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迪森股份 (300335) 2014-01-21
1、问:除珠三角地区业务,公司目前是否有向其他地区拓展的计划?
答:公司业务目前主要在珠三角及长三角地区展开。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及天然气价格的日益攀升,生物质能的成本优势及环保优势逐渐显现。2014年,公司将加大华东地区、京津冀地区的市场扩张力度,为客户提供全面的能源解决方案。
2、问:公司对拓展新项目的要求?
答:为提高经营抗风险能力,公司在开拓市场时,提高了热能运营服务项目的选择标准,坚持走“精品项目“和“大型化“路线,选择资金实力强、信用程度高、发展前景好、蒸汽或热力用量多的优质大型企业。
3、问:请问公司的核心技术是什么?
答:公司作为热能运营服务商,凭借较强的系统集成能力和运营经验为客户提供长期稳定的热能服务并销售热力或蒸汽。从行业层面,目前公司是拥有行业内国家相关专利最多的企业之一,在供热领域拥有扎实的技术积累。从公司层面,公司具有多项技术及技术集成能力,能够根据客户不同的需求制定出个性化的能源解决方案,为长期稳定运营打下坚实的基础。
4、问:公司在拓展过程中,当地的燃料供应能得到保障吗?
答:公司提供热能服务的燃料主要为生物质成型燃料(BMF),BMF原料主要为木屑、刨花等林业三剩物。未来,公司将加大向传统能源价格高,热能需求量大的华东地区、京津冀地区市场拓展力度,这些地区原料资源丰富,BMF燃料加工行业市场较大,随着大气治理政策的推广,生物质原料作为清洁能源在收集、利用等方面的社会化、市场化程度将不断提升,为公司的热能服务项目拓展提供充足的原料保障。
5、问:公司退出BMF加工行业,主要对外采购燃料的原因?
答:公司提供热能服务的燃料主要为生物质成型燃料(BMF),BMF的原料主要为木屑、刨花等林业三剩物。随着生物质燃料加工行业的快速发展,BMF社会化、市场化程度不断提升,鉴于BMF生产加工环节呈现技术含量低、小规模生产时制度化管理难度大的特点,公司上市后逐渐从BMF加工领域循序退出,整合公司现有资源,将公司主要精力用于下游市场的开拓。同时,通过原料结构调整,海外采购、原料资源控制等手段增强公司原料保障能力,经测算,公司自产BMF成本与外购BMF成本不存在重大差异,公司从BMF加工行业退出不会削弱公司的燃料保障能力。
6、问:影响公司毛利率水平波动的因素?
答:主要因素有:(1)受国家宏观经济普遍低迷的影响,部分客户开工率下降,用能不足,造成单耗的上升,直接影响公司收入水平的下降;(2)随着公司从BMF燃料加工行业的退出,BMF燃料价格波动会对公司营业成本及毛利率水平带来影响。
7、问:公司与客户的结算方式?是否存在应收帐款风险?
答:公司与客户之间通常采用月结的结算方式,月底确认当月的销售收入。对于部分经济效益不高的客户,公司给予短期的赊销,但应收账款的账龄较短。随着公司 “精品项目“和“大型化“路线的实施,客户质量将进一步提高,发生应收账款无法收回的风险较小。
8、问:公司拓展项目的一般流程?
答: 一般情况下,公司拓展新客户,需要与目标客户进行充分的沟通,谈判周期较长。商谈内容涉及技术方案制定、现场勘察、能效选择、定价与议价、签订协议等多个环节。
9、问:长三角地区与珠三角地区的原料价格有差异吗?
答:长三角地区与珠三角地区均拥有丰富的生物质原料,聚集较多的木材加工厂及家具加工厂,在生物质原料的收集和利用方面,社会化市场化程度较高,生物质原料价格相差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