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达实智能 (002421) 2012-11-08
一、参观公司展厅
二、自由交流
问:请简要介绍公司的业务
答:公司以“让建筑更节能“为经营宗旨,为客户提供建筑节能认证咨询服务、建筑智能化设计及工程服务(弱电节能)、供配电设计及工程服务(强电节能)、中央空调系统设计工程及投资运营服务(机电节能)全生命周期的服务。
公司所属行业为建筑智能化及建筑节能行业,全年市场4000亿,最大的不到1%。市场十分分散,是典型的“大行业、小公司“。
公司沿着“行业拓展,精耕细作“的经营策略拓展业务,具体为①公共建筑领域,聚焦轨道交通综合监控业务;②在商业建筑领域,聚焦五星及高星级酒店智能化业务;③在住宅建筑领域,与大型地产开发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④在工业建筑领域,聚焦拥有大型中央空调系统的工厂建筑。
上述战略目标先纵向在区域市场布局,公司事业部制横向拓展业务,以差异化优势寻求发展,同时找寻产业链上的并购目标,逐渐做强做大,成为全国性公司。
问:行业有无资质的要求?
答:有的,尤其是轨道交通业务,在招标时就提出必须实施过一条已开通项目的完整经历。并且业务现在对智能化的要求也在提高,以往酒店的智能化投入都不到1000万元,从我们获得的项目来看,目前基本都在1000万元以上,最高达4000万元,这对项目实施方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问:EMC业务的收入占比情况?是如何节能的?
答:目前占比还比较少。
通过收集客户现场的数据,调节设备运行参数,控制阀门的开度,达到节能的目的。
在改造项目中,我们仅对中央空调的水系统、风系统进行改造,投资额比较小,三年收回成本。
在新建建筑中,我们从前期设计阶段就开始介入,服务内容还包括主机系统,投资额在千万左右,按节省的能量收费,四年收回成本。
问:在新建项目中如何确定节能的能量?
答:一方面设计院在设计时有个模型,可以测算出模拟电费,另一方面运用我们的数据库,查看同类项目的用能情况。我们实施后,即可计算出节能的能量。
问:项目实施后资产如何处置?
答:在合同期内,资产是属于公司的,合同期满后,无偿给客户,在合同定价时,已考虑到成本因素。
问:客户获得收益后,是否还愿意签订长时间的合同?
答:EMC与BOT项目的区别就是我们提供的是完整的、动态的解决方案,是管理手段,光有设备,是不能完全达到节能效果的。
问:节能业务对资金的需求将会很大?
答:是的,但公司在寻找多种融资途径,一是利用募集资金;二是获得世界银行时间长,利息低的绿色贷款;三是在做到一定规模后,未来可能成立融资租金公司,放大杠杆效应来解决。
问:EMC一共有三种模式,我们都做了吗?主要是哪种?
答:我们都做过。主要还是分享型和托管型。
问:对明年的预期?
答:我们自己的目标是每年保持30%的内生增长,其他增量主要是靠并购项目的贡献。
问:未来并购的手段?PE水平?
答:主要还是考虑用换股的方式,未来尽量避免现金交易。PE参照市场情况。
问:对赌协议解除后,并购公司还能控制住吗?
答:在对赌期间,我们的利益是一致的,在对赌结束后,我们主要给予战略上的引导,相信未来通过取长补短,还是会保持利益一致,使这个项目“双赢“。
问:公司人员的投入情况?市场有保障吗?
答:前两年已经做了一些储备,现在逐步产生效益,人员增速会放缓。
我们与地产商进行了调研,他们的投入计划还将继续加大,轨道交通业务未来几年也会放量,市场基本可以保证。
问:轨道交通业务的实施周期,收入确认周期?
答:轨道交通综合监控业务项目金额较大,实施周期大概在2-3年,最快的也要一年半。
公司是按照完工百分比法按季度进行结算的,合同签订后会付一部分预付款,完工验收后一般会确认到90%,完工结算后,确认其余10%。
问:轨道交通布局完后,公司如何寻找新的增长点?
答:按照国家发改委的部署,我们相信,轨道交通市场未来十年还是有保障的。由于其进入门槛较高,新公司很难打破目前的竞争格局,但目前六家公司的竞争还是非常激烈的。
问:住宅智能化业务的占比情况?
答:去年不到10%,今年会有所提高。
问:项目的实施周期,毛利率情况?
答:轨道交通业务2-3年,酒店项目0.5-1年,住宅项目1年,常规建筑1年左右。除EMC和IC卡设备业务外,毛利率水平差别不大,基本在23-2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