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掌趣科技 (300315) 2013-02-27
首先由公司董事长姚文彬先生做致词并介绍动网先锋董事长宋海波先生,由宋海波先生对动网先锋的情况进行介绍:
动网先锋的主营业务为网页游戏产品的开发与运营。动网先锋成立于2002年,在设立之初主要从事互联网论坛软件和技术服务,从2008年开始转型进入网页游戏研发领域,为国内较早一批进入该行业的互联网企业。公司拥有8个网页游戏、1个手机游戏和1个美术工作室,在产品研发线上拥有雄厚的实力。目前自主研发及发行产品10余款,代表作品有:《商业大亨》、《三分天下》、《富人国》、《寻侠》、《武道破天》等。目前,动网先锋已与国内外60多家优秀的运营商和平台展开合作,合作伙伴包括腾讯、盛大、360安全卫士、开心网、百度等国内外主流运营平台,且主营产品已出口至东南亚及欧美多国。
我们主要的运营模式就是自主运营和联合运营模式,联合运营模式在原来的传统的客户端游戏里面是比较少的,这种模式是有了网页游戏以后兴起的,是一个相对较新的合作模式,现在包括手游在安卓市场上面被广泛采用的合作模式。
我们旗下最早的时候只有一个工作室就是商业大亨,在2012年的时候正式实行工作室,由此诞生一批相对较好和新的作品,比如像寻侠、三分天下等,基本上每个工作室都有盈利的产品,这是我们主要的研发能力。
我们具备全平台发行能力。部分的研发厂商他们要么就是只有海外市场和国内的市场,要么只有腾讯开放平台,我们两部分都具备,这是选择动网先锋进行发行的一个原因。
我们的产品战略大概每年6到8款产品,移动产品2到3款,创新型产品2款,局部创新2到3款,跟随型产品3到4款。不是大型产品就是收入最好,像11年初推出三分天下主打海外产品,属于跟随型产品,但也属于超过一个亿的充值金额,我们的产品类型也是不断的补充,最好的模拟经营,到策略类,然后角色扮演,回合制,到即时战斗游戏,这个相对弱一点,但是我们会加强。整个市场的延伸会往页游手游版扩充,我们会有一个相对较强的互补性,在市场经验方面都会有一个相对好的互补。
我简单介绍几个相对典型的产品:《西游降魔篇》是我们今年重点的一款产品,我们获得了电影的一个页游手游的改编权,用户的活跃度比较高,可能受电影的热映有一些影响;《武道破天》这款产品连续换了三任的制作人,现在月充值超过千万,而且保持了大概已经半年时间;《战龙三国》是首款代理的产品,制作人属于行业内顶尖的制作人,目前已经收入过千万了,成为动网第三款充值收入过千万的产品,我们的预期是有三千万,下个月的预期是一千五到两千万;《三分天下》是我们在模拟经营之后第一款进行其他类型游戏制作的一款产品,采用的是完全的海外发行的模式,也非常庆幸他获得了成功;《寻侠移动版》是我们第三款的手游产品,是基于原来的成功产品基础上进行移植的产品,去年年底12月30号进行了测试,对他的预期很高。
自2008年进入网页游戏行业以来,动网先锋累计获得各种行业奖项逾50余项: 动网品牌及旗下产品连续四年蝉联被称为业界"奥斯卡"的"金翎奖"; 多次获得金凤凰奖、金竹奖、金手指奖等行业专业奖项; 荣获265G、页游网(原17173)、07073、多玩、40407、2366、竞游网等媒体奖项近30次; 还多次获得中国游戏行业年度优秀成长企业、最佳WEBGAME游戏开发及运营团队、最被运营商看好的研发商、最佳网页游戏研发商等多项殊荣。
由姚文彬先生介绍本次交易及掌趣科技发展战略的情况:
首先讲一下交易的概况。交易本身有这么几个要点,动网先锋的估值8.1亿,相对2012年经审计后的利润是14倍多一点,相对2013年是10倍多一点,因为交割顺利的话应该在5、6、7月份,实际看峰值应该看2013年的峰值,从动网业绩的增长来讲,这是双方都比较满意的 一个估值。其次,关于交易结构我们做了一个区分,投资人是拿现金对价,给投资人的估值要比团队低,如果折算市盈率倍数投资人只有七倍的估值,而团队相对2013年达到16倍估值,我们把更多的交易对价奖励给团队,让团队有更多的信心做这个事情;同时,掌趣在外延式引擎上做了一次有利的尝试,开创了国内资本并购市场的一个先河,我们可以细分一下,对于团队来讲呢,他更多的希望拿到掌趣的股票,通过这次发股以后,海波等人成了我们的管理层,拿到掌趣股票大家就是一家人的感觉,我们本次收购不给投资人股票,投资人是现金对价,所以我们形成了一个多赢的局面。