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迪森股份 (300335) 2012-08-07
公司:2012年上半年,公司经营层认真贯彻落实董事会年初制定的年度经营计划,与全体员工一道,以国家实施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以及大力推动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为契机,不断巩固公司的系统集成优势、行业先发优势及商业模式优势,不断推进组织与机制的创新与转型,克服了原材料价格波动,产能不足,资金短缺等种种困难,在市场开拓、BMF产品结构调整、项目创新、降费增利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发挥团队协作优势,报告期内取得了良好的经营业绩,市场份额进一步上升,市场知名度显著提高,为公司未来快速、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公司业务链上游,公司充分借助于BMF供应社会化、市场化的不断提升,继续加大BMF对外采购量,形成了自产BMF与外购BMF相结合的原料保障体系,同时集中科研力量进行生物质能源作物培育实验,着眼于原料资源的开发与控制,继续完善现有原料保障模式。在公司业务链下游,公司坚持“能源+设备+服务“的独特商业模式,在为客户节约用能成本的同时,也满足了环保要求。公司在拓展市场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合同的质量,倾向于选择资金实力强、信用程度高、发展前景好、蒸汽或热力用量多的优质大型企业,走“精品项目“路线,提高公司经营抗风险能力。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依托“一院一站两中心“的研发体系(广州迪森新能源研究院、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广东省迪森热能工程中心和广东省企业技术中心),加大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目前,生物质可燃气在玻璃窑炉中的应用及在陶瓷窑炉中的应用已处于中试阶段,生物质快速裂解法制取生态油技术及其燃烧技术也取得重大突破,为公司在生物质能源利用领域保持领先地位奠定了坚实基础。2012年1-6月,公司研发费用支出金额为442.25万元,新增获授权专利18项、注册商标8项,新增专利申请10项。
随着利用生物质等清洁燃料提供热能服务业务的不断发展,2012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873.31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754.41万元,增长幅度为16.09%;实现利润总额3,370.67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041.66万元,增长幅度为44.73%;实现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21.80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051.66万元,增长幅度为50.80%;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53.0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96.22万元,增长幅度为24.12%。
围绕投资者关心的问题,公司董事长常厚春先生、董事会秘书陈燕芳女士、财务总监张开辉先生给予了全面、客观的回答。
1、问:请问报告期内公司EGC(乳化焦浆)业务情况,在半年度报告中没有看到?
答:2011年下半年,公司将仅有的EGC(乳化焦浆)项目中山马口铁项目改造为使用生物质成型燃料,专注于利用生物质燃料为客户提供热能服务。报告期内,公司没有EGC(乳化焦浆)业务,因此没有该部分收入。
2、问: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收入跟预期情况有一定差异,请分析一下主营业务增长情况?
答:报告期内,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837.84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828.90万元,增长幅度为16.63%。公司收入增速较前期增长有所下降,主要原因为:(1)按照公司对热能运行装置的检修标准要求,报告期内公司对第一个客户红塔纸业使用生物质锅炉进行检修,检修时间超过20天,影响了供气的连续性,对收入造成了影响。(2)其次,部分客户开工不足,如建材行业客户,导致收入下降。(3)报告期内公司不再从事EGC-F(石油焦粉)业务,降低了主营业务收入。
3、公司报告期内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情况,及其会计处理方法?
答: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完善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及劳务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1]115号)文件规定,对销售以三剩物、次小薪材等原料生产的热力、燃料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100%优惠政策。报告期内,公司享受到该税收优惠政策,实际收到增值税即征即退退税款864,306.28元。在会计处理中,公司将该部分收入计入“营业外收入“。由于该收入属于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密切相关,符合国家政策规定、按照一定标准定额或定量持续享受的税收收入。因此,公司将该部分退税计入经常性损益。
4、报告期内公司获得较多的政府补贴,请问公司获得政府补贴的类型以及后续获得情况?
答:报告期内,公司确认的政府补助金额为669.23万元,较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增加,主要涉及科研项目补贴、政府扶持项目补贴、循环经济及资源综合利用相关项目补贴、专利资助、银企合作专项补贴、及技术项目补贴等。随着公司研发投入的不断加大,对于符合国家政策要求的项目将获得相应补贴。
5、上市后公司拓展市场时是否具有倾向性,比如偏向于食品饮料等抗周期性行业?
答:在选择合作客户时,公司会考虑客户所处行业的特点。除此之外,公司在拓展市场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合同的质量,倾向于选择资金实力强、信用程度高、发展前景好、蒸汽或热力用量多、价格条件更加优越的优质大型企业,走“精品项目“路线,提高公司经营抗风险能力。
6、问:报告期末公司存货较期初有所减少,是否预示着客户需求下降?
答:报告期末,公司存货处于在安全储备范围之内。随着BMF生产社会化和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公司逐渐加大了BMF外购量及外购频率,导致报告期末存货余额稍有下降。
7、问:报告期内公司在长三角地区的营业收入达到1,785.8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80.09%,增长较快。这是否预示着公司未来会深耕长三角市场?
答:据我们测算,公司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增长速度差不多,由于基期公司在长三角地区营业收入基数较小,因此在报告期内实现了较大幅度增长。我们关注到,长三角地区覆盖3各省市,这些地区对环保的要求更高,传统能源价格较高,这为公司未来在长三角地区市场拓展提供了基础资源。
7、问:请问公司的竞争对手情况,特别是在窑炉行业?
答:公司的主要客户群体是城市中心区及周边地区的使用工业锅炉和窑炉的工业用户。公司的竞争对手是使用传统能源或新能源的锅炉或窑炉服务商。窑炉用户是用能大户,目前普遍使用传统化石能源,在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的背景下,这些窑炉用户只能改用清洁能源或选择搬迁到环保要求不高的区域,生物质能源相对于传统化石能源具有环保和成本的双重优越性,特别是公司生物质气化项目在华美钢铁窑炉的成功应用,为公司未来大力拓展窑炉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
9、问:使用天然气相对于使用生物质能的优越性?
答:使用天然气的突出优势是清洁与作业成熟。使用生物质能源需要丰富的运营经验,系统集成能力及供气稳定性要求较高,目前生物质工业燃料应用处于发展初级阶段,在设备配套、系统集成、人才建设,高效管理等方面还需要不断提升。
10、请问公司与目标客户谈判签约时间一般需要多长时间?
答:公司与意向方谈判时间具有不确定性,主要看双方的合作意愿及对合同主要条款的接受程度。公司会尽量缩短谈判时间,提高签约速度。
11、问:报告期内公司应收账款增长较快的原因?
答:公司给予部分客户暂时性赊销政策,报告期内公司应收账款出现了较快增长,但应收账款期限集中在两个月以内。
12、问:外购BMF运输成本上升对公司的影响?
答:BMF燃料密度较高,适用于中、长途运输,运费相对于BMF外购总成本敏感性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