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迪威视讯 (300167) 2011-04-22
本次调研以问答的形式,双方就迪威视讯在战略规划、未来市场容量、技术研发、市场拓展、以及公司内部情况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主要内容如下:
Q:公司未来三到五年主要的战略规划如何?
A:公司将立足于原有政府、公安的优势行业,进一步挖掘客户的需求,同时积极向国防、教育、能源等行业拓展,而且机会合适的前提下,公司将切入行业的上下游通用产品链。
Q:公司原有优势市场政府、公安等在十二五期间有什么具体规划呢?
A:十二五期间,国家在政府、公安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不断加大力度,根据我们长期市场跟踪反馈的信息,在政府行业,公司原有重要客户之一在十二五期间就有6~7个亿的全网高清视频会议系统改造的规划,这个客户所有的订单我们公司是单一来源采购,公安行业也有具体的规划,因为有些规划涉密、不方便透露,但在量级上会呈现较大幅度的增长。
Q:公司如何判断行业市场的容量,是依据行业报告还是其它方面?
A:我们对行业市场的分析,主要是根据自身长期和客户的接触,对客户需求的把握,另一方面,基于行业的特点,部分规划是我方和客户共同制订的,另外也有一些来源于公司经销商或合作方的信息。
Q:公司业绩持续较快增长面临的最大的挑战何在?
A:公司上市后,解决了资金方面的瓶颈,目前最大的挑战是人才,需要更多的创造性人才。不同行业领域发展才人的培训需要的时间不同,每个阶段的需求也不一样。今年公司会增加业务人员,实施部门、研发部门、高端服务的人员比例。
Q: 公司2011年一季度,公司获取订单的情况如何?
A:,根据公司商务部统计的资料显示,公司一季度获取的百万级的订单,有三个来源于政府、有一个来源于教育行业、有三个来源于军队、有四个来源于公安,其中之一就是前不久在河南中标的3000多万的一个合同。
Q:公司今年一季报每股收益0.04元,昨晚公告季报,今天股价跌得比较深,公司怎么看待这种情况?
A:公司的业务模式一般投资者比较难以理解,包括机构投资者,如果没有深入的沟通,也能理解,另外因为公司客户的关系,很多业务和项目都需要低调处理。这方面公司将逐步改善,加强与投资者的沟通。
关于一季报的收益情况,因为公司的业务模式,造成营业收入的季节性比较强,一般上半年和下半年为3:7,特别是一季度销售收入占比特别低,不过今年公司一季度同比于去年已经有所改观。
今天股价大幅下跌,可能是一般投资者感觉公司盈利能力不够,这种情况,应该在下半年会有所改善。
Q:前不久有家北京易华录公司上市,感觉其产品和业务与迪威公司比较相似,请问易华录与迪威的产品有什么区别?
A:易华录他们的产品主要是针对于交通领域,而我们面向的是公安和政府部门,大家各自在不同的细分市场具有优势。
Q:去年主营业务是按照VAS和SIAP来区分的,如果按照政府、公安、其它行业这三个标准区分,是怎样的比例?
A:2010年按政府、公安和其它行业形成的销售收入之比为4:4:2,未来一两年可能会达到1:1:1,公司客户结构趋向多元化。
Q:公司拓展新的市场,是否会采用并购的方式?
A:不排除这种可能性,这是计划内容的一部分,逐步实现更均衡更长久的发展。制约发展的不是市场规模,是实施能力。
Q:公司目前在进行哪些研发新项目,举例子?
A:基于专网的多媒体通讯集群平台;针对专网和针对公网运营的新一代视频管理应用平台;基于特定行业应用的airmesh无线宽带数传电台;基于特定行业应用的图像采集平台等。
Q:公司的销售团队是按地域还是行业划分?
A:以行业为主,地域为辅。
Q:公司是否有做安防总包,比如海康模式的计划?
A:之前由于资金问题,公司无法以总包,或BT的方式承接大型项目,上市后如果有机会,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可能会尝试这方面的动作。
Q:同行中,华平股份的毛利率很高,如果要公司要进入金融市场,会不会跟华平股份有竞争?
A:华平股份是以软视频的方式,基于办公自动化的平台为客户提供简单的会议服务,公司的视频会议侧重于大型行政重要会议,强调图像的高清晰度和高稳定性,双方的目标市场不同,一直以来,公司与华平在市场中都不存在竞争,双方在各自的市场领域中发展,两者没冲突。
Q:财务报表中的税费优惠有什么变化?
A:迪威公司09年税率为10%,从2010年开始,公司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享受15%的所得税,未来会尝试申请国家重点布局的软件企业,以享受更低的所得税优惠政策。
Q:我们看到公司较多的高级管理人员薪酬水平不高,未来是否会考虑股权激励?
A:这方面公司一直在考虑,未来在合适的机会会考虑做一定的股权激励。
Q:公司在实施跨行业发展的时候,是否会考虑以并购的方式快速切入?
A:如果有合适的公司,价格合适,公司肯定会考虑采用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