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东凌粮油 (000893) 2013-11-27
一、以访谈形式了解公司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战略等内容。
1、公司认为未来推动行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自今年年初以来,行业整体呈现逐步复苏的趋势,我们认为其推动因素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首先是政策环境将更有利于行业的发展。三中全会关于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新提法表明下一步改革的方向就是让政府减少对经济的直接干预,对行业而言将开启农产品价格的去政策化之路。去政策化的环境下将有利于行业逐步恢复到正常盈利水平;其次是油脂及豆粕的总量将会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及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持续增长。此外,未来的行业格局将趋向于整合发展,整个行业正在向具有资源优势的大型企业集中,企业将会积极寻找外延式发展的机会,整合优质资源,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把握住未来行业发展的机遇。
2、公司的点价方式自今年已更改为“延迟点价“,能否简单介绍一下相关情况?
“延迟点价“,即公司可以在装船到到港这段时间中任何一个时点选择点价,点价时点最多可以延迟约60天至大豆到港。该模式下公司可以节省相当的资金成本和套保成本。公司能够采取“延迟点价“方式主要是基于我们在业内十几年的良好信誉及口碑,随着公司相关业务量逐年加大,资本金相先对较为充足,赢得了供应商更多的支持。
3、公司品牌包装油的进展情况如何?
募投项目按照既定计划正在顺利推进,其中食用油包装车间项目的主体建筑已经建成,正在进行整体门窗的安装工作,内部的部分配套设备已经进厂,将陆续进入安装及调试阶段,计划将于今年12月底试产。
市场推广方面公司会比较谨慎,相关工作已处于筹备阶段,预计将在春节前投向市场试销。我们会根据市场对产品的接受情况逐步推广,考虑到公司在广东地区经营多年,计划先仅投向具有一定品牌效应的的广州地区,然后再逐步辐射到珠三角及华东地区,上述区域同时也是全国油脂需求量相对较大的省份。
4、能否介绍一下大豆加工产业的发展情况及未来的市场空间?
大豆是我国开放最早、进口量最大、市场化程度最高、国际接轨最彻底的大宗农产品。大豆的产成品主要为豆粕、豆油及少量的磷脂,占比约为80%、19%及1%。
豆粕市场方面,国内的饮食结构已从以淀粉质食物为主转为以蛋白质为主,肉类消费的增长带动了饲料产量的增长。根据《饲料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到2015年,饲料总产量达到2亿吨,而四大粮食作物(包括水稻、小麦、玉米及大豆)中水稻、小麦及玉米均为人及动物提供能量的作物,唯有大豆是为人及动物提供营养的作物,同时也是目前农作物中最大的植物蛋白源,占国内工业饲料蛋白原料的60%左右,是动物蛋白的主要原料,未来的市场空间将会持续增大。
油脂市场方面,目前主流的品种主要为大豆油、棕榈油及菜籽油,约占油脂市场90%以上的份额,其中大豆油的占比最高。世界上大豆生产主要集中在四个国家,2012年总产量约2亿多吨,其中美国约8300万吨,巴西约6600万吨、阿根廷约4000万吨,中国仅有1280万吨左右,据不完全统计,我国食用油消费量约为2800万吨/年,而我国自产农作物的年产油总量仅为300万吨左右,其余均为进口,其中进口大豆压榨产油约1100万吨/年、直接进口大豆油约210万吨/年、棕榈油约630万吨/年,菜籽油100万吨/左右,其中,大豆油和棕榈油的消费量增长最为迅速,大豆油作为我国最主要的食用植物油来源,约占我国食用植物油消费的50%。
公司作为A股唯一一家以大豆压榨为主业的上市公司,大豆加工量和豆粕、豆油销量在珠三角地区处于领先地位,目前已形成10000吨/天的大豆处理能力及2000吨/天的精炼能力,是我国最早涉足大豆加工的企业之一,其规模位于民营大豆加工企业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