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易华录 (300212) 2013-08-30
会议交流内容纪要:1、请问廖总您为什么辞职?答:首先,公司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需要不同的人才,在公司发展的前几年,我还比较能够胜任这份工作,随着公司逐步壮大,需要更合适的人来担任这个岗位,这是正常现象;其次,这也是我个人的一种人生选择,请大家理解;最后,未来我还会以其他身份为公司、为股东服务的。2、公司上半年费用增加较快,请问是什么原因?答:首先,公司从去年6月份开始陆续有4家子公司完成工商注册,这几家公司目前正处于前期布局和基础工作建设阶段,因此费用较去年同期增加了;另外,公司去年11月底完成了募投项目ATMOS,转增了无形资产,并于今年上半年开始摊销,受此影响公司的费用有所增加。3、公司最近中标的7.1亿的轨道交通项目是按照什么原则核算收入的?有没有和金融机构合作?公司对轨道交通业务制定了什么目标?公司在轨道交通业务方面的优势是什么?
答:(1)轨道交通项目会计核算的原则没有变化,仍然是依建造合同准则按完工百分比法测算收入。
(2)这种规模较大的项目,公司一般会和金融机构合作,具体和哪家银行合作、以何种方式开展合作目前尚未确定。
(3)公司上市后就成立了轨道交通事业部,向大交通领域扩展。此次和中建等央企合作有助于公司在轨道交通业务更快拓展,轨道交通领域是公司业务拓展的重要方向,但没有制定数据指标。
(4)公司在轨道交通业务领域的优势包含公司的技术优势、项目实施优势、资金优势等综合优势。
4、公司存货中主要包含已完施工未结算和未完工工程两部分,请问这两部分是否已经确认了收入?
答:按照建造合同准则,存货中的已完施工未结算和未完工工程均已确认了收入,只是还没收到款,这种收入确认方法不同于一般的产品销售型行业。
5、公司上半年的存货和应收账款增速相比收入的增速有所好转是什么原因?
答:应收账款回收一直是公司的重要课题,尤其是每年的四季度和第二年的一季度是公司的回款高峰期,因此公司在去年下半年开始加大了回款力度,建立了回款责任制和回款奖励办法,使得公司的存货和应收账款有所好转,现金流状况也有所改善。
6、公司上半年营业外收入和所得税情况?
答:公司营业外收入主要包含软件退税和政府补贴两部分,这两部分是按实际到账情况反映的;所得税方面由于公司新成立了几家子公司,而这几家子公司目前没有高新技术企
业、软件企业的资质,目前是按25%的所得税率计缴的。
7、公司参与南海轨道交通项目是基于怎样的战略考虑?
答:(1)南海轨道交通项目(新型有轨电车项目)相比传统的有轨电车运力更高;相比地铁、轻轨的投资更低。对于解决二三线城市的交通问题较为有效。公司此次本着优势互补、发挥各自优势的原则与中建、中国通号两家央企合作,中建主要负责土建部分,中国通号主要负责信号控制部分,公司则负责通信、监控、消防、售票系统等。虽然轨道交通与传统项目的具体实施方面有差异,但在项目管理的基本层面上和以往的项目是一致的。
(2)此次获得南海轨道交通项目代表了公司的产业发展方向,即公司要做大交通,而不仅是传统的交通管理业务。根据国外发达城市的发展情况以及我们的理解,彻底解决交通问题要靠大交通、公共交通,而简单依靠交通管理、罚款等不能彻底解决交通问题。公共交通方面,公司上市后完成了对大连智达的并购,在公交领域形成了解决方案、人才队伍建设,未来公司将积极向轨道交通、民航等领域扩展。轨道交通的市场前景很大,以北京为例,规划到2020年实现轨道交通线路1000公里,目前只有约400公里左右。南海也规划了8条新交通系统线路,公司此次参与的为1号线。另外,轨道交通项目获得了国家政策的支持,对于地方财政和区域经济发展都是有利的。
(3)公司参与轨道交通的几个基本点如下:首先,不管从公司层面还是华录集团层面,交通都是战略发展方向;其次,这类项目往往采用BT模式,而BT也是易华录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第三,从项目交付层面讲,公司积累了丰富的工程交付经验,目前也在不断提升大项目的交付能力;最后,公司在完善交付能力的基础上,将逐步培养自身的核心产品和技术能力,在轨道交通项目上公司计划在通信、自动售检票层面形成
自己的专有技术和产品,整合团队、培养人才队伍。
8、河北项目的进展情况?
