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海南海药 (000566) 2013-10-31
为促进投资者对海南海药的了解和认识,深交所开展“践行中国梦,走进上市公司“活动,公司于2013 年10 月31 日在海口海药工业园举办了海南海药投资者开放日活动。
本次活动开场由海南证监局副局长程绪兰女士致辞,并由深交所投资者教育中心副总监苏梅女士讲解深交所及投资者行为分析概况。
公司董事、总经理任荣波先生整体介绍了海南海药的发展历程,经营成果,战略规划等内容,在接下来的互动环节中,投资者与公司管理层就近期行业热点、公司未来规划等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深入沟通,以下为主要内容:
一、 投资者问:对业绩推动有什么规划?
任荣波:首先提高现有产品覆盖率,将现有产品做大做强;未来要保持企业可持续的发展,需要不断引入新产品,公司在研和在审批的新产品有二十多种,同时我们在市场上寻找战略合作伙伴,从而保证我们海药业绩的增长。
二、 投资者问:怎样保证研发投入有产出,或者怎样保证研发的成功率?
刘悉承:药品研发是非常艰苦且具有风险的,但海药研发体系与国内公司传统模式略有不同,采取与某一领域的领头人合伙研发的方式。专家已拥有自己的研发项目和产品,能够快速出成果,这样不仅研发成功率将大幅提高,研发时间也会大幅缩短。我们做的一系列原创性产品,基本上是在行业内经过长期实验、有经验的产品,这些产品都是经过严格筛选后进入研发程序。目前这个研发体系,是符合海药现状的,也是和国际研发接轨的。
三、 投资者问:未来2-3年海南海药高速增长的产品?
刘悉承:个人认为,头孢西丁,肠胃康颗粒、头孢唑肟较有高速增长的可能性,头孢西丁的疗效显著,且海药从原料药到制剂实现了产业链优势,已经成为“限抗“之后的明星产品;肠胃康颗粒是优质优价产品、独家产品,肠胃康颗粒在东南亚已经打开市场,销售喜人。未来进入基药后,估计会有突破性的进展;另外还有个产品--维C粉针,虽然非创新品种,但由于它解决了水针储存难的问题,并且安全性大幅提高,在未来也会有一定的销量。除了制剂之外,我们这两年也把重点放在原料药和中间体上。未来在国际市场上,原料药的重心会移到中国,增长可能很快。预计公司在抗生素原料药领域会成为国内和国际上拥有一席之地的企业。公司近期把较大的资金投入到研发中去,虽然短期内会影响我们的利润,对公司未来发展是有利的。
四、 投资者问:个人感觉,公司广告太过于弱化了?
刘悉承:我是做研究出身的,在事情做好前尽量低调,宣传是一个重要方面,但也要靠实力解决问题。你的建议是对的,我们要有所改变。以前对广告不够重视,以后这部分的工作会加强。
五、 投资者问:人工耳蜗什么时间能形成很好的业绩?
刘悉承:医疗器械主要是分布在上海,目前效益未显现是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主要是技术方面。经过将近10年的研究,技术问题基本解决,现在我们的水平和国际上已投入市场的产品水平基本上是接近的。今年12月会有规模生产,明年可能会有一些效益。
六、 投资者问:我们人工耳蜗产品上市后,与美国产品价格差异很大?
刘悉承:在人工耳蜗上海药投入了不少钱,给消费者提供了实惠:在国产人工耳蜗没有取得批文的时候,美国和澳大利亚的人工耳蜗产品售价为30万,现在10万,国家采购7万块钱,我们为国家节约了钱,为患者节约了钱,今年批量生产后会产生利润,但还是需要一定时间。
七、 投资者问:收购的中国抗体现在单抗产品的研发情况?
刘悉承:我们通过收购中国抗体来解决研发问题,梁博士在美国就从事单克隆抗体的研究。已经在中国、美国、欧洲申请拿到了专利,单抗产品现在处于二期临床阶段,希望在未来几年结束全部研究。这个药品主要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和淋巴瘤。
八、 投资者问:企业是否在将来给更多投资者提供走进企业的机会?
刘悉承:上市公司是开放式的企业,我们对股东都是一视同仁。海药与政府相关部门都在努力推进投资者互动平台,通过网络、实地等多途径多形式为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了解公司提供方便。对于中小投资者,网络是一个很便捷的平台,通过互动易公司会尽力回答投资者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