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捷成股份 (300182) 2013-09-16
各位投资人,大家下午好,我是公司董事会秘书宋建云,公司的基本概况大家都有所了解,下面就直接进入交流互动环节。
1、心电背心这个产品,单价还是比较高的,那未来会不会在医保报销的名单里,销量会怎样?
心电监测背心因为没有真正投入市场,单价现在说不好,但它是预防保健,将是未来捷成智慧医疗方案的一部分,这个应该不会在医保报销范围,这个主要还是针对一些真正有需要和经济实力较好的人群。不管定价高低,我们不担心未来市场有什么问题,现在心血管疾病占非正常死亡比例非常高,有统计说超过28%,是比癌症还要高的一个比例,基本已成为目前人类的第一杀手。
2、穿心电背心的患者如有异常,这个后台数据的收集是怎样的流程?
这个有几个层面,首先,本地是有芯片处理的,如是正常数据的话,本地会自动处理掉,不会往后传,另外,我们会有一个专门的平台来收集传回来的数据,如有异常数据,就会自动通知医院医生和病人家属。
3、上半年公司的业绩是比较稳定的,现在比较关心的是下半年公司的情况,您能否系统的给大家讲一下,包括央视改造的情况及订单情况?
公司的中报可能比大家的预期弱一点,但中报其实可以分两个角度看,一个是,增速比先前要慢一些,这里原因也是很多的,包括去年四季度以来的订单放缓及一些客观原因等等。另一个是,不知大家看到没有,中报有一个现象还是比较乐观的,央视收入去年上半年是1.2个亿,全年1.9个亿,今年上半年只有去年上半年1/3的样子,但其他客户特别是华北以外区域的增长还是弥补了这个缺口,且整体还是有增长的,这很不容易,说明在华北以外的增长还是比较明显的,这依托于我们最近几年营销平台的整合和自己布局发挥的作用。
三季度与半年报一样,季节性的因素影响大一些,但从全年来看,我们对完成股权激励和既定的目标还是比较有信心的。现在看到包括央视,进入下半年来也在好转,大家从公开的招投标信息也可以看到,我们跟竞争对手相比中标还是略好一点的,从去年的年报大家也可以看到,我们现在已超过我们主要的竞争对手中科大洋,大洋去年是做了7.05亿的收入,我们是7.27亿的收入,这个是也算是历史性的突破,09年我们做IPO的时候,收入只是他的1/3,现在我们能够超过他,这是大家可以看到的相对乐观的因素。
今年下半年来,我们也签订了一些重要的单子,如在有线网络这块,我们介入并跟江西广电签订了一个10亿的框架,这在业内也是独一无二的,在这次八月的Birtv展会上,这个单子在整个业内都是比较轰动的,捷成能够签下这种服务模式的单子跟我们这几年的努力也是分不开的,我们这几年一直在做一个事情,就是希望提供一站式服务,这种一站式服务过去都是在电视台广播电台做的,从电视台大楼建起来以后,后续的服务都可以交给我们做,我们的设计院可以做工艺设计咨询顾问服务,冠华可以完成演播室、转播车,音视频工程这块,华晨影视来做所有灯光,剩下的,就是我们的主业,不管是内容制作、内容管理还是业务控制都是我们擅长的,从这个角度看,电视台端我们能够提供一站式服务,但有线网络这块,过去大家看到的不多,其实也是一直有服务的,我们的子公司也都是在这个圈子里有多年经验的,如新成立的武汉子公司的团队,原来做过很多有线网络业务,博威康也是一直在做硬件的设计,包括在网络这块的编码解码设备等,换句话说,我们在这方面是有很多积累的,我们知道怎么来做,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给有线网络带来更多新的概念,我们过去给电视台广播电台用户引入了很多新的概念,满足用户的需求,大家都知道,我们做了广电第一个媒资、第一个高清、第一个3D、第一个全台统一监测监控系统和其他创新的业务系统,基本上公司目前的主导产品,我们都是国内第一个做的。进入有线网络,我们也希望能带入一些新的理念,不光是一个双向改造硬件要怎么做的问题,而是说硬件改造完了以后,需要在上面做一些什么样的服务,这些服务谁来买单,未来有一个什么样的经营,一些平台性的东西怎么来做,我们除了做平台和系统设计之外,还会在应用方面有自己的想法。说到应用这块,我觉得客厅这几年发展是比较慢的,因为它是单向传播,如果双向化后,不管是叫机顶盒还是智能终端,都可以成为家庭的控制中心,所有原来在电脑、手机上的应用都可以在电视这个大屏幕上显示出来,效果会更震撼更好,从娱乐节目来说,分辨率会更高,游戏及其他的活动在这上面都会呈现出更好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提供给更多这种本地化的、社区化的服务,有更多社交性的东西。比如我们通过有线网络可以提供一个家庭化的媒资,他不仅可以收入你喜欢的音乐会或者比赛,还可以放进更多影像的资料,做一个全媒体文档。另外,家庭还有很多需要的服务,如现在很多家庭都不太重视消防或者不知道怎么来重视消防,不知怎么监控,但其实,如果我们现在能提供一套热成像的系统方案(因为我们的博威康有这方面的技术贮备),热成像是可以监测温度的,而且热成像不需要可见光,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工作,这个系统如果发现问题的话,很快可以在中心的屏幕上呈现出来,可以报警。这个平台还可以做智慧家庭的其他的应用,通过平板的应用,如快到家的时候,可以提前告知把饭煮上,把空调打开等等。有了这个系统平台,在别的网络上可以实现的东西,在有线网络也可以实现。所以,我们想通过这种方式给用户一些很好的体验,相信用户会有更好的认同度。有了这个要求后,这个城市的其他服务也会有所要求。我们会持这种理念跟城市去沟通,我们想通过有线网介入到家庭,把这个城市的细胞变得更加灵动、更加智慧。
4、公司江西这块签下的合同,具体是怎么应用的?
