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三诺生物 (300298) 2013-09-27
Q1:公司未来的潜力有多大?增长点主要来自于哪些方面?
回复:早几年公司的规模较小,要取得快速增长比较容易,发展也较快。随着公司经营数据的基数越来越大,同时厂家也越来越多,竞争加大,增速会有所下降。但在国内市场,公司还是很有竞争力的公司,未来几年到底能达到多少的增速,取决于市场的竞争态势和公司的自身能力。三诺的增长主要还是来源于国内市场的增长,而且基本上都是OTC市场。事实上,医院市场是一个很大的市场,公司未来会逐步进入医院市场。同时随着产品的性价比逐级提高、公司股票上市等,公司的品牌优势也会越来越明显。对于国际市场,公司会尝试在部分国家去做,只是目前看来,进展比预期中慢一点。
Q2:和糖护科技的合作是怎么规划的?
回复:移动医疗是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但现在真正能做好、拥有成熟商业模式和盈利能力的公司还很少。公司期望通过与糖护科技的合作,能摸清移动医疗市场的潜力。目前公司已经递交了该产品的注册申请,拿到证书后即可在市场上推广。
Q3:半年报中试条增速放缓的原因是什么?
回复:今年上半年试条的收入增速虽然放缓,但销量的增速并未降低。收入增速放缓是与价格有一定关系,今年上半年的平均试条价格有所降低,这与今年上半年产能不足有一定关系。
Q4:产能瓶颈解决后,成本是否会有所变化?
回复:目前新基地那边还处于试生产阶段,完全达产后应该不会对成本造成影响。但通常而言,搬厂过程会对生产产生一些影响,如果良品率下降,这是会对成本有所影响。
Q5:目前公司与怡成、鱼跃的竞争情况如何?
回复:我们只知道自己的销售数据,不了解竞争对手的具体销售数据和实际增速。我们更多的是关注我们自己的产品做得怎么样,是否跟上了消费者需求。
Q6:客户对公司产品的评价如何?
回复:公司每年和每个季度都会做经销商和客服满意度调查,从调查结果上看,满意度是很高的,经销商的满意度达到了90%以上。公司也会定期分析客服中心回访电话中消费者的评价内容,好的评价还是占大多数的,也有很多消费者在使用了我们的产品后愿意向身边的人推荐。消费者对产品的质量和价格关注更多,公司产品的性价比相对来说是很高的。
Q7:“从低价转换到高价“和“从高价转换到低价“,哪一种转换更容易实现?
回复:市面上很多产品都经过转换的过程,早期都是外资品牌占领市场,一旦民族产品在用户体验、性能上与外资品牌没有明显差异了,用户转换就很容易实现,我们认为血糖仪也在经历这么一个过程。当检测准确性和稳定性与外资品牌没有差异了,同时价格又更低,转换就必然会发生。这样从高价到低价的转换成本是很低的。但国产品牌中同等价位产品间的转换相对就难一点。
Q8:公司给予大经销商的账期是怎样的?
回复:公司给予不同类型的经销商一定的信用额度,在信用额度之内可以先发货再付款,但年底会对当年的信用额度进行结算。
Q9: 核心经销商要达到多大的规模?
回复:我们并不是根据规模大小来确定核心经销商的,而是根据区域情况、过往信誉、终端能力等综合考虑的。
Q10: 医药市场有多少人?产品进展情况如何?
回复:公司对于医院市场的投入和准备,一是人员,二是产品。人员的增加取决于公司在这块市场的增速,公司会根据具体情况每年增加一部分人员,但不会大规模盲目增加。产品方面,公司针对医院市场开发的产品--贵金属电极,预计能在明年上市。
Q11:未来公司产品的发展方向是怎样的?除了血糖仪,对于糖尿病其他相关产品有无想法?对于产品中高低端产品线针对的消费群体有无细分定位?
回复:公司的定位是:在未来的3-5年内,血糖仪仍然是公司的主打产品。随着公司从“血糖仪普及者“到“糖尿病专家“的转变,肯定会伴随着相关产品的推出,如尿酸、尿微量蛋白的检测产品,但它们短期内不会成为公司收入的主要来源。同时,公司也一直在围绕其他重大慢性疾病研发相关检测产品。在产品规划中,我们会根据消费群体作细分定位,通过完善产品线,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
Q12:无创血糖仪是否会对行业造成颠覆性影响?
回复:国际上,很多大公司都在研发无创血糖仪,但血糖监测受干扰的因素太多,我们认为,在未来3-5年,无创血糖监测很难对行业造成大的影响。
Q13:目前有多少客服人员?
回复:二十几人,这部分是指在公司客服中心服务的人员。另外公司的销售人员也会对顾客提供售后服务,我们也称他们是销售服务人员。
Q14:今年出口的毛利率有所上升,是什么原因?
回复:公司出口产品的价格一直是稳定的,没怎么变过,但生产成本逐年在下降,因此毛利率在逐步提升。
Q15:今年的海外订单的发货和确认情况?
回复:今年订单的70%-80%都会在年内确认。
Q16:市场上公司的对手说他们的产品是六电极,而三诺的是两电极,所以检测准确性不如他们,公司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回复:公司最开始的产品是采用的三电极,但检测的准确性不取决于它的结构多么复杂,如果酶配方做得很稳定了,为什么要做那么多的电极?用简单的方法把产品做好,是很多产品成功的关键因素,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是我们做产品的追求。
Q17:产品价格下降在未来是否会持续?
回复:公司产品价格在过去几年一直保持着下降的趋势,但在这个趋势下,公司的整体毛利率并没有受到影响,仍然维持在68%左右。如此高毛利率的产品,价格下降应该是趋势,我们是能够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