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华录百纳 (300291) 2013-10-31
问:请介绍一下公司新剧《咱们结婚吧》的情况。
答:《咱们结婚吧》将于11月6日在央视一套和湖南卫视开播,作为两家有影响力平台的首次联播作品,央视和湖南都十分重视。两家电视台均以独播剧中较高单集价格购买了该剧,这部剧的收入的大部分已经在公司三季报中予以确认。《咱们结婚吧》的收视率和市场反应我们也拭目以待。
问:如果《咱们结婚吧》取得良好的收视率,会对公司产生何种效益?
答:良好的收视率能给公司带来极大的社会效益,即收获口碑。同时,通过华录百纳的平台,使导演、编剧等主创人员因为与华录百纳的合作而提升自身的价值,进而让这些优秀的编剧、导演以及有实力、有潜质的演员进一步与公司开展合作。因此精品剧的良好市场反应更加维系了公司与优秀主创团队的关系,这一点也是公司十分重视的。
问:公司如何看待网易娱乐、新民晚报报道的行业内其他影视上市公司“收视率造假现象“? 公司如何看待收视率的数据?
答: 首先,收视率的测算方式有不科学性,有限的样本数不能代表整个受众的喜好和电视剧的整体市场反应;第二,按照报道现在行业内可能确实存在该类现象,这种做法我们认为是不可持续的。伴随媒体监督的介入、行业监管机构的介入以及行业内的警惕,相信未来会有所收敛,行业秩序会得到好转。
问:请介绍下公司近期电影业务的情况。
答:公司近期的电影主要是《痞子英雄2》和《大话天仙》。《痞子英雄2》正在拍摄中,《大话天仙》是较早期的拍摄的作品,成本较低,目前看成片良好,播出日期尚未确定。公司对电影业务尚处于对团队、主创人员、资源等的积累阶段。
问:近期较多资本注入视频网站,对公司选择新媒体播出平台有何影响?
答:华录百纳一般都是将电视剧卖给一家分销商或者直接的平台,网络版权单集60万元就是很高的价格。我们选择销售对象时,更注重的是降低账款回收的风险性,而不是侧重选择价格出得高但是账款难以回收的交易对方,在这一点上,华录百纳一向比较务实。
问:未来电视剧的价格压力对公司会有何影响?
答:实际上,公司一年的核心利润大约70-80%来自精品大剧,这些精品A类剧的毛利率较高,是公司利润的主要贡献者,至于其他中档剧的利润只是作为公司业绩的补充。电视剧的价格压力对中档剧有所影响,但精品剧仍然能保持持续的价格增长,比如,上四星播出的剧,去年精品剧如《金太狼的幸福生活》每家卫视的单集购价在40-45万元左右,相对应今年的精品剧价格约在60万元每星每集。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公司一方面保持精品剧数量的稳定,其他剧目仅作锦上添花;另一方面对于项目的投资比例也可适当增加,因为项目的主管和主控都由公司来掌握。还未结算的A类剧有《美丽的契约》、《岁月如金》、《爱的合同》、《爸爸快长大》等,这些项目将对公司的业绩做主要贡献。
问: 华录百纳是如何看待参股或者收购其他影视类公司的?公司认为在哪些方面需要补充或者加强?
答:华录百纳是专业制作电视剧的公司,这一块的业务是我们的优势并将继续做扎实。业内上市公司收购影视公司的目标是并购产能;但是对于华录百纳来讲,我们的产能方面并不匮乏。与其通过较高成本的并购去获取市场份额,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成本相对较低的项目合作的方式实现。
公司在很多方面需要补充和加强,我们的目标是继续把电视剧业务夯实住,慢慢扩充不同门类的内容资源。
问:加强版限娱令对电视市场等有何影响?
答:这次限娱令与上次不同,上次是对时间上的调整,而这次是对结构上的调整。对娱乐节目、电视台的影响并不大,对电视剧市场也并非意味着利好或利空。
问:电视剧制作机构要确立行业领先地位需要在哪些方面强化?华录百纳正在哪些方面强化?许多公司正以外延式发展的节奏强化自己,华录百纳如何考虑?
答:单纯谈电视剧行业,华录百纳在电视剧行业多年,在团队积累、项目把握、资源储备、市场口碑等方面已经具备很强的优势。对于我们来说目前控制好项目的品质、主创团队、资源等核心要素是重点,要稳扎稳打而不被外界因素所左右。按照持续、可预期、稳定的节奏发展,不寄予突变的、不可预期、不适当的所谓重大事件对公司的影响。外延式发展,公司不盲目也不保守。
问:谈谈公司经纪业务的运作情况。
答:公司的子公司丹丹百纳已经开始运作。三季报披露的公司签约艺人共11人,目前还有一些正在约谈的艺人将加入公司。华录百纳的艺人经纪版块主要是为公司主业提供支撑,对业绩的诉求不高。
问:电视剧由卫视联播向独播过渡,是否意味着因电视剧需求的增加而使一些以前难以登上卫视的电视剧制作机构的项目可以上星?这对公司有什么影响?
答:事实上,卫视选择独播电视剧对品质的要求会更高,不是因为数量需求增多,卫视就会降低质量标准。以前难以上星的电视剧如果质量不佳、制作水平不佳也不会被选择。
今年行业处于联播向独播的市场过渡期,一方面项目标准和价格水平等还不够清晰,另一方面收视率污染相关问题伴随监管机构的介入、行业的警惕,相关机构将会有所收敛,因此我们认为,未来行业的格局会逐渐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