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捷成股份 (300182) 2014-02-27
各位投资人,大家下午好,下面由我先给大家介绍下捷成近期的情况,2月18号,我们公布了13年的快报,增长大概是34.95%,基本上是预测区间的上线,今年净利润的数据已经除去了股权激励的成本,股权激励摊销的成本大概是2500万,如果把这个加进去的话,我们的净利润大概是2.2亿,这样的话可能要超过去年的50%,净利润增长就是这样一个情况。我们06年成立,从07年开始有一个完整年度的业绩,07年的业绩:收入大概是7100多万,利润是1000多万,现过去六年,利润到了2.2个亿,六年时间完成了22倍速度的增长,从收入来说,从7100多万上升到现在12.4亿的规模,也是将近20倍,总体来说,是一个良性持续性的发展。另外,关心我们时间长的朋友都知道,不论是上市前还是上市后,增速始终没有低过50%,当然也没特别高过,一直是非常均衡快速发展。从战略、设计这块来说,从我们管理层来说,都立足于长远,发展规划也比较清晰。
在业务领域,目前,我们基本上完成了原先的业务架构,在广电音视频技术服务领域,已经构造了一站式服务的系统,以前,我也跟大家交流过,在收购冠华、华晨、优联、极地后,我们这种一站式购齐的服务模式系统就基本已经构成,也就是说从一个广播电视大楼建成以后,从工艺设计、演播室的装修、工程和演播室的灯光系统、后面的节目制作系统、内容管理系统、播出系统、业务控制系统、一直深入到有线网络(去年签的广西、江西省网),所有的服务,如果愿意,都可以交给我们完成,也就是说,我们已经可以把这个技术服务在全价值链上都完成。未来我们在市场上可能会看到一些比较经典的案例,如凤凰卫视,它新楼的全部系统都是捷成来做的,等这个系统交付后,我们可以跟凤凰卫视联系下,让大家过去看看,这对捷成来说也是一种标志性的工程,因为凤凰是一个有影响力的电视台,体制与国内其他电视台不太一样,它能全部选择捷成,对捷成也是一种非常大的激励。
2月18日,我们公告参股了一家做版权交易的公司叫华视网聚,参股这家公司其实是我们战略上的另外一步,我们从05年开始就在徐总领导下开始做影视节目的交易平台,当时申请了中关村政府基金,完成了中关村数字内容交易公共平台,非常荣幸这也是我加盟徐总团队做的第一件事情。后来公司股改上市,为达到突出主营的上市要求,我们就把一些跟技术无关的业务(如影视业务、电视剧拍摄、内容分发,后期制作业务)剥离掉,交易平台这个也先放下。上市后,我们专注于做主营业务,到2012年的时候,我们基本已经成为业内最大的厂商,做IPO的时候,我们的体量是竞争对手的1/3强,当时有一个市场报告,说我们的市场占有率为6.3%,我们的竞争对手达到了18%,当时,我们的收入是1个多亿,我们的竞争对手是4个多亿,差不多是我们的3倍,到12年的时候,我们的收入是7.27亿,我们的竞争对手中科大洋收入上升到7.05亿,但我们的绝对数量已经比它大了。这时候,我们已经有能力有精力来完成我们的梦想,不仅做音视频技术,也要做音视频内容,这几年,在国内做版权交易的也是风生水起,但这块我们还是很看好的,不论是互联网、有线网、移动互联网等,都需要内容,我们觉得这块市场空间也很大,所以,我们就开始着手这件事情,业内也有一些强大的机构想跟我们合作,大家都知道我们在影视节目这块耕耘的时间是很长的。在我们考察市场的时候,我们看到在新媒体版权、视频网站领域,国内已经有几家发展的非常不错,包括华视网聚。大家可能有疑问的是,为什么我们会溢价这么多来投这样一家成立不久的公司?