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川大智胜 (002253) 2015-06-11
一、介绍公司基本情况
1、公司发展历程
从1985年四川大学计算机系模式识别教研室开始,在科研和成果产业化两条线都在同步发展;科研上,1992成立研究所,2007年成立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2012年成立国家空管自动化系统重点实验室;科技成果产业化上,1994年成立企业,2000年改制成为股份公司,2008年上市。形成以“产学研深度融合“和“军民融合“为特色的高科技创新型公司。
2、公司主要资质
公司是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系统集成一级资质。有全套军工相关资质,从2003年开始起,主要的军工项目都是直接和用户签订合同。
3、主要业务领域
航空与空管(包括:空管、飞行模拟、低空、机场场面监视与管理),智慧城市(在原来的智能交通业务基础上发展形成),三维测量与人脸识别、文化科技。空管产品的主要客户为军航和民航空管部门。飞行模拟业务包括:为航空公司提供飞行模拟机培训服务;为航空公司、飞行院校(培训中心)、飞机厂商、军民航空管部门提供飞行模拟机视景系统、飞行训练器和体验器等产品;低空领域上,主要提供低空监视管理和服务系统,其核心是三坐标低空监视雷达和大范围低空监视数据实时融合技术,可对各类低空飞行目标进行统一监视,建设成本和维护成本较低,适合我国国情。在机场场面监视与管理上,公司研发了基于全景视频融合的新一代场面活动监视和预警系统,能自动将安放在不同位置的监控视频融合生成整体全景活动视频,自动检测飞机、车辆的实时运动参数,并对可能的碰撞和擦挂进行预警和告警,部分产品已开始在民航机场应用。
4、公司在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上的工作基础
公司前身四川大学计算机系模式识别教研室从1980年代初就开始做计算机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方面的研究工作,形成了医学显微图像分析、金相显微图像分析等成果,在相关行业得到大量的推广应用;1990年代末期开始做车牌自动识别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技术指标长时间处于国内领先水平;2000年初,开始做二维人脸识别的基础研究,2010年开始储备结构光三维测量技术相关人才,2012年开始建设三维人脸识别研发团队。公司从1994年起,一直是中国图象图形学会副理事长单位。
二、介绍人脸识别技术相关情况
1、人脸识别技术有三种不同的应用模式,1:1的验证、1:X的目标人筛查、1:N的辨认。目前人脸识别技术还做不到百分之百准确,不同应用模式对技术指标的要求不一样,不同行业应用对同一应用模式的技术指标要求也可能不同,甚至差别较大。简单来说,主要的技术指标有FAR和FRR,两个指标无法同时做到很低,要根据具体应用找一个可接受的平衡点。
2、国际上人脸识别比赛主要有2个,分别是FRVT和LFW。FRVT是美国NIST组织,美国国土安全部、司法部、国防部、FBI等都有参与,针对大规模商用人脸识别系统进行测试,其采用的测试数据为百万人规模、以非亚洲人为主,且不公开。LFW是针对学术界的比赛,数据库规模为5000多人,1万多张图片,用于测试的人数为3000人,数据库是公开的。目前,FRVT的百万人库上,首选识别率最高为96%左右;在LFW比赛上,识别率最高为99%多一些,也有学者提出LFW的测试协议有值得完善的地方,用改进后的测试协议,识别率可能会下降。
3、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现状
在用户配合、场景简单、环境可控条件下,现有二维人脸识别技术已能满足要求,典型应用是基于身份证库图片的查重和同源正面人脸验证。基于异源图片的正面人脸识别正逐步开始应用,比如现场拍摄图片和身份证中库的图片进行比对,以及现场拍摄图片和二代身份证里的人脸图片比对。证券开户对人脸识别技术在技术指标上要比银行远程开户和支付要求的技术指标低,目前满足银行远程开户要求的人脸识别技术还缺乏相关标准。随着技术进步,会不断降低对用户配合、环境可控的要求。在动态人脸识别上,目前的技术水平还不足以支撑普遍推广应用。深度学习的出现,带来了人脸识别技术的巨大进步,以前不能满足的一些应用需求现在可能做到了,人脸识别相关核心算法的研究重点也在发生明显变化。目前还没有出现在各个应用领域都很优秀的人脸识别厂商,这是由模式识别领域整体技术水准决定的,各个团队结合具体某些应用,持续深入做下去,应都可以做得不错;在人脸识别技术中,三维人脸信息的应用也成为一种趋势。
4、三维人脸识别技术的思路
建库用高精度三维人脸,识别时有2种输入,一种是现场采集的低精度三维人脸,另一种是高清摄像头采集的视频图像,两种方案各有其优缺点和应用需求。目前,三维人脸识别和二维人脸识别是互为补充的关系,各有其适合的应用场景,三维人脸识别需要新的识别方法、需要建立三维人脸库,但能更好地适应大姿态角变化。
5、公司在三维人脸识别市场推广上的考虑
软硬结合,自主研发核心技术和软硬件,在不同行业和具有市场资源优势的的集成商合作。
三、问题回答
问1:三维人脸照相机的价格?如价格高,是否会影响市场推广?
