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宏源证券 (000562) 2013-05-14
1.公司创新业务的重点?核心竞争力?
公司积极推动创新,强化投资银行的本质属性,发挥资本中介功能。未来创新工作重点将紧紧围绕资本中介业务,未来公司将围绕投资银行的基础功能建设,改变券商通道化、低端化和单一化的经营模式,实现差异化发展。
公司确立了明晰的发展战略,坚持以客户为导向的经营方针,持续推动创新发展,不断增强创新能力。公司坚持专业高效的风险管理理念,完善风险管理制度体系建设,加强风险的评估与测量,对创新业务进行严格的风险监控。公司收入结构渐趋合理,经纪业务占比继续下降,固定收益、资产管理、融资融券、另类投资等业务收入比重持续提升。公司的市场开拓能力、风险控制能力和业务创新能力进一步得到提升。
2.固定收益的团队情况?激励政策与行业比较?
部门自2008年成立以来,通过多年的固定收益业务实践,培养了一批知识全面、经验丰富、业务精干、工作负责的固定收益专业团队,80%以上拥有国内外著名高等学府的硕、博士学位,数名具有注册会计师、律师执业资格。部门在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注重团队文化建设,通过不断的组织员工学习和践行公司文化,打造了协作顺畅、凝聚力极强的固定收益团队,实现了关键业务人员的零流失。宏源固定收益团队已在债券市场中塑造了优异的品牌,在市场中具有了一定的影响力。
目前公司对固定收益团队的激励政策科学,适应市场化需求,在同行业中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3.自营业务规模、持仓结构、风险控制手段?
根据公司授权规模:
1) 固定收益类自营投资业务规模不超过200亿元,可承受的风险损失限额为3.7亿元。
2) 权益类自营投资业务规模不超过37亿元(不包括一级市场申购业务),可承受的风险损失限额为2.45亿元(不包括权益类战略投资业务)。
3) 衍生品自营投资业务规模不超过18亿元,可承受的风险损失限额为1.5亿元。
4) 创新类自营投资业务规模不超过110亿元,可承受的风险损失限额为3亿元。
权益类自营业务主要包括权益类证券二级市场、权益类战略投资、权益类衍生品投资和权益类一级市场申购业务。主要投资于上市交易的权益类证券,以及证监会认可的其他权益类证券。
证券自营业务的风险管理体系共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为公司董事会和其领导下的风险管理委员会。
第二层次为公司总经理办公会和证券投资委员会。
第三层次为风险管理部门、审计部门、法律合规部门及相关职能部门。
第四层次为公司自营投资部门的一线风险管理。
4.资本金分配原则以及资金如何在各业务上进行匹配?
公司资本金分配按照公司现行的自有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执行,为保证资金安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提高资金流动性,遵循安全性原则、集中统一管理原则、计划性原则、收支两条线原则、通过内部定价调节资源分配原则。
公司资源配置以战略规划纲要为指导,服务和服从公司中长期战略发展需要,重点推动以资本中介业务为核心的创新业务发展,促进业务转型,实现争先进位。同时,在保障公司基本运营、创新发展和业务转型需求的前提下,压缩不合理开支。
5.如何应对非现场开户对佣金率的冲击,未来经纪业务发展策略如何?
随着监管层进一步放开地方证券经营机构的家数限制和地域限制,推动非现场开户业务,并试点网络经纪和网络综合金融业务,地方性佣金价格同盟将会分化,券商经纪业务必将受到较大冲击。佣金率的地域分化将被打破,部分网点较少且佣金费率基数较高的区域性券商的垄断优势将逐渐被淡化,但在竞争比较充分的一、二线城市中心区域,券商营业部多数客户的佣金费率下调空间有限。
面对严峻局面,公司经纪业务发展策略与前几年相比,将采取:
(1)加快网点地区覆盖,增强网点辐射范围;(2)在夯实传统经纪业务基础的同时,“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挖掘重点推广业务品种,加快实现从传统通道业务向全方位财富管理模式的转型;(3)整合公司整体资源,打造全能型营业网点,实现多元化盈利模式;(4)开展针对性增值服务和专业化营销,做大客户资产规模,获取经纪业务客户衍生收入。
6.资产管理业务的重点发展方向?核心竞争力?
宏源证券资产管理业务在2012年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过去一年,我们利用开展通道业务的机会,广泛接触各类合作伙伴,与商业银行、信托公司、保险公司、担保机构建立广泛业务联系,在从事通道业务的同时,积极培养自主资产管理能力,目前在人员队伍、产品形态,风险控制流程等各个方面都有了长足进步,具备了大规模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投资的能力和资格。未来公司将着力提升券商资产管理主动管理能力,发挥证券公司不同业务条线的整体协作能力,推动证券公司试点业务协同机制建设,选准业务定位,打造综合业务优势,发挥传统优势,实现合作共赢。
目前,资管业务具有最全面的产品线,同时与多家银行等机构、个人开展定向业务合作。截至2013年3月,实现净收入6588.95万元,位于行业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