投资人估值低一点没问题,他是纯现金,可以安全的把钱拿了,管理团队对自身的业绩有信心,愿意承担更大的责任,同时有分享更大的收益。同时呢,对于支付的方式和结构我们也做了安排,管理层股东对于业绩承诺,奖励和补偿我们都做了严格的限定,尤其业绩承诺是严格根据证监会的公式,按照交易对价,比例如果达不到(要求)就返还,包括至少在五年的时间。这是整个交易的框架。
业绩承诺2013年是7485万,14年是9343万,15年是11237万,奖励的安排,如果在3年的承诺期,利润超过了承诺业绩的利润的话,超出部分我们要返还给团队,让团队更有动力,做的更好,我们奖励的上限是不超过一个亿。交易的目的除了提升我们现有的业务规模和盈利水平,还有增强公司网页游戏的开发、发行、运营能力,同时也要增强协同效应。
第二部分讲一下交易创新。本次交易采取配套融资形式,即现金是5.6个亿,股票是2.4个亿,总共是8.1个亿,其中涉及了2.7个亿的配套融资,这是因为我们考虑现金使用的持续性,不能开一单就停那,所以我们手中要握有足够的现金。
管理层股东和财务投资者的差异化,主要指对价是不一样的,付款和解禁节奏也是不一样的,投资人是三期可以快一点拿到钱,而团队要与掌趣一起干活,时间要长一点,团队的股票也是分期分批去解禁,这些都取得管理团队的认可,大家愿意一起承担风险共享收益;同时补偿和奖励部分我们设立的条款也不一样,投资人不干活直接拿钱走人,那么团队要承担更大的责任和义务,对于整个100%的业务进行对比,这是差异化的几个点。
关于掌趣未来的一些发展思路和战略。我们的发展目标还是要坚定不移的作为一个未来全球领先的跨平台移动终端游戏和互联网页面游戏的开发商、发行商、运行商,我们定了一个目标,在3年到5年成为国内A股上以互联网或者移动互联网这种行业范畴的市值较好的企业。
我们发展的路径还是坚持内生式的增长和外延式的发展,同时形成良好的效益,互相进行很好的推动,共同的发展,同时我们经过产品的运营,外延式的发展主要不断的整合包括投资并购,和技术产品平台细分。
同时,我们也在做一些投资的部署,我们会陆续做一些项目的收购,投资的是在快速成长过程中还没有达到足够大的规模,细分的某一个产品或某一种类型,跟我们的产品类型特别互补,我们可能通过参股的方式,锁定他产品的发行,锁定这个产品的未来,掌趣的未来投资包括参股,还有控股和并购,方向上主要是手机游戏和页游游戏,目前也是集中在主流的业务上,也是市场增长最快的。
我们未来的对象,前五名也好,十名也好,首先是技术、产品创新的开发公司或者渠道发行公司,以及未来我们会布局的平台性公司,我们会分层次分阶段做这些事情,这是我们的未来发展的策略和部署。
协同效应会刺激我们有机的增长,无论产品的运营、后台的管理,客户共享,产品研发,渠道推广,品牌效应,通过经营的机制,能够让不同的团队,能够互相认可,互相很好融合的走到一起来,这个是我们资本的部署。
下面进入提问环节:
1、宋总(宋海波)加入掌趣之后公司整个文化上的融合和协调上,怎么考虑?我们毕竟是一个重视人的创业行业,给予他们怎样的空间?
并购里面团队的融合,文化的融合,包括管理上的协同,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并购里面团队的融合,文化的融合,包括管理上的协同,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一个企业你有多大的胸怀,你可能做多大的事情,这个从根本上来讲,要求我们管理团队开放式的心态。第二点我觉得还是人跟人之间互相的认同这个很重要。
动网和掌趣整个风格和文化都非常的一致,所以也是我们为什么选择掌趣重要的原因,就是在文化和为人处事作风上面有一个比较大的相同点,而且从创业的角度上面,其实也是很像的,其次在业务上面有很大的互补。
2、动网也在发展手机游戏,掌趣也提到智能机这块,未来的发展策略会怎么样?两边继续,双方一起发力继续做大?还是会各有侧重?