答:(1)河北项目从框架协议的公告至今一年多了,但尚未签署合同,是有些原因的。首先,河北项目是华录集团与河北省政府央地合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前期接洽的很好,顺利地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但项目形成的常规过程是在签订协议后逐步走的,相当于这个过程是在协议签订后补充完成的,对于这种较大规模的项目,这个常规过程并不算长,以南海轨道交通项目为例,公司前期接触了近两年时间才最终形成。其次,对于河北省政府来说,之前没有类似河北项目的案例,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BT项目经验可能很丰富,但是对于类似河北项目的大规模信息化项目经验以前没有过,所以双方之间的沟通以及各自内部的沟通需要更多的时间,因此希望大家给予理解。
(2)河北项目符合河北省经济发展的需要,符合央地合作的发展战略要求,符合国家支持信息消费和政府公共服务外包的政策,从这个大的层面来说,河北项目没有任何问题。另外,河北项目不存在河北财政难以支付的问题,目前主要的问题是在各部门之间的预算分配协调上。
(3)华录集团与河北省政府的合作不仅包括河北项目,还包括了其他的产业投资,关系到华录集团和河北省的产业发展,因此,不管从公司层面、集团层面还是河北省政府方面,河北项目都是非常受重视的。
(4)我们对河北项目的成功怀有信心,目前不存在任何关于河北项目无法落实的因素,如果出现了项目无法继续推进的因素,公司将按规定第一时间披露相关信息。
9、尚易德产品与海康、大华的差距在哪?其发展的优势是什么?
答:(1)依托华录集团,尚易德在安防产品生产方面有着
制造优势,因为华录集团有着大量高品质的制造资源,是松下体系下的、面向国际化的制造品质;其次,依托易华录长期在智能交通领域对产品的理解,有助于尚易德新产品的开发同时,公司还可为尚易德提供产品的需求、定义及订单的支持。
(2)尚易德与海康、大华的差距在于对安防产品全方位以及对产品制造细节的理解上,需要通过应用不断完善产品体系,满足客户对产品可靠性、稳定性、先进性的要求;另外,尚易德营销体系也需要完善,因为安防产品和智能交通是两个领域,尚易德在除智能交通以外领域的积累需要较长时期,华录集团和易华录可以加速它的成长,但不能替代其自身的成长。
10、公司的主要方向是智慧城市还是智能交通?
答:我们认为智慧城市和智能交通并不矛盾,而是相互支撑的。
首先,智能交通肯定是公司的核心业务,从最初的交通管理,到公共交通、轨道交通、民航,以及车检、驾驶员培训、停车场系统、车联网等,公司都在积极布局,我们首先要做到中国智能交通的绝对主流企业。
其次,公司以及华录集团也在积极布局智慧城市,因为智慧城市和智能交通在建设理念上差别不大,当前恰逢智慧城市的建设高峰,政府对智慧城市更感兴趣,而且智慧城市中很可能包含一大部分智能交通。
最后,在智慧城市方面,我们将主导项目的签约,其中的智能交通、平安城市由我们做,其它部分由集团下属的分子公司来做,集团内做不了的分包出去,这将有利于拉动公司产品以及集团其他分子公司产品和技术的增长。
11、怎样看待政府债务审计问题?政府的投资意愿会不会降低?
答::政府债务审计对公司的影响可能会有,可能会影响到
政府的投资信心,但这对公司的影响不会很大。政府债务审计是为了控制债务总量,控制投资结构,控制产能过剩行业的投资。政府不可能停止投资,只是需要改变投资结构。而公司所处的行业、领域是民生工程,关系到社会管理的突出问题,应该是政府的投资重点,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要让政府认识到项目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优先投资智慧城市、智能交通项目,而且我们认为这样的投资不会减少。
12、公司发展的短板在哪里?需要哪些提升?
答:从环境、战略层面来说,公司的发展没有问题,也是很清晰的,而且恰逢智慧城市、信息消费、政府服务外包这样的良机,公司还是有很多机会可以参与的,问题是如何抓住这些机会,我认为公司有几个方面需要提升:首先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需要提升,管人、管事、管理大项目的能力都需要提升,这对我们的管理团队是个考验;其次是我们的产品技术需要做实,项目交付能力还需不断提升;最后,我们还需苦练内功,在资金、商业模式、服务层面不断完善,上一个新台阶。
接待过程中,公司接待人员与投资者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与沟通,严格按照有关制度规定,没有出现未公开重大信息泄露等情况,同时已按深交所要求签署调研《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