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九九久 (002411) 2014-02-27
公司董事长周新基先生、董事会秘书陈兵先生就公司总体生产经营情况、主营产品情况、项目建设的进展情况等方面与来访调研者进行了互动交流,现将本次调研主要内容记录如下:
问:能否简单介绍下公司的主营业务和产品?
答:公司主营业务主要包括药物中间体和新能源新材料两大块。其中药物中间体类包括医药中间体和农药中间体,公司相关产品有:7-ADCA、5,5-二甲基海因、苯甲醛、三氯吡啶醇钠等;新能源新材料类主要包括锂电材料和特种纤维。公司相关产品有:六氟磷酸锂、锂电池隔膜、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其中锂电池隔膜、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正处于试生产阶段,尚未形成效益。此外,纳米复合二氧化锆粉体产品处于中试阶段,已成功开发出10nm左右、20nm左右、40nm左右、80nm左右的系列产品。
问:以上各主要产品目前的产能分别有多少?
答:7-ADCA产品现有产能为2000吨/年,5,5-二甲基海因产品现有产能为5000吨/年,三氯吡啶醇钠产能为5000吨/年,六氟磷酸锂产品产能为700吨/年,控股子公司南通市天时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苯甲醛产品产能为15000吨/年,公司结合自身实际和市场情况安排实际生产。
问:公司纳米复合二氧化锆粉体产品中试项目产品送客户试用了吗?该产品可以具体应用在哪些方面?
答:该中试项目目前正着手进行进一步的优化设计,尚未有样品送下游客户检测和试用。纳米复合二氧化锆粉体产品粒径小、稳定性强,具有耐酸、耐碱、耐腐蚀、耐高温的性能,与其他材料复合可以极大地提高材料的性能参数,提高其断裂韧性、抗弯强度等。纳米二氧化锆可应用于烤瓷牙、刀具、传感器、轴承、陶瓷、汽车尾气排气装置等多个不同层次的领域,有效提高金属材料的表面特性,如热传导性、抗热震性、抗高温氧化性等。
问:公司锂电池隔膜是采用的什么工艺技术?项目预计多久能正式投产?
答:我公司锂电池隔膜是采用的湿法工艺。该产品根据其行业特点,试用周期相对较长,要得到下游客户的广泛认可需要较长的时间。公司目前也在对相关生产装置和产品工艺进行进一步优化与完善,目前仍处于试生产阶段,距离正式投产预计还需要较长时间。
问: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一期工程产能有多少?产品主要可应用在哪些方面?
答: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项目总产能为3200吨/年。项目一期工程的产能为1600吨/年,共四条生产线。该产品可应用于国防军需装备(轻质高性能防弹板材、防弹头盔、软质防弹衣、防刺衣)、航空航天复合材料、远洋航舶、海军舰艇绳缆、远洋捕鱼拖网、深海抗风浪网箱和体育用品器材、建筑工程加固等高性能复合材料。
问:公司目前正在扩建的各个项目进展情况如何?
答:六氟磷酸锂项目扩建二期(1300吨/年)处于设备安装阶段,建成后公司六氟磷酸锂总产能将达2000吨/年。
三氯吡啶醇钠后续扩建项目一期工程(7500吨/年)目前设备安装已结束,进入试生产阶段。一期工程正式投产后产能将增至约12500吨/年。二期工程投产后总产能将达20000吨/年。
问:从药物中间体行业跨度到新能源新材料行业,公司在选择项目上是如何考虑的?
答:项目的选择主要是基于项目市场前景和国家政策导向,在此基础上寻找技术来源,综合考虑市场环境、技术含量、团队配备等多个因素。在具备条件的前提下投资建设,进行技术工艺的改良设计和试验,反复论证的基础上最终进行产业化生产。
问:公司未来几年有怎样的整体规划?
答:未来几年,公司将在继续巩固和保持好自身在药物中间体行业优势地位的同时,围绕企业转型升级,向新能源、新材料领域拓展。目前新能源新材料领域投资的多个产品已经开始试生产,六氟磷酸锂已经逐步打开市场,建立起了相对稳定的客户并为公司逐步增添效益。接下来公司将主要致力于锂电材料、特种纤维、纳米材料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力争在新材料领域取得突破,以实现公司整体效益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