其实,这个团队是有经营历史的,通过我们的尽职调查,发现华视网聚在业内做新媒体版权基本是排名前三的,通过沟通,觉得跟他们的人也比较契合,所以,我们就定下了华视网聚,而不是另起炉灶。由于这个团队旗下有若干家公司,我们不想涉及相互间复杂的关系,所以,我们要求成立一家新公司,把他们全部的资源都投入到新成立的公司。同时,他们也承诺利润,今年为4500万,明年为6000万,后年为7800万,我们投7000万,占20%,大概是不到8倍的市盈率。我们觉得这样的增速、市场、团队,投资是有利的。可能很多人也了解我们公司的风格,非常谨慎,每次投资都是要看一看相互磨合的情况,如果说磨合也达到预期,慢慢再谈未来的进一步发展。内容是我们很看重的一块,而且这块的市场空间也很大,大家也可以看到,加上这块后,我们在影视、音视频这个价值链上就更加完整了。
2012年开始,我们开始着手智慧城市技术的积累和整合,今年我相信智慧城市一定会落地一些东西,今年,我们跟住建部一起在常州、北京昌平等城市做顶层设计,因为住建部已经推出了两批智慧城市的试点,但是还没有标准化的规范,住建部也在想推出一些样板城市,这时候,我们愿意来做系统的分析、调查、顶层设计等,也受到了各方的欢迎。暂时在收入方面可能不会很突出,但以我们技术整合的能力,会在智慧城市做更多的事情。我们可能会跟一些中等城市去合作,从顶层设计开始,步步深入进去,取得客户的信赖和良好的口碑。智慧城市肯定是未来长期的发展趋势,我们有智慧教育、智慧医疗这样为基础的产品技术,整合我们对智慧城市的理解,顶层设计这方面的能力,我相信,我们在信息技术服务的综合能力也会让大家刮目相看。总而言之,捷成未来的战略是,一方面在影视、音视频这个领域做一个全价值链的参与者,另一个是我们会在智慧城市的大背景下,基于云计算、大数据分析和信息安全等技术,做一个信息技术服务全业务的参与者和竞争者,进入这块可能面临更多的竞争,但我们已经做好了思想准备。讲到安全,以前我们是把它整合在音视频的整体解决方案里面,今年,我们可能把安全收入单列出来,经初步统计,安全系统和产品的收入大概会在一个亿的规模,这已经达到一些专业安全公司上市时的体量,大概可以在信息安全服务的公司中排名前十五,所以信息安全业务也是我们未来的一个看点。刚才我把捷成的今天、昨天、明天跟各位做了一个基本的分享,下面进入交流互动环节:
1、宋总,现在客厅看的基本是互联网电视,那么互联网电视是不是就会渐渐超越广电了?
答:我相信互联网电视也是很好的,总体来说,就带宽来说,还是原来的有线网络这种带宽会比较宽,以后的有线网不仅承载3D,还可以承载4K,4K要求的带宽现在的互联网可能还无法承载,并且有线收费低廉,对用户的粘性也比视频网站要大。另外,广电网络也会利用OTT来承载互联网电视同样的服务。
2、请详细讲一下我们在版权交易盈利模式是怎么样的?市场有多大?
答:现在我们看到像华视网聚等公司,他们都是做一个版权的分销,以自己的眼光、谈判能力、积累的资源和原始的提供商做一个谈判,买下版权,分销给视频网站。市场占有情况,根据我们的尽职调查,像华视网聚这样的公司,去年综合利润是3000万的水平,所以,今年承诺4500万,也不是信口开河的,他们运营了大概3年时间,能达到这样一个盈利,发展还是挺快的。这里面有很多盈利模式,买断的、分成的、提取佣金的,各种模式都有,这目前还是一个新的业务。我们未来可能会把2005已经做过的系统,根据新的市场形势和要求,再建一个综合的互联网服务平台,把发现和被发现的问题放在网上解决,在网下做一些更多的细致服务,来完成最终的交易。这差不多就是大家说的O2O系统。
3、请问公司的理念是收取佣金还是参与版权交易,刚才您说我们是有很多库存的,那现在有多少是过时的,多少还可以用?
