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中电环保 (300172) 2014-03-13
一、签署《承诺书》;
二、投资者与公司交流内容:
1、公司2013年度收入增长及净利润增长的具体原因?
答:201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较快增长的原因为:火电和核电项目交付进度加快,非电力行业水处理及市政污水处理项目实施增加,同时公司前期拓展的烟气治理项目已开始实施并实现部分销售收入;2013年度,公司利润增长低于营业收入增长的原因为:公司加大对非电力行业水处理、市政污水处理、污泥处理及烟气治理等新业务领域的市场开拓力度,导致销售费用较去年同期增长,同时加大对上述新业务领域核心产品与工艺的技术开发力度,以及无形资产、固定资产摊销的增加导致管理费用较去年同期增长。
2、公司各类业务的营业收入如何?
答:2013年度,工业水处理仍是公司的主要业务,占公司营业收入的84.6%,主要是为火电、核电、石化、煤化工、冶金的水处理提供凝结水精处理、废污水处理、给水处理服务和水汽集中监控和化学注入系统;市政污水处理占公司营业收入的公司10%;工业烟气处理也实现了部分销售收入。
3、公司2013年承接合同情况及2013年末在手合同情况?
答:公司2013年度新承接合同额7.38亿元,其中:电力工业水处理市场4.30亿元、非电工业水处理市场0.67亿元、市政水处理市场1.73亿元、工业大气处理0.68亿元。截止2013年末,公司尚未确认收入的在手合同金额合计为9.08亿元,其中电力工业水处理市场5.97亿元、非电工业水处理市场0.83亿元、市政水处理市场1.48亿元、工业大气处理0.80亿元。
4、公司南京污泥项目进展情况及发展前景?
答:公司承接的南京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焚(掺)烧处置项目(BOO方式)目前处于建设阶段,项目将于2014年进入商业运行并产生运营收入。目前,国内污泥问题日趋严重、污泥处理需求明显加大,后续公司以该项目为契机,发挥公司特别是子公司国能公司污泥处理管理团队在技术和项目实施方面的丰富经验和高效执行力,全力做好项目实施,建立起公司的污泥干化及资源化利用示范工程,复制并发挥“协同焚烧、资源化利用“的有效模式,积极延伸污水处理的产业链,依托公司的资金及品牌优势,全力拓展污泥干化及资源化利用业务市场。
5、公司在石化、煤化工等工业市场拓展情况如何?
答:公司2013年承接了中盐昆山原水、污水回用及浓盐水浓缩系统、远东仪化除盐水系统等项目。2014年,公司将持续加大对化工、煤化工等行业水处理业务拓展力度,特别是化工园区、以及煤化工、盐化工、石化等重点工业水处理。
6、公司对核电市场重启,公司在此方面的发展如何判断?
答:公司已注意到核电项目的重启,并保持密切关注。2013年,公司中标中广核阳江核电凝结水项目,今年2月,公司又成功中标辽宁徐大堡核电凝结水项目,取得了良好的开局。后续公司仍将发挥在核电领域的强有力竞争力,争取获得更多的订单。
7、公司的凝结水和补给水的项目是否有一定配比关系?如何区分的?
答:凝结水和补给水的项目是工业项目(比如核电站)的两个重要水处理项目,业主方招标时一般是分开招标的,没有必然的一一对应关系,所以就某一个工业的项目而言,有可能凝结水和补给水不是同一家承接;在公司的定期报告中凝结水和补给水的收入情况是分开列示的。
8、公司技术方面人员占比挺大,他们的构成如何?
答:公司十分重视技术研究开发工作,研发管理团队一直保持稳定,且均具有丰富的水处理技术研发和系统集成实施经验,自成立以来,技术研发团队逐步壮大。截止2013年底,公司拥有从事设计研发、系统集成、工程技术服务类员工共计216人,均具有环境工程、化学、给水与排水工程、机电等与水处理相关的专业背景。
9、公司对并购是如何考虑的?
答:公司要做大做强,通过兼并、收购是一种很好的途径;目前公司已成功地完成了对联丰公司、国能公司的收购,快速的进入了市政污水和污泥处置领域,并已取得了成效。以后若有合适的项目,公司仍会采取并购的模式,以迅速做大做强。
10、公司对于在二级市场的表现是如何看待的?
答:公司始终关注自身在二级市场的表现。我们首先认真经营企业并力求其长期稳健地成长,只有企业自身质量的提高,才是维护好股价的主要因素。同时我们也持续不断的提高投资者关系维护的工作质量,力争向所有投资者展示一个透明的、真实的经营状况。
11、公司建设环保服务业集聚区对公司有何意义?
答:受南京江宁开发区委托、由公司牵头、联合多家教科研企共同打造的“南京环保服务业集聚区“,现已由江苏省环保厅推荐、向国家环保部申请认定试点工作。集聚区是依托国家级“淮河流域再生水利用与风险控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通过“政产学研共建“模式,围绕环保产业链,以向各种生产活动提供污染防治服务为核心内容,包括相关的咨询、设计、监测、金融、保险、治污设施运行等服务活动。公司将利用合同环境服务的基本形式、结合委托、承包、BOT、BOO、TOT等多种商务模式,进一步拓展市场的承接模式和领域;依托环保公共服务等平台的建设,促进公司加快自主核心技术的创新和人才队伍的培养;借助环保技术交易市场及成果转化中心的建立,引进优质的环保技术和成果转化等项目。集聚区的建设将不断提高公司在行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更有助于公司的发展。
12、公司未来发展展望及采取的措施?
答:公司现已发展成为综合性环保高科技企业,主营工业水处理、市政污水处理、中水回用、海水淡化、污泥处置、烟气治理等系统的解决方案、研发设计、设备系统集成、工程总承包及技术服务等业务,主要服务于火电、核电、石化、煤化工、冶金等国家重点行业以及市政和化工园区等领域。未来公司将通过:继续抓好市场龙头,实现市场的持续突破;深化绩效管理,持续提升工作执行力;发挥协同创新机制,积极做好平台建设等举措,抓住国家环保行业发展的良好势头,充分利用好公司积累的竞争优势和各方资源,严格把控各类风险,以把企业做大做强为宗旨,持续增强公司的开拓能力,不断提升公司经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