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中材科技 (002080) 2013-03-28
1、公司的LNG瓶是否已经拿到许可?CNG气瓶去年盈利情况比2011年有所下降,主要原因?
LNG国家规定很严格,没有批文不能销售。CNG去年总体销量还是增长的,市场竞争加剧和在建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负担加大导致了盈利的下降。
2、CNG今年一季度单价和销量情况,预计今年毛利波动情况?
售价基本稳定。波动不大,后续市场情况比较难说,与国家政策、国内外市场环境等各方面因素都有关联度。总体来说,近年来发展较快,市场用量不断增长。
3、请介绍环保业务近两年的规划和发展目标,主要是水务这块。另外水处理业务公司是注重工程业务还是后续运营?
去年公司开始在水务,主要是污水处理、中水回用等方面做了一些试验性的投入,作为公司战略性的产业方向进行探索和培育。国内同类上市公司也有不少,涉水业务的可能有二三十家,我们目前是通过几个试点工程探索未来发展的模式。未来3-5年我们看好,但目前尚处于试点阶段。我们在污水处理、中水回用和海水淡化方面都有试点,以找出我们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
目前起步以EPC、小型的水处理工程和垃圾渗透液等方面为主。山东寿光项目后期运营是BOT模式。这块业务整体的商业模式有待确定。
4、资金来源主要渠道?授信额度情况?
资金来源常规渠道为主,盈利盈余、银行贷款、证券发行都是可选方式。目前公司银行授信额度较大,授信余额充裕。
5、水务业务的盈利能力如何?
目前项目没有投产,还没有具体数据,从其他同类上市公司来看,应该是运营比较稳健的产业。
6、水处理的关键技术,膜这块是否有相关技术储备?
水处理技术复杂,各类技术应用百余种,试点阶段我们还不具备完整的成套技术,特别是膜这块,全球还是几大供应商垄断的形势。
7、是否可以这样理解,试点项目不会用自己生产的膜?
可以这样理解,但我们其他自有技术会得到体现。
8、公司去年成立的膜材料公司,水处理膜是否是一个研究方向?
目前膜材公司主要还是以原有业务为主,发挥集成优势,包括覆膜滤料、电池隔膜、隔板等业务,重点投入锂电池隔膜的研发。涉及到与膜技术相关的产业产品延伸,都在规划、考虑范围内。
9、现有水处理的试点项目进展如何,潜在订单有多少?
水务目前有三个试点的样板工程,以技术为先导,在商业运作中发挥主导作用,商业模式正在探讨。潜在合作方有,但具体情况涉及商业敏感信息,请理解。
10、上市公司里做同类业务的公司已经有一些了,我们的优势在哪里?
工程技术集成是我们的主要优势,目前水处理市场还比较小、散,规模化运作还是雏形,未来的市场格局应该还是集成化趋势。
11、水处理方面,除了膜以外还有没有其他亮点技术?
涉及水务的技术涉及面很广,我们主要在工程技术集成方面具有优势。
12、CNG的主要客户有哪些?整车厂有哪些?LNG是否有订单
CNG主要是整车和改装客户,我们的产品优势明显,近年来在整车和改装车方面都做了很多市场开拓工作,公司的产品品牌优良,国内一些比较大的CNG整车厂我们基本都进入了。LNG目前是供不应求,我们主要是产能不足。
13、CNG的市场容量?公司的市场占有率?
CNG市场一直在增长,国内需求每年在两三百万只以上,CNGⅡ型瓶体现我们的品牌优势,市场占有率随着我们产能释放,将逐步提高。
14、去年是否由于行业供给发展比较快,引致价格的下降?行业未来的发展态势
制造业随着总量的增加,基本上都是价格逐渐下降的趋势,这很正常,但从成本的角度来讲,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规模的增加和管理手段的加强,成本也会有所下降。制造产业一般都是由供不应求到供过于求,然后市场竞争、优胜劣汰。
15、LNG生产线的量有多大?何时能够达产
年产五千到一万只,上半年应该能够达产。
16、LNG的产品价格是什么水平?
