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电科院 (300215) 2013-06-07
一、董事长介绍公司情况
公司各方面发展平稳。除了日常检测工作,部分员工正从事实验室建设工作;公司位于吴中区的检测基地正在有序建设中。公司建设周期较长,技术含量也较高,采用边投入、边建设、边运行的模式,努力按照交易所“做大、做强、做优“的要求进行发展。公司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可以同时进行高低压电器检测的第三方检测实验室。随着去年底以来兼并收购的不断进行,公司已逐步发展成为涵盖认证、检查、检测、环境及职业卫生领域的机构,与国际知名同行所涉领域趋同。
公司被工信部授予“工业(电器)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公司除能为客户提供检测服务以外,还将能够利用自身技术优势为客户提供范围更广、内容更深的全面质量技术服务;这为公司今后的长远发展做了很好的铺垫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交流
1. 公司公布了被船级社认可的信息,能具体说一下对公司的影响吗?
答:按照其认可试验范围,公司可以实现全工况条件下的相关检验,为船舶电器性能把关;且公司拥有有毒有害物质检验的资质,这在国际上也是强制性的船舶检验项目。
2. 公司的预收款比例一般占试验费的多少?
答:这个比例是不定的。国外客户的付费流程一般比较长,有部分客户是试验完成以后才能完成付费的程序;其信誉度都较高。
3. 怎么看市场容量的问题?市场萎缩了吗?
答:检测市场的特点是有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一般新产品都要做一个完整的型式试验;试验报告的有效期一般五年,到期需重新进行检测;国际IEC标准每两三年发生变化,则国家GB标准也随之变化,此时,企业也需进行标准换版变更检测;若企业由于产品技术改进、材料变化等,同样也需进行变更检测;研发过程中也需要检测;对于CCC、CQC的产品每年还有监督抽样检验;以及其他政府或行业规定的检验。随着国家对电器产品质量安全越来越关注,检测的需求也会逐步有所提高;检测市场潜力较大。
4. 公司的定位是科研机构吗?
答:作为检测机构,实验室的建设和有效运行是基础,是硬指标。只有实验室建设好了,才能进行科学的评价活动,成为名副其实的科研机构。
5. 国网常州站对公司的影响。
答:试验站的建设从设计到采购、安装、施工,可以耗时十余年。国网常州实验室若建成,我院可以有一个很好的比对实验室。
6. 实验室的建设如此不容易,公司怎么建设这么顺利呢?
答:公司采用边投入、边建设、边运行的模式。公司原子公司1965年建所,1981年就被认定为高压电器和低压电器、日用电器技术归口研究所;其为省高压电器试验站,具备高压电器检测的基本人员及设施。
7. 公司对收购的苏州国环、北京华信的定位和规划?
答:他们的业务范围均为对公司现有业务的极大补充,完善了电科院成为与国际同行相比较的实验室尚缺失的东西。
8. 低压大电流项目的产能利用率如何?增长空间怎样?
答:目标是稳步增长,基本达到预期。
9. 公司未来的规划和总体战略部署?
答:按交易所“做大、做强、做优“的要求,公司将在未来继续考虑并筹划兼并、收购。但目前主要精力还需放在建设上,实现一站式检测基地的建设;只有武装好自己,才是基础。
10. 电磁兼容实验室以及新能源实验室的建设情况如何?
答:实验室的建设正有序进行。
11.公司今后将如何走上国际化道路?
答:公司在这方面最大的愿望是通过收购、兼并国外的实验室甚至认证机构,与他们共同开辟市场。但现在进入契机尚未成熟。
12. 抗震项目的情况。
答:公司的抗震实验室是国内唯一一家电器专业测试的第三方实验室。抗震项目可检的范围很大,除了高压电器、核电电器,其实还能检通讯类、建筑类等产品。现公司正在筹划相关投标工作。
13. 公司2013年上半年度的经营情况如何?
答:公司各方面运作正常,力争保持持续平稳增长。
14. 国外竞争对手在国内检测市场的情况。
答:除了技术,投资实验室需要投入大量财力、物力,国外竞争对手也倾向于和国内的试验站合作。一般国外高压检测机构在国内会通过寻求合作伙伴的方式开展试验活动。
15. 市场既然这么大,为什么国内其他机构没有早投或者扩充这方面的实验室?
答:技术的积累及沉淀、资质、业绩及高投入等因素均是这个行业的壁垒。
三、机构人员参观吴中区试验基地后返程。
接待过程中,公司接待人员与投资者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与沟通,严格按照《信息披露管理制度》等规定,保证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未出现未公开重大信息泄露等情况;同时调研人员已按深交所要求签署调研《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