:广告是数据流量变现最快的方式之一,我们未来会充分利用技术手段和数据分析实现广告精准营销,积极推动广告业务的发展。
问4: 在互联网时代,您觉得三泰的速递易的布点速度够快吗?规模足够大了吗?
答:我们一直在全力以赴推进速递易网点布放工作,三泰团队的执行力是有目共睹的。未来我们将根据公司发展战略规划,继续推动速递易业务发展。
问5: 一线城市布点进度如何?
答:上海、北京、深圳三个城市作为前沿城市,是我们需要首先重点突破的城市,目前我们市场占有率在同行业中排第一。
问6: 通过速递易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答:我们最初能获得的是用户手机号和姓名,速递易APP开通以后,会不断加载信息内容。我们的构想是在业务推广过程中不断丰富信息种类,通过技术手段对多样化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实现精准营销。
问7: 速递易运行和维护人员有多少?
答:目前速递易运行和维护人员有2000多。
问8: 公司BPO业务人员配置情况如何?
答:截止2014年底,BPO项目人员有6000多人。BPO业务在全国很多银行网点都有开展,有时间您可以参观一下。
问9: 公司大力推进速递易业务,是否会导致资产过重?
答:实质上待网点布好之后,不断加载内容和服务,其成本就会变得更低,而通过加载内容和服务带来的收入是不断增加的。未来增加的服务和内容越多,总资产也会越来越大,不会存在资产过重的问题。
问10: 公司与金保盟的协同效应如何产生?
答:速递易通过线下布局,获取用户数据,分析掌握用户需求,亦可与我们将收购的互联网保险金保盟资源共享,进行线上线下流量互导。
问11: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市场占有率怎么样?
答:我们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市场占有率在行业中排第一,我们会加快拓展速度,保持领先优势。
问12: 怎么解决信息安全问题?
答:我们一直把信息安全放在重要的位置,公司有专门的信息专家负责这方面事宜,我们将继续加强信息安全方面的工作。
问13: 速递易柜子可复制性强,为什么三泰可以拥有核心竞争力?
答:三泰最初发明电子回单柜,银行大约80%-90%的回单柜都是由三泰提供的。后来我们做速递易智能快件箱,跟电子回单柜是一脉相承的,我们具有技术和核心团队优势。从目前规模看,速递易网点布放数量处于绝对优势地位,远远高于第二名的数量;同时速递易作为行业开拓者,具备一定的先发优势,用户体验良好,客户粘性不断增加。这都是速递易的优势。
问14: 目前是否跟物流公司合作?
答:公司和物流直接结合点不多,主要是和快递公司合作。目前公司和多家快递公司都有合作。
问15: 是否担心京东、阿里等来竞争?
答:速递易旨在打造一个社区便民服务平台,基于这个平台衍生出广告、精准营销、垂直电商配送渠道等各项增值业务,形成 O2O 综合业务平台,并为公司的社区金融服务业务发展战略奠定基础。速递易通过解决“最后100米“交付痛点,打造开放的线下第三方服务平台。我们欢迎广大行业参与者积极参与,把这块市场做大。
问16: 如何解决突发事件导致无法投递的情况?
答:公司依靠强大的后台支撑,制定了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方案,提升防灾减灾能力。
问17: 如何强化速递易竞争力?
答:在网点布放达到一定规模后,同时不断加载内容和服务,进行产业整合优化,拉开与对手的距离。
问18: 是否考虑跟恒大等地产公司合作?
答:公司一直很乐意跟潜在的合作者广泛接触。
问19: 一个柜子4个广告屏是不是有点多?
答:关于柜体布局,我们在研究优化,我们拥有专业的团队来策划发掘广告屏的商业价值。
问20: 金惠家的进展情况如何?
答:金惠家定位在社区金融布局,是公司将线上的数据流量导入线下的入口,我们是按着成功一家发展一家的节奏进行。目前金惠家已经和大型证券、保险、银行等金融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并已在开展相关服务。
问21: 3至5年以后,公司主要靠什么盈利?
答:三泰的传统业务一直很稳健,未来随着创新速递易业务以及速递易业务衍生出的新型业务模式,逐渐形成传统业务、创新业务共同发展的局面,为公司带来更多的收入,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问22: 目前速递易APP有多少用户?
答:随着平台服务和内容不断加载,用户粘性增强,未来用户会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