答:公司开发的高精度三维人脸照相机,价格在10-20万元。具体应用中,通过为用户提供数据采集服务,按人头收费,用户不是必须购买三维人脸照相机。用于现场识别的三维人脸采集设备精度较低,价格也低很多。
问2.公安相关部门有无建立三维人脸数据库计划?
答:据我们了解,目前没有建立大规模三维人脸数据库的计划,但有建立三维人脸数据规范的工作在开展。
问3:银行对三维人脸识别的具体需求?
答:在远程开户上,需要二维人脸识别技术;在其他一些业务,如支付资金安全上,有对三维人脸识别的需求。
问4:NEC和百度等公司的人脸识别技和公司的人脸识别技术区别?
答:人脸识别技术的性能和具体应用关系较大,各自侧重的应用和目标市场不同。
问5:公司高清LED立体显示屏的应用?
答:可用于巨幕立体影院、全景互动体验系统显示、可视化仿真系统显示等。
问6:公司的空管业务情况如何?
答:整体上仍在增长,今年的市场机会比去年要多一些。
问7:公司在低空领域的市场机会?
答:目前的确无法给出市场估计,需要一系列成体系的政策,相关政策的出台将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待市场需求逐步明确后,公司的低空监视管理和服务系统会可能有较多的机会。
问8:是否每个通航机场都可能配备一套低空监视系统?
答:不是必须的,低空监视系统配备数量与不同类别的低空空域划分有关。
问9:公司向2014年年报中的第一大客户销售的是什么产品?
答:是信息化系统,包括计算机服务器等硬件和软件。
问10:2.38亿元项目的合同,今年能否签下来?
答:不太好估计,目前还在等通知。
问11:今年公司各业务领域的市场机会?
答:整体上比去年好。飞行模拟培训业务持续较快增长,空管相关业务、图形图像相关业务都有一些市场机会。
问12:公司虚拟现实产品的市场机会?
答:公司的虚拟现实技术多数集成到相关的产品中,比如:塔台视景模拟机、飞行模拟机视景系统、全景互动体验系统、可视化仿真系统中实现销售,很少作为单独的虚拟现实产品销售。
问13:公司未来几年新业务的市场机会如何?
答:飞行模拟培训会持续增长;文化科技今年有一些机会,如打开局面后,有望实现较快增长;三维测量与人脸识别的应用示范在进行中;随着行业相关政策的推进,机场业务和低空业务有望逐步增长。
问14:公司有无和高校合作,开展教育相关业务?
答:目前没有这方面的计划。
问15:公司最近有3名高管离职,原因是什么?
答:离职原因,公司已在公告中说明。
问16:公司定增进展?
答:已收到证监会的反馈意见,正在按要求准备回复材料。
四、现场参观
1、4K高清LED立体显示系统
2、管制员体验飞行模拟机
3、虚拟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