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科伦药业 (002422) 2012-09-19
2012年9月19日至22日,公司通过邮件形式接待了深圳股市动态分析周刊记者王志球采访。
采访回复内容全文如下:
9月19日
尊敬的科伦药业熊总:
您好!贵公司是沪深两市关注度较高的公司,本刊也有密切关注。在分析了贵公司的2012年半年报、最近几年的公告,以及对整个行业的相关资料后,发现贵公司未来的成长性似乎并不明朗,特此向贵公司求证。
公司的成本控制力度很强,使得公司在产品毛利率增长不多的情况下,净利润增速能够远大于收入增速,但是,由于我国已经跨过刘易斯拐点,未来人力成本上升的趋势在所难免,这在未来必将会提高公司的费用水平,进而拉低净利润,请问公司将如何应对。同时,贵公司近两年来管理费用剧增,2010年增长52.80%、2011年增长49.10%,对于2010年,公司解释是上市费用及研发费用,对于2011年,公司依然将原因归结于研发费用增加,但是,公司的研发投入其实很低,即便扣除上述研发费用等,公司的管理费用增长率依然高达22.63%、24.39%,远高于相同行业竞争对手华润双鹤10.12%、13.28%的水平。很显然,管理费用如此高的年均增长不太正常。那么,这是公司管理水平低下表现呢?还是其它原因。请公司方面释疑。
答:公司一方面通过制造设备的更新换代,提高自动化水平,减少用工数量,提高人均劳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更为重要的是通过科技创新,不断推出具有知识产权保护的新型包装和新产品,从整体上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保持公司可持续发展。
公司上市以来至今年上半年通过收购、增资扩股、投资设立等方式增加了19家子(分)公司和合营企业,因此管理费用中新购企业摊销费用相应增长。同时,公司募投项目、超募项目以及非募集资金项目全面展开,经营规模显著扩大,2010年营业收入增长24.04%,2011年增长27.85%,除去上市费用及研发费用的影响,实际管理费用的增长还略低于公司营业收入的增长。同行华润双鹤主营业务中分工业和商业两块,其中商业营业收入占比45%,工业占比55%,华润双鹤工业部分营业收入2011年增长8.05%。商业部分增长35.31%,商业的管理费用与工业亦有所不同,应区别开来看待。
贵公司的研发投入远低于医药行业的大公司。公司2009年、2010年、2011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仅为1.8%、2.87%、2.65%。而医药行业的大公司如恒瑞医药的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在8%左右,差距太大,目前国内医药行业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平均也在4%左右,这意味着公司的研发投入水平长期低于行业内平均水平,也与公司在招股说明书中宣称的“公司为保持在行业类的领先地位,拟扩大研发规模、更新研发设备……”完全不相匹配。同时,这势必会影响贵公司向高端延伸的能力,如果不能向上延伸,则只能一直在低端市场厮杀,则天花板很明显,不是长久之计。请问您怎么看待这一问题。
答:公司2011年报董事会报告中显示,2009年、2010年、2011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1.8%、2.87%、5.15%,和恒瑞相比要考虑到各自业务形态的差异。公司并未将与新工艺、新产品、技术创新改进等相关费用归集到研发费用中核算,而是直接进入了当期制造费用或生产成本中。同时您提到的“国内医药行业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平均也在4%左右”可能不准确。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自主创新,对创新药物的投入,在研发方面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同行业的先进经验是公司始终贯彻的工作方针。公司将坚持加大对研发和创新的投入,研究开发市场容量大、安全有效、质量可控、价格适中、深受患者欢迎的药品,为企业长久发展储备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掌控核心技术的产品,通过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产品结构调整来促进产业升级,以保证公司业务和盈利水平持续稳定增长。公司在上市后投入研发的费用逐年增加,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正在逐年提高。
贵公司投资总额 39.923亿元的新疆伊犁硫氰酸红霉素头孢系列中间体项目一期工程将会在今年底投产。之前,公司一直将这个项目作为新的利润增长点。由于2010年以来,抗生素受国家政策的限制,行业产能严重过剩,该项目投产后会进一步加剧行业的供给,到时价格会再次下降,该项目会不会一投产就陷入困境呢?请问您怎么看待这一问题。
答:据我们观察,国家新出台的关于规范使用抗生素的政策确实对一些新型抗生素的使用量有影响,但对总量并没有影响,而一些传统常用的抗生素用量反而有所增加。科伦在新疆伊犁川宁的抗生素中间体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为国内投资鼓励项目。该项目是公司构建抗生素全产业链的源头,其产品既可用于生产常用的抗生素原料,也可用于生产新型的抗生素原料。该项目依托新疆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国家援疆发展的政策优势、以及科伦打造的从中间体到原料,再到制剂的全产业链优势,不会出现您所担心的局面。
最后,非常感谢熊总对我们工作的支持!请多多指正。在得到您对问题的答复后,我将把文章内容进行充实。本刊周四截稿,计划周六出刊。谢谢您百忙之中抽中回答上述问题!
