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华录百纳 (300291) 2013-05-31
问:公司是否受到电视剧播出新政策影响?未来题材上如何规划,政策风险到底有多大?
答:公司不仅不受到影响,反而是个好事。从短期而言,公司的电视剧均是由总局直接审批,因此公司制作的抗战剧不存在重审再审问题;从中期而言,新政对古装剧和抗日剧数量有所限制,对当代生活剧明确提倡,而公司在此领域中的竞争优势大家有目共睹,有利于公司提升市场份额;从长期而言,行业监管机构的宏观调控,将进一步规范行业秩序,避免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有利于华录百纳这样主流的制片公司进一步强化优势地位。
问:公司的管理模式保持一体化的运作模式,制作、发行等流程均由公司掌控,能否详细介绍下公司的模式。
答:我们目前的管理模式是职能制,每个模块的业务职能把控都很强,未来会适当配比事业部和工作室模式,但和其他公司工作室模式的基础不一样,工作室也是统一的在一个体系下进行评估、把控,实现协同。
问:公司作品各大卫视的档期安排,上半年开机的剧今年是否可以播出。
答:《零炮楼》正在放,《咱们结婚吧》在下半年,《美丽的契约》、《风雷动》、《浪漫我心》、《煮妇也疯狂》我们希望今年能出来。今年开机的项目原则上都在明年发行以及播出。
问:公司电影及经纪业务布局及发展情况是怎样的?
答:电影业务方面,电影业务将是公司未来发展的重点业务。年报已经披露,《大话天仙》将在年内公映,《痞子英雄2》将启动制作。其他的电影项目正在陆续推出。
我们认为本土电影上半年突然爆发,有两个重要的背景。一方面,消费者需求以及影院建设所带来的市场释放,这个大家都关注到了;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电影行业的各种要素在电影行业不景气的时候,在更为景气的电视剧行业得到了孵化、成长和成熟,大家可以从《失恋33天》、《泰囧》、《北京遇到西雅图》和《致青春》等影视中看到来自电视剧中的诸多元素,例如导演、演员、剧本、故事元素等,这是大家关注少但是很重要的原因,只有市场空间的释放没有产业要素的成熟,本土电影业也是难以崛起的。而公司作为在市场上活跃十来年的主流的电视剧制片公司,对这些优秀要素的集聚整合具有天然的优势,在电影行业市场成熟度提高的背景下,必然加大对电影行业的投资力度。我们相信,再过两年大家再来看公司的业务结构,以及跟公司探讨战略的时候,电影业务将是一个非常重点的板块。经纪业务方面:发展思路是培养明星。过去两年已经打造出了业内诸多一线的青年演员,同时成立了丹丹百纳文化经纪公司,并正在与日本韩国公司合作,开创新的艺人培养模式。
问:项目制作前,公司对精品剧是如何判断的?
答:几个元素:题材、剧本、主创人员搭配。题材一定是符合大众、社会主流观众需要;剧本比如人物关系、结构等,然后通过主创人员搭配才可以成为精品剧。精品剧需要各个要素的集合,如果哪个要素没做好可能都不行。
问:从去年到今年,电视剧网络版权价格走势如何?
答:目前传统媒体版权价格相对稳定,根据不同项目有较大差异;新媒体版权价格我们判断在底部回升的过程之中。
问:电视剧行业的并购,使得集中度提高,会不会对公司有影响?
答:这个需要去评估,行业并购或者不并购,竞争对手都在,都会和我们抢夺资源。公司会更关注业内的核心资源,而不是制片公司。从去年到今年,市场上过热资本开始撤出,优质的要素会向好的公司集中,项目合作也是提升我们公司市场份额的有效手段。
问:我们产能情况如何?
答:公司的管理能力和组织边界不会束缚公司产能的扩充,短期而言,公司通过职能制的结构模式可以支撑起行业10%市场份额,600-700集的制作规模;中长期而言,如同其他国际化大公司组织结构的演变逻辑,在职能制的基础上,利用各职能部门的专业管控能力,辅以事业部模式,将可以对产能规模进一步放大。我们认为,制约公司产能扩张的唯一瓶颈是市场规模和市场结构可达到的集中程度。
同时,我们需要提示市场的是,由于影视产品非标准化以及优秀产品超强的盈利能力,仅单纯重视数量容易走入误区。例如,《咱们结婚吧》项目毛利约相当于6-8个普通黄金档电视剧项目,因此,与市场关注的数量相比,公司更加重视产品质量,也一直以领先的产品品质而著称。
问:出口情况如何?
答:一般出口价格都不会很高,我们未来更多是通过国际合作来开展项目。《苍穹之昴》是第一部走进日本黄金档的中国电视剧,《浪漫我心》将是第一部走进日韩主流媒体的当代题材电视剧。公司未来也规划了很多这样的项目,在制作过程中就考虑不同市场的需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