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长方照明 (300301) 2013-07-09
一、请对贵司2013上半年度业绩作简要介绍?
回复:公司已于2013年7月4日公告了上半年度业绩预告,盈利:3,200万元-4,000万元,比上年同期上升:1.80%-27.25%,对应2季度净利润2168-2968万元,环比增长110%-188%,营收情况符合预期,体现了公司产品以高性价比获得了市场认可,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同时也体现出公司品牌渠道发力效果更加明显。
二、在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公司的有哪些核心竞争力助力公司突围?
回复:首先公司有多项核心技术,主要包括宽波段封装技术、芯片高效运用改进技术、IC集成驱动电源技术等,有效的助力公司把控封装产品成本;其次公司进一步整合完善产业链;三是通过对产品品质的把控,持续的向市场提供高性价比的产品,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提高产品市场美誉度,打造国内LED照明第一品牌。
三、公司产品毛利情况展望?
回复:目前公司产品平均毛利情况基本与去年持平,后续公司可能会通过调整销售策略及价格进一步提高产品性价比以迅速扩大市场份额。
四、产品全年的产量计划?产品均价?
回复:公司会根据市场需求情况适时扩充产能,封装产品年底年有望突破2000kk/月,应用产品会根据市场情况及时调整,按照照明行业惯例,下半年市场会好于上半年。
五、光源未来产能规划?
回复:根据市场需求,仍有进一步扩产的计划,中短期内有望突破2000KK/月以上的计划。
六、目前的渠道建设情况及后续规划?
回复:目前渠道建设情况良好,公司在全国三十多个省级行政区域及数百个市级、县级行政区域建立了代理商,其中一级代理商超过一百五十家,分销商过千家,后续将进一步拓展。公司近期于省广股份签订了品牌营销合作协议,将进一步加快并合理化公司品牌及渠道建设速度,有望大大提高公司品牌影响力,大力促进公司销售收入的增长。
七、公司市场情况?
回复:公司市场前景广阔,公司实施多品牌策略和渠道销售模式等正确的销售路线,产品市场需求持续旺盛,产品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各类产品的产量、销量,特别是成品灯具,都有快速提升,销售收入快速增长。
八、直插占比?贴片产品中照明用量多少?
回复:2012年公司直插式LED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27.76%,目前基本维持这一比例。
贴片产品中照明用量和外销量比例大约2:8。
九、公司的未来长期发展战略规划?
回复:公司将继续致力于推进LED在照明领域的发展,以市场为导向,以“为客户提供高性价比产品“为核心目标,加大科研投入,持续创新,加强与国内外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进行前沿课题合作,提升公司核心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在此基础上,公司将全面落实品牌建设与资本运作相结合的战略,通过全面提升生产规模、技术与产品创新能力、市场开拓力度以及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等方式,进一步强化公司核心竞争能力。未来,公司定位打造国内领先的LED照明领域国际化民族品牌。公司以LED封装产品和LED应用产品为主营业务产品的方向不会变。LED封装产品方面,2013年,公司将进一步扩大LED封装产品的产能产量,巩固原有销售市场,并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LED应用产品方面,公司的渠道铺设已初见成效,公司凭借良好的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赢得了较好的市场口碑,公司将继续加强渠道建设,扩大产品市场占有率、加深市场渗透率。
十、公司目前的订单能见度?从公司的立场看目前的市场状况,是一个短期行情还是长久之势?
回复:公司计划生产模式,生产计划安排在订单之前。
随着下游民用及商用市场放量,成品灯具的需求会逐渐增加,LED灯具取代白炽灯及节能灯将是长久之势。随着成品灯具市场需求的增加,封装光源的需求也会增加。
十一、未来发展的方向主打封装还是照明?
回复:公司将继续致力于推进LED在照明领域的发展,以市场为导向,以“为客户提供高性价比产品“为核心目标。未来,公司定位打造国内领先的LED照明领域国际化民族品牌。公司以LED封装产品和LED应用产品为主营业务产品的方向不会变。LED封装产品方面,2013年,公司将进一步扩大LED封装产品的产能产量,巩固原有销售市场,并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LED应用产品方面,公司的渠道铺设已初见成效,公司凭借良好的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赢得了较好的市场口碑,公司将继续加强渠道建设,扩大产品市场占有率、加深市场渗透率。
十二、长方芯片主要供应商?
回复:目前公司芯片供应商主要有晶元、三安等。
十三、公司的三大品牌,三个品牌的定位,三个品牌之间是否会出现竞争?
回复:公司共有三大品牌,分别为:长方、同宇、东汉。
三个品牌产品的差异化后续公司会进一步明确并完善,三个品牌之间不会出现竞争。
十四、依您看,LED应用产品价格是否会一直下降?
回复:短期内LED应用产品价格还有下降趋势,但任何产品降价都会有一个终点,随着LED灯具市场渗透率的提高和更普遍的被普通消费者认识,同时价格也达到普通消费者认为合理的区间,降价就会暂缓或停止,即使品牌间为争夺市场故意降价,也将是短期的和个别的现象,将更多的通过提升产品质量赢得更大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