股市动态周刊记者 王志球
9月22日
问题一:关于管理费用问题,公司的解释是“上市费用和研发费用的增长”,以及“收购其他公司”。但记者查看了2009年数据显示,2009年的管理费用也高达31.75%。可见,公司管理费用很高是一个传统。
对于人工成本的控制,公司回复的是“提高自动化水平,减少人工数量”,但记者发现贵公司类似于劳动密集型行业(生产人员比例高,员工知识程度偏下),单纯减少人工数量可能不适合,也无法治标。
答:公司2009年实现营业收入32.46亿,较上年度增长23.83%,公司管理费用17211万元,较上年度增长31.75%,主要因为公司为保持持续竞争优势而加大了研发投入,扣除研发费用的影响,管理费用增幅为14.14%,低于营业收入23.82%的增幅。
刘易斯拐点,即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是指在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最终枯竭。提高自动化水平,减少人工数量将有效控制成本的提升;此外,更为重要的是通过科技创新,公司不断推出具有知识产权保护的新型包装和新产品,从整体上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保持公司可持续发展。随着公司经营规模扩大,公司员工人数逐年增加。增高员工待遇,增加就业机会,是企业的社会责任。
问题二:关于研发费用低,公司解释是“公司并未将与新工艺、新产品、技术创新改进等相关费用归集到研发费用中核算,而是直接进入了当期制造费用或生产成本中。”
记者发现,公司在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方面,玩起了文字游戏,公司以母公司的收入来代替合并公司计算,缩小分母,造成研发投入比重虚高的形象。
此外,记者还在2011年年报中发现“本集团通过内部研发形成的无形资产占无形资产期末账面价值的比例为0%。”这说明,公司的研发根本没有取得什么实质性的效果。
答:随着公司生产规模增长,公司不断加大产品研发加度,由于产品研发结果具有不确定性, 2007年-2010年期间公司将产品研发支出全部费用化,无资本化的研发支出。2011年以后对开发阶段的研发支出进入开发支出科目核算。
问题三:回复中提到“国家限抗政策抗生素总量没有影响,而且传统常用抗生素用量反而有所增加”。但记者查阅有关资料发现,2011年抗菌药物首次出现了负增长,部分抗生素类上市公司2012年中报业绩也出现大幅下滑。如,仟源制药中报业绩下降46.44%,其中抗感染药下降26.15%;金城医药下降69%,头孢类下降21.42%。
原料药方面,头孢中间体7-ACA去年年底的价格为525元/公斤,较2010年最高价格已经跌去几乎一半。而替代品中药抗染公司的业绩则大增,如康缘药业、上海凯宝的相关业务业绩大增就证明该行业的需求明显受到了抑制。
答:伊犁得天独厚的自然和资源禀赋是发酵项目的最佳选择,再加之充分的技术和创新储备,从而能获得竞争对手无法获得的成本优势。
关于公司的抗生素项目,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但公司需要强调是:未来的竞争不是中间体竞争,而是全产业链的竞争,新疆抗生素项目是公司构建抗生素全产业链的源头,其意义不仅将是科伦药业未来的重要利润增长点,更是科伦药业实现“大输液与非输液等强格局”战略的重要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