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中电环保 (300172) 2013-11-21
一、签署《承诺书》;
二、投资者与公司交流内容:
1、公司合同承接情况和在手合同情况?
答:公司前三季度,新承接合同额4.72亿元,其中火电核电行业2.78亿元、市政行业0.62亿元、其他行业1.32亿元;截止9月底,公司尚未确认收入的在手合同金额合计为8.47亿元,其中火电核电行业5.75亿元、市政行业0.91亿元、其他行业1.81亿元。以上统计均不包括登封市旅游新城污水处理厂BOT投资项目和南京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焚(掺)烧处置项目(BOO方式)。
2、公司的电力行业市场的拓展情况如何?
答:电力行业水处理作为公司的优势领域,近年来受项目总体容量所限,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公司适时地进行了相应市场开拓的策略调整,巩固了公司在火电市场和核电市场的份额,并保持了基本的、稳定的增长。
3、请简单介绍一下凝结水精处理,哪些行业应用较多?
答:凝结水精处理是指凝结水在蒸汽做功和冷凝为水的过程中,可能被污染(包括腐蚀产物和漏入系统的杂质),如果不加处理直接回收循环使用,会对系统造成腐蚀破坏或沉积在系统中导致系统效率低下和机械破坏。因此在将这部分凝结水回用前,必须对其进行深度处理。目前凝结水精处理业务主要集中在火电、核电等工业水处理领域。
4、公司三季度利润增长低于收入增长的原因?
答:两年前火电行业相对低谷期承接的合同,毛利率较低,今年陆续确认收入,导致毛利率较低;随着公司加大新产业的市场开拓力度,同期的销售费用较去年有所增加;两个募投项目完工后计提折旧及去年底收购国能公司部分收购溢价的摊销,及研发投入、员工薪酬的上升使得管理费用上升;公司货币资金逐步投入的生产经营中使得利息收入下降导致财务费用的上升。以上各因素导致利润增长低于收入的增长。
5、公司目前整体业务发展的状况?主要精力在哪些行业?
答:目前公司的主营业务已拓展为:国家重点工业水处理、市政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污泥处置及资源化利用、以及烟气脱硫、脱硝、除尘等综合性环保业务,公司提供上述环保“三废治理“业务的专业化系统解决方案及系统设计、设备系统集成、工程总承包及项目投资等一条龙服务。
现阶段,在稳固原电力市场业务的同时,将持续加大对非电力行业及市政的水处理、烟气治理及污泥固废处置等市场领域的发展。
6、公司水处理项目的合同执行期有多长?
答:公司的水处理系统设备集成项目实施周期分设计阶段与实施阶段。设计阶段主要是通过对项目水源地的水质分析,进行方案拟订、系统设计、设备设计和选型,实施阶段为采购通用设备和材料,定制专用设备、核心设备和关键构件,最后通过系统组装集成方式将三者组成一个能完成特定功能的系统。实施阶段通常有6个月以上的时间;个别项目,如核电项目,实施周期更长。
7、公司在烟气治理方面的拓展情况?
答:公司现已承接并正在实施鄂尔多斯西北能化甲醇项目烟气脱硫系统及蒙大新能源自备热电站锅炉项目的烟气脱硫除尘系统,后续将继续致力于烟气治理核心新技术的研发,并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8、公司对承接合同时主要考虑的因素?
答:公司在合同承接时,主要是将项目的风险因素和项目的回报率等结合在一起,综合分析、判断,如:市政类项目在财政资金安排情况、地方政府的财政实力或上级财政转移支付情况、政策影响、项目的投资回报率等。
9、公司是如何看待并购行为的?
答:并购是促进企业发展、促使企业快速获取先进技术与人才,跨入新的领域的一种方式。公司一直积极找寻适合并购的对象,特别是与公司现有业务形成互补的公司及有较好的市场开拓能力的合作伙伴。
10、公司申报“环保服务业集聚区“进展情况如何,这些工作对公司有何意义?
答:受南京江宁(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委托、由公司牵头打造的“南京(国家级)环保服务业集聚区“,已由江苏省环保厅推荐、向国家环保部申请认定试点工作,目前仍在认定过程中。公司通过牵头打造“环保服务业集聚区“、参与筹建“南京环保产业创新中心“等一系列的平台搭建工作,可有效整合政产学研各方资源,促进公司的国家级环保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设、重大科技项目研发等工作,实现公司从产业发展到参与政府平台建设,提高公司在行业的影响力,更有利于公司的发展。
11、请介绍一下公司“利润中心“的考核模式,各“利润中心“分别负责哪方面业务?
答:2013年起,公司确立四个“经营利润中心“并实施相应的考核激励措施。由董事会统一领导、董事长具体实施,各“经营利润中心“总经理牵头负责,独立经营,突出绩效管理,自上而下的根据各自职责制定年度考核目标,定性考核和定量考核相结合,对年度绩效作出全面、有效的评判,切实将绩效考核工作落实到位,增强各环节、各岗位的紧迫感和危机感,有效提升工作的执行力。目前公司的四个利润中心,分别围绕以下四个方面的市场业务:工业水处理业务、市政污水处理、烟气治理、污泥处理。
12、公司目前在市场开拓方面是否存在单一模式和资金的限制?
答:公司在承接业务模式上并不局限于EPC、BT、BOT、BOO等其中任何一种单一的模式,上述业务模式均可以承接,且公司发展多年,具有相应的资质条件、优良业绩和承接实力。
公司目前的资金状况良好,资产负债率不高,能够满足市场承接的资金需求,所以目前也不存在限制。若今后在自有资金不能满足BT、BOT等资金需求较大的项目时,公司还可以通过融资手段来满足需要。
13、三季报中,少数股东损益为负的原因?
答:主要是因为联丰公司承接的市政BT项目尚未到达回款期、回购利息尚未体现在报表中。
14、公司是否会承接工业水处理的BOT项目?
答:公司完全有承接工业水处理BOT项目的技术能力,我们会在充分考虑项目的风险项目内含报酬率等因素后,选择质量较高的项目承接。
15、公司在污泥处理市场的开拓情况?国内市场前景如何?
答:公司今年承接了南京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焚(掺)烧处置项目(BOO方式),取得了公司污泥处理业务的重大突破,后续公司将全力做好该项目实施,建立起公司的污泥干化及资源化利用示范工程,将更有利于公司今后继续拓展该领域业务。我们认为:随着国家大力倡导污泥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污泥干化处理系统将会大规模投入应用,具有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
16、公司的主要核心竞争力有几个方面?
答:目前公司的主要核心竞争力有以下几个方面:
(1)技术研发的优势,公司作为高新技术企业,始终重视新技术及新工艺的研发、储备和产业化工作,每年均投入相当的人力和资金,以保持足够的研发力度;
(2)高端客户及品牌的优势,公司业务涉及国家重点工业及市政等行业,用户遍及全国,并已拓展到海外。多年来始终坚持只从事环保水处理业务,从而积累了相当的行业口碑;
(3)项目实施能力优势,公司在项目实施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工程项目经验,多年来公司始终贯彻实行“项目精细化管理“的模式,对项目实施的每一个环节均严格按照质量控制和相应的管理体系执行,保质按期完成工程任务。
(4)产业链优势,公司的主营业务已拓展为水处理、污泥处理以及烟气治理等综合性环保业务,并可专业提供上述环保“三废治理“业务的系统解决方案及系统设计、设备系统集成、工程总承包及项目投资等一条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