在产品的规划和整个资源的协调上,我们是要紧密沟通的;未来呢,我们还是有所侧重的,就是动网这边还是以页面端为主,同时他也会部署双端类型的产品,掌趣以智能机的研发为主,我们会做好整体的部署,会有侧重。
3、智能机这块还是属于刚起来,掌趣在这块是怎么样一个战略?
我刚才简单讲了,第一个层面是在产品的层面,我们有自主研发的产品和代理的产品;第二个层面是发行渠道,主要是跟我们有长远合作的平台了,像移动、腾讯、UC、当乐等,还有安卓上的很多电子应用市场,以及合作多年的手机厂商。
4、最近注意一款游戏,叫MT,排名是最靠前的,开发这个游戏的公司开发的前八款都失败了,这款游戏成功的就是借鉴了日本的一个经验,那么从这个联想到的是我们公司在学习海外有效的运营方面是否有一些准备和布置?第二个想问一下动网先锋,每年都开发几款游戏,但是后续这种增长主要靠游戏数量还是靠单款游戏创收提升?如果在单款游戏这种收益,这种流水能达到多大的一个数量?较现在的我们更好的游戏能有多大的一个提升度?谢谢。
每一两个月都会有收入比较大的游戏,突破比较高一个收入的游戏出来,MT主要是卡牌的游戏, MT之前是大掌门。对于国内和海外的市场,我们都有专门的人员去跟,也会从那些市场去代理产品回来卖,基本上从不同的区域,不同的游戏类型,还有不同的时间维度上我们经过在产品市场的运营上做一些考虑,立项做好,推向市场。
虽然每年我们(动网)都推出六到八款游戏,但实际上会在整个运营的过程中根据数据做出选择和判断,会挑选集中的两款到三款投入最主要的运营精力经历,还有他推广渠道的投入。对于未来的增长方面,我觉得我们比较好的基础一个是在产品上面,另一个是我们目前选择的腾讯开放平台。
5、第一个问题我们想知道通过这种收购,未来会不会对这些策划有一些更好的激励?通过什么方式来留着他们?第二个问题想了解一下未来如果还有收获的话,我们会继续进入页游市场?还是像手游的这种市场?我们觉得这个市场坦率的说是一个红海的市场,未来的方向在哪里?
第一个问题提到人的问题,其实我觉得这个也恰恰是从掌趣的创始,我们从持股,甚至以持股平台给足够的奖励,以及下一步真正我们合并到一起以后,作为上市公司掌趣再发股票,其实我们把以人为本落到实处,这个很重要,你提的问题很关键的。这是第一个问题。并购不会偏离手机游戏和页面游戏这种大的方向,因为动网是偏重页面游戏的,他这个行业的地位是有的,就是很明显,那么手机游戏呢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补充,那么我们双方合作以后,在未来我觉得大的方向还是页面游戏和手机游戏。
6、我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关于动网页游平台分成,我看了动网财报,计算了动网在腾讯的分成比例大概在30%,对于行业来讲基本上达不到30%的,我想知道动网在腾讯上的30%分成是怎么谈出来的?同时希望宋总介绍一下腾讯平台游戏分成的方式,因为不是特别透明。第二想问一下姚总,我比较感兴趣,你与宋总之间的化学反应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程度?
动网在腾讯30%左右的分成比例其实在联运平台上属于一个相对标准的分成比例,至于你说的腾讯开发平台少于30%这是不对的,因为在腾讯开放之前,就是09、10年,当时他们确实是采用28分成,而且好象还有什么渠道费之类的或者很多的。现在腾讯开发平台实际上是一个比较公开透明的平台,其实你上腾讯的QQ可以看得到他所有的分成比例和开发者协议全部可以看得到,没有说不透明的,这个你可以到腾讯开发平台看看。
这个化学反应不仅是物理上的化学反应,还有精神层面的,价值观和文化做事的风格,互相的信任我觉得都属于这种化学反应,我觉得一个企业的负责人的价值观互相之间认同很重要,你有什么价值观对于团队的分享,企业的发展,甚至社会的贡献都会有非常大的影响,像海波这个团队和我们这个团队,都有着踏实务实的作风,就会有化学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