价格应该是市场平均水平,我们的产品目前正在进行测试,各项性能指标反应非常好,坚定了公司发展该项业务的信心。
谈到CNG,补充一点,我们在2012年产能已达28万只,销售情况不错。2013年成都的生产线会有一定产能释放。公司坚持走高端路线,盈利能力主要是市场结构的影响,今年希望在国际市场上有所突破,依靠我们的品牌、质量优势。
17、去年CNG国内外销售的比例?国内外售价差距大吗?都是现款现货吗?
基本上一半一半。售价差距不大,视个别订单有所不同。现款现货国内很难做到,海外略好于国内。
18、国际市场主要有哪些?以整车还是改装市场为主?
海外有东南亚、中亚、南美、中东等市场,目前以整车为主,改装市场近年来也在逐步增大。
19、LNG近年如能实现量产,后面有没有产能扩充的计划?扩充量是多少?
这个肯定是随着市场情况扩充,公司有一些设想,但具体需要做进一步研究论证。
20、LNG的利润率比CNG高很多吧?毛利应该很高?大概毛利是多少?
确实如此,目前公司因为产能没有达到满负荷,所以毛利不具参考性。
21、请教水处理的技术路线确定了吗?
水处理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技术,针对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工艺技术组合、集成,我们在技术集成方面有自己的特点。
22、请谈谈公司整体的愿景?公司的业务目前都是市场上热门的业务,环保类的,但公司并不是先行进入者。
由于我们是三个国家级科研院所出身,业务偏重于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方向,我们一直在从事新材料方面的研究。目前我们的三大主导产业都已具备一定的规模,譬如风电叶片已达年产3000套的产能。关于引领和跟随的问题,市场是第一位的,我们自己掌握节奏。我们希望能够在国际上做成一流的新材料产业的参与方之一,在技术和产业中间寻找平衡点,在环保领域进行延伸性的思考和发展。
从中材集团的发展战略来讲,围绕材料促进繁荣的愿景,我们希望有所作为,核心是提高回报能力。
23、环保这块您预计何时能够有较好的回报?
现在确实不好预测,我们一直在努力,但近两年客观上我们三大主导产业也遇到了很大的压力。一方面我们基础能力建设还没有完全到位,另一方面在资产运营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效率。
24、一季度叶片售价和之前相比的变动?产能规模的行业情况?叶片的运输半径,往国外运的成本?
总体上应该是产能过剩,但后来者根本没有机会在市场上运转,一些小企业,一些靠单一产品或单一客户支撑的企业,近两年通过一些合并、停业,释放了一些市场空间。真正有效的需求特别是对新产品的需求,我们认为还是处于供不应求。老产品已逐步退出市场,去年我们的主流产品基本都是新产品。公司叶片产业每年投入大量研发资金,丰富产品类型、种类,市场上很多新产品的应用是我们首先推出的。我们也在寻求海外客户,叶片往国外运的成本确实很高,但运输成本和市场需求是相匹配的。我们一季度的产品价格和去年比没有太大变化,老产品价格下降,新产品价格较高,基本平稳。现在已经不是原来六、七十家竞争的情况了,国内比较大的叶片企业也就3到5家了。
25、现在3兆瓦叶片有销量吗?
目前不大,与国内大功率风机的发展有关。实际上大功率叶片包括2兆瓦、2.5兆瓦、3兆瓦甚至3.6兆瓦。去年我们还是以1.5兆瓦、2.0兆瓦叶片为主。
26、今年叶片的销售前景?
国家的长期规划基本确定,我们希望以不低于去年为基础,有所增长。
27、现在主流叶片的长度还是40.2米?
目前1.5兆瓦的叶片长度约42米,2.0兆瓦长度近50米。
28、公司去年有两个收购(九江三钻和天和叶片),今年还会有吗?
