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银江股份 (300020) 2013-01-10
吴越:首先感谢大家对公司的关心,欢迎大家积极提问,直接开始吧。
1、投资者问:吴总,您好!2012 年12 月24 日,财政部等四部委联合
下发文件《关于制止地方政府违法违规融资行为的通知》,严格控制地
方政府融资行为,请问这个文件对智慧交通与政府合作BT 项目会有影
响吗?
吴越答:中央四部委在去年年底联合发文严格控制地方政府融资行为,
其中特别提到了地方政府针对地方公益性项目的BT 政府融资模式。为
此公司内部进行了专门讨论,初步结论是,由于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
往往可能存在博弈,中央政策规定在地方政府的实际执行力度需要验
证,我们将关注和跟踪智能交通行业的同行公司和相关行业其他公司
的BT 和BOT 项目的实际签约和实际实施情况来验证地方政府的实际
执行力度。需要说明的是,银江股份历史上和当前所承接的BT 项目非
常少,即使地方政府严格执行中央政府的政策,对公司业务几乎没有
影响,但对行业其他承接较多或较大BT 项目的公司影响可能会较大。
2、投资者问:最近我去过一些其他以政府项目为主的公司调研,据说
因为十八大的关系,所以不少政府项目在2012 年下半年都没有放出来,
四季度的项目跟往年同期比少了许多,大家推测这些项目会被延后到
2013 年招投标。吴总您怎么看?
吴越答:是的,从市场招投标的情况看2012 年四季度的项目跟往年同
期比是少了,跟踪的部分项目特别是大项目延期招标,你说的这些项
目不是没有了而是被延期了,就像你说的会被延期到2013 年。所以我
个人看好2013 年第一季度的市场招投标情况。
3、投资者问:杭州有一家专门做数据传输的公司叫中威电子,他要往
前端发展,吴总您怎么看?
吴越答:中威电子是一家优秀的上市公司,专业特长是专网领域的传
输网络系统产品,毛利水平也比较高。做传输厂商出于业务发展的需
要往前端发展是趋势,这类公司也有较好的技术积累和优势,但如何
与做前端设备的强大竞争对手抗衡或走差异化发展的道路是应该考虑
的,我们不便评价。
4、投资者:公司的现金流一直比较差,公司要做大项目的话怎么处理?
吴越:我想你的前半句话我需要进行说明,公司现金流状况曾经出现
过较大的压力和不好的趋势,经过公司的努力现在大有改观且趋势良
好。大家可以仔细看一下公司的2012 年度三季度报表,公司当季资金
回流大于营业收入,第二和第三季度的现金流明显向好,公司的现金
流同比数据和环比数据均表现优秀,与同行的同比数据和环比数据相
比我们表现也是优秀。但如果要做大BT 项目公司的资金压力肯定很大。
银江也做过几千万级别的中等级别的BT 项目,对BT 涉及的各个环节
和关键问题都很熟了。公司的策略是做大BT 项目一定不用现有自有资
金,需要通过其他的方式解决。
5、投资者问:三季报里公司有3 个亿的短期借款,这对公司有什么影
响吗?
吴越答:这也说明公司有一定的资金压力,不过我个人觉得一家正常
发展的公司有一定比例的贷款负债是正常的。所以从资金角度看,公
司还是有再融资需求的。
6、投资者问:公司要做BT 的话,有没有考虑进入哪些城市哪些项目?
吴越答:我们不会盲目针对某个城市的某个项目被动做BT,我们的思
路是协助地方政府去做智慧城市项目设计规划,通过参与智慧城市项
目的设计规划挖掘大的招标项目和BT 建设项目,以抢得市场先机。
7、投资者问:吴总你刚才也提到各个地方政府在做智慧城市规划,之
前住建部也在做试点,这么大一个担子,住建部会用什么样的模式分
配给各个公司?
吴越:对于智慧城市试点,我本人也是参与浙江省的部分规划工作,
我的理解是国家住建部智慧城市试点的重点不是一线城市,而是城镇
和区,而国家工信部的重点是大城市的智慧产业提升发展,即通过智
慧城市的试点带动新产业的发展和以IT 技术提升城市的产业升级。智
慧城市的规划做好后会出现很多项目,其中必然有适合于银江的项目。
地方政府具体采取什么模式取决于地方政府的多种因素,主要还是招
投标方式,部分可能会采取其它方式,但在规划阶段就参与的项目会
有先发优势。
8、投资者问:董事会对公司在2013 年利润上的目标是多少?可以说
个大概的区间吗?
吴越答:目标肯定是有的,但具体数字不能说。我们在全国市场布局,
努力进去一步提升毛利,同时对费用进一步合理控制,保证公司在质
和量平衡发展。公司在机遇面前,绝不放过,该出手时就出手。
9、投资者问:公司在收入结构上是不是有什么变化?
吴越答:我们主要是三大板块,交通、医疗、建筑,重点还是交通,
第一板块是交通,第二板块是医疗、第三板块是建筑。希望交通做大
做强,医疗做精做强,建筑市场很大可以作为调节业务。
10、投资者问:大股东质押什么时候解除?是否会减持?
吴越答:公司大股东的股票绝大部分处于质押状态。目前没有接到大
股东减持的通知。
吴越:最近资本市场的智慧城市概念比较热,但我个人认为很多人对
智慧城市的精髓并不理解,公司最近在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了《智
慧城市》(第二版),共分三篇,第一篇我们完全站在地方政府的角度
全面阐述了智慧城市建设内容,我与几位该领域的著名学者和政府官
员进行了交流,大家都给出了不错的评价,大家如果需要可以去看一
下。今天的调研就到此结束吧,欢迎下次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