答:我们版权的市场是这样的,每年拍的电视剧,10%是赚大钱的,20%只能收回成本,70%可能要赔钱,所以,很多电视剧大家都没见过,其实不是这些电视剧真的就不好,而是机缘不巧,没有发现。我们更多的是用我们的专业能力去挖掘70%里面的价值,让市场最后认同。
4、华视网聚去年最大的客户是谁?
答:排名比较前面的六七家视频网站都是他的客户,另外也会卖给电信、联通等。。
5、请您介绍一下华视网聚的团队情况?
答:我们考察了这个团队,他们通过三年的实践证明,这是一个有强大盈利能力的团队,三年时间能把利润做到3000万也是非常不容易的。另外我们也考察了他们的背景。其中一位是影视、电视方面的前辈,从凤凰卫视出来的,在这个圈里面人脉丰富、积累很多,眼光独到。现在的总经理、副总经理等好几位在新媒体领域也是浸润了十多年,我们相信他们在未来可以走的更远。捷成可以给他们的资源也很多,包括内容资源、渠道资源、上游制片商、电视台、网络公司等等,都给这块业务未来的发展提供很有益处的帮助。
6、公司能拿到有线网络的两大单,有什么优势,及后续这两个项目的进展情况是怎么样的?
答:能拿到这两单,这里的因素很多,但最重要的一点是技术,我们在广电圈里,做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大家都是认可的,对我们的软件设计能力、后台支撑能力都是信任的。有线现在也面临一种新思路和突破,我们的技术人员与他们沟通后,他们也非常感兴趣,有线也是需要有后台支持的,过去只要播放就可以,现在要提供双向的点播、游戏、软件应用等业务,就必然有计费平台、交互平台、服务平台等,就会有很多软件需要开发。另外一个是我们长期在行业内做服务,口碑很好,客户关系也不错,大家相互之间的认同度也不错,天时地利人和吧。
今年我们预测,4亿上下落地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或许大家想问以后我们能不能复制或再签这样的单子,我想不在于复制有多大的难度,大家的共性需求还是有的,既然能够做两个,后面要再做,可能性还是很大的。但这么大的单子对资金的要求也比较高,我们会量力而行。
7、公司后续有没有增发或其他融资方式?
答:从现在公司的资金来看,还有很多的渠道来解决,我们超募资金还没有用完,另外,我们的资产负债率还不高,我们也可以通过提高资产负债率、银行授信、贷款、需要时还可以发债等多种方式解决。所以,资金方面,我们还是有很多方式去融资。我们也不想把杠杆抬的太高。
8、请问公司未来有没有布局其他行业的想法和规划?
答:任何一个企业在做大做强的过程中,除了内生增长之外,一定有战略上的整合和布局,我们面临的这个行业,有很好的基础,因为广电行业小公司很多,又比较分散,整合的机会也客观存在。我们现在也在做信息技术综合性服务商,这块市场也很分散,小公司很多,也给我们未来的整合带来很大的益处,所以,我们会按照既定的路线做更多的事情,这肯定也是我们很重的任务。
9、请问减持这块的进展怎么样?
答:减持这块,我简单说下,我们中小股东的减持我组织了一次大宗交易,最近想减的已经减掉了。董监高减持的话,大家在深交所的平台上也可以看到,目前,我们的大股东、二股东还没有减,我们管理层对公司的看好是长期的,我们都是自然人股东,在股改的时候,我们都承诺如果能上市,上市后一律锁三年,前两天三年到期解禁,有一些股东做了大宗交易,这无可厚非,每个人对自己的资产配置都有自己的考虑。但我告诉大家,至少目前我本人一股没动,我还是很看好捷成本身的发展。当然,如果未来一段时间上涨过快过急,或者我有其他资金使用的需求,我也会减持一部分,这并不代表我看淡捷成未来,请大家不要对股东减持做过度解读。公司法规定董监高每年减持不超过25%,也保证了公司管理团队的利益与公司长期发展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