主导产业方向我们会不断探索,但收购不是目的只是手段。指导思想是提升运营效益,改善竞争环境。
29、气瓶的销售是订单制生产?今年的订单数有计划吗?
气瓶基本是订单式生产,我们今年将具有接近40万只的产能,公司当然希望能有更多的销售,总体上讲今年形势还不错,但政策变化特别是油、气价格的影响很难说。
30、气瓶的市场重点从国外转向国内?国外市场竞争是否会好一点?去年盈利能力有所下降,今年呢,会不会为了跑量牺牲盈利?
不存在转向哪一边,都是我们发展的方向。国外一直是我们的重点发展方向,国外市场竞争厂商很多,竞争态势也很严峻,很多国内企业已走向国外市场。随着我们产能释放,通过我们自己的各方面工作,力争把握好销量和售价的平衡点。
31、水务工程项目建设周期是多长?进展如何?
原则上不超过一年,寿光项目已有一定的建设基础。
32、CNG和LNG产品技术上、市场渠道的区别,LNG产品认证的时间?
共同点都是清洁燃料,不同是一个是液化状态一个是高压气态,应用的方向有可能一样,我们目前都是盯着车载方向。所以原有的市场渠道有可能协同,不利的是相互也有重叠、替代的可能。LNG必须在低温状态下,它是低温容器,技术与储气的不同,认证很复杂,国家机构认证的周期基本在半年以上。
33、叶片、气瓶以外的产品的结构比例?未来有没有高增长的潜能?
膜材料今年重点拓展非水泥行业和海外市场,希望能有一定的增幅。航空航天高技术配套材料业务发展稳定,占公司业务一定的比例,对实际运营效果贡献量不大。
34、除尘方面去年占收入的比例?
膜材料产业大概在10%左右,成立模拟公司就是想从体制上给他发展动力,是我们重点培养的点。
35、刚才谈到拓展非水泥行业的其他领域,但我了解下半年水泥行业可能会在环保方面出台更加严格的措施?
我们现有的业务范围里面已经有一个成熟的团队了,这种扩张不是开疆扩土性质的,水泥行业的市场我们不会放松,同时拓展其他行业。
36、水泥厂对过滤材料的配备情况?
水泥厂总投资额通常较大,滤料占比较小,主要是应用在窑尾、窑头高温的部分。一般有电除尘和袋除尘两种方式,随着国家排放标准的提高,袋除尘的优势就体现了,是水泥、冶金、火电等行业未来除尘发展的趋势。
37、咱们政府补贴较高,这两年的趋势如何?
公司的政府补贴中真正带有资金运营性质补贴的比例并不高,比如国防配套产品的退税等。很大的比例是研发投入带来的国家补贴。国家确实给了我们很大支持。
38、公司滤料在水泥行业的市场占有率?
位居行业前列。我们的滤料性能优异,而且未来市场空间越来越大。
39、您们有没有了解今年国家政策对风电行业的扶植计划?
公司没听到相关的消息。风电的增长主要是国内市场的发展带动装备制造业。国内近年来的新增装机容量并不小,长期规划还在,内在需求明显。
40、玻纤滤材和PPS等化纤滤料的技术差别
玻纤过滤材料主要特性是耐高温。在不需要高温耐性的市场领域,可以用一些较便宜的化纤。根据不同的使用领域,选择的材料组合各异。水泥行业大多用耐高温的玻纤和复合毡滤料,其他较少。
41、CNG和LNG的行业规模,现在哪个大?应用领域?
数量上说,CNG大。但从价值来看,单个LNG价格很高,万元级。LNG的续航能力有优势,主要用于长途和连续运输。
42、去年管理费用提升,近两年会不会随着规模效应有所下降?
去年财务、人力等方面成本确有增加,投资大,财务成本相应升高,公司也希望通过规模效应促进管理成本下降。
43、水务投资的资金来源,是否考虑二级市场?
各种可能都有。目前还是通过业务试点,逐步确认、确立最有效的商业模式、技术路径和运营方式,然后再规划中长期发展和资金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