现在,整体的方案还没有出来。但思路是这样的,就是我们首先会改造这个网,另外的话,我们会设计OTT平台,然后帮助他建设后端服务系统(媒资系统、云平台等等),如果未来有线网这个平台搭起来以后,会有更多的用户,如一个游戏,如江西有线网有几百万用户的话,那这个游戏厂商会主动来跟你谈,怎么通过你这个平台去服务。因为有本地化东西的话,响应时间会很短,用户体验也会比较好,在这个基础上建设基于云计算的这种服务平台,承载各种特定的应用,通过这种方式,使得有线经营商愿意去改造,因为他提供的是一个服务型的平台而不仅仅是一种通道。通过双向化改造后,相信很多东西都不一样了。
5、从公告看,跟江西台的合作,计划投十多亿来做,我想问一下,先签的这十个亿,是先把网络改造全部完成后面的再谈,还是网络改造也只是其中一部分?
最终的预算到底多少,在总体方案还没有出来之前,我没有一个明确的数值。
6、我们跟广电的这种合作形式,是广电每年把一些东西外包给我们,然后给一定的费用,还是我们可以参与到服务模式中进行分成?
首先我们是一个技术公司,我们现在不会去做这方面的运营服务,未来随着各种应用的展开,如果需要我们介入运营,那是水到渠成的事。如我们建设了一个很好的云计算平台,这个云计算平台会承载很多的应用,这种应用大多都是第三方的,只要承载到这个平台上来,都是要给广电分成的,如果是我引进来的,那我也可以参与分成,诸如此类的事情,弹性空间是很大的。
7、有线网络建成大概需要多长时间?
这个项目下面有很多子项目,每个子项目的周期可能都不太一样,我想,不会均等地分成5年来建设,前三年,就会基本建的差不多。
8、现在对于有线网络本身来说,竞争力会怎样?
目前来看,三网融合给有线的压力比较大,他为了生存,会去建设,不管是手机也好,电脑也好,是达不到智能电视的效果的,用户基础也是达不到有线网络的。这个对于真正的内容开发商来说是具有极大吸引力的。我相信,这块未来的前景会很好。
9、“金人工程“现在的进度怎么样?
现在在谈的城市很多,原来试点在简阳,现在遂宁也落地了,还有几个城市也在谈着,今年还会有一些落地,应该没有问题。
10、在简阳除了“金人工程“外,其他系统公司也做了很多,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吗?
我们现在从几个方面做,一个是通过终端收集信息,终端也叫“主动收集“,另外一个模式叫“办事收集“,就是在各个办事大厅装上系统来收集,还有一种叫“协同收集“,就是把公安的一部分数据整合进来,这样的话,数据采集的准确性高,并且可以打通现有的各种电子政务系统,相互打通后,在上面可以承载更多其他的服务。我们做的另外一个应用是“电子沙盘“,他是一个决策支持系统,比如社保,我们的电子沙盘系统可以根据人口的结构情况推演,提前就可以测算一下按照目前设定的社保缴纳情况,结余比例如何,会不会良性运作。另外城市决策中,如应急方案,这个也需要有一个模型去做,要考虑当时的风力,风向,道路设施,疏散空间,周边医院等等,很多参数。我们做的这个产品是有一系列的模型,所以叫“电子沙盘“推演系统,做一个决策之前,先模拟一下,然后再做出决策。
11、近期,公司在对外收购、智慧城市、江西广电等方面都有所涉及和发展,请您给我们介绍下公司未来的发展战略?
原来公司在行业内的地位,虽然在第一梯队,但还是偏后的,从上市以后,通过公司的自身努力再加上收购,就把整个行业内的产品线做全了,这样在竞争上,竞争对手跟我们的差距也就会随之拉大。我们整体上还是会把原有业务这块做好,电视台这块,一个是高清,一个是4k,会长期驱动发展,在近3-5年还是高清,大家也可以看到,近年来,高清这块上得很快,一旦上了高清,原来的标清系统也就会慢慢废弃,高清的下一步发展就是超高清的4k,估计央视很快就会上,在高清还是快速发展中的时候,4k就会开始进入,等高清做差不多了,3-4年后,4k也该广泛开展了。4k、8k就会成为下一个大市场。
广电网络后边的量会很大,一直以来,广电网络这块就是模拟和数字,现在全部要换成高清双向互动,这块本来需要资金量就是比较大的,一个省一般都得几十亿,我们跟江西签的合同,其实只是一部分,所以,高清互动这块,全国大部分都还没有铺开,仅仅是试点,现在逐渐开始了,这块也是近几年来比较大的市场。
12、从江西项目的进度来看,整套项目的规划也正在商讨中,那什么时候会有一个最终的方案呢?
基本上的大策略出来了,我们现在也正在一步步地走,大概在这个月就要实际签各个合同,年底之前我们争取做一块,这10个亿在明后年基本上就会用差不多。
13、公司未来会不会通过收购来扩充能力以便更好地完成有线网络改造这块新业务?
如果有特别合适的,我们会考虑,我们现在本身已有一个技术团队了。
14、这个双向网改造项目的平均利润跟原有业务相比,净利润有多少?
这个分两部分,我们是以做系统、平台、软件为主导,这块的利润跟目前的业务差别不大,我们集成别人东西利润就会低些,平均毛利30%应该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