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迪威视讯 (300167) 2014-03-19
本次调研以参观及问答的形式开展,双方就中视迪威在公司业务、产品研发方向、市场拓展以及公司内部情况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主要内容如下:
Q:公司在北京、深圳和绵阳三地如何分工?在绵阳建立产业园与公司未来发展有何关系?绵阳当地对产品是否有需求 ?
A:北京是产品“营销中心和展览展示中心“,“研发中心“位于深圳,绵阳是“生产制造基地“,如此布局在于最大效率的发挥各自区域在激光投影产业化推动过程中所具有的独特优势。
绵阳政府非常重视中视迪威激光产业园项目落地绵阳,并对此给予了多方支持,绵阳是“科学城“,有很好的电子产品制造基础,同时工业化生产成本较低。另外绵阳有“长虹“、“九州“等显示行业的大型央企,对于新技术的引入也有迫切的需求,可以为中视迪威带来很好的产业链上下游切入机会。绵阳政府将“整合显示行业资源,打造显示产业链“作为“一号工程“,依托政府对行业资源的整合,易于中视迪威产品在技术整合、市场推广两个层面上得到更多的支撑。
绵阳政府部门一直在积极推动中视迪威产品技术与本地相关企业产品的结合,这些工作都在进行中,我们都在期待结合的成功,同时绵阳政府相关部门也在多层面积极协助中视迪威宣传应用中视迪威的产品,包括在西部的相关省市介绍中视迪威的产品和技术。
Q:中视迪威是不是在中视中科产品的基础上研发产品?中视中科入资的专利技术现在情况如何?目前公司的技术团队是否有中视中科的人员?目前取得专利技术的情况如何?光源是否仍由中视中科提供?
A:中视中科是以无形资产出资的形式成为中视迪威的股东之一,作为其入资的专利技术,现在已经全部转移至中视迪威,不存在知识产权纠纷。
目前中视迪威的产品主要是通过自身的研发和创新,技术团队中有部分曾在中视中科任职的专业技术人员,他们的加入为中视迪威的研发工作曾强了技术力量。
除了中视中科转移的专利技术,公司目前已经又取得了三项专利,还有多项发明专利正在申请过程中。
目前公司的激光光源完全自给自足。
Q:公司目前与大地合作了几个影厅?除与大地院线合作外,是否还与其它院线合作,以什么方式合作?
A:目前与大地院线合作的影厅已经有7个,数码辰星是我公司在电影市场上最重要的合作伙伴。除了数码辰星在电影市场上的推动,在新建项目上我司也在积极推进与保利、万达、博纳等院线的直销合作。与保利院线合作的测试工作即将展开,同时也在积极寻求与“中影集团“、“中影器材“之间可能的深度合作。
除了新建影院项目,未来更多的是旧影院设备改造项目。目前,很多院线的放映设备处于更新换代阶段,光源改造的市场大、覆盖面广。院线即将淘汰原有传统电影机,中视迪威可将其改造成激光电影放映机,可为院线挽回损失,节省成本。这个市场潜力是很大的,与院线合作的模式也是多种的。
Q:目前采购激光电影放映机的价格要高于传统电影机,中视迪威如何给予院线采购的动力?
A:通过两种方面,一是为院线核算综合成本,实现盈亏平衡。我们的产品可以采用吊装方式安装,使影院更加充分利用空间,通过加装座位、降低能耗、减少运维成本、提高电影票价等方式,在两到三年内收回高出传统电影机的采购成本。
目前院线播放巨幕电影大都采用两台放映机叠加的方式,实现高亮度或3D放映。由于中视迪威激光电影放映机具有超高亮度和高色彩饱和度,一台激光电影放映机可完全替代两台传统电影机的放映工作,实现最优投入产出比,节省各项运营成本和实际支出费用,对巨幕投资者具有极大吸引力。
Q:改造传统电影机的费用大约多少?新建影厅的设备费用多少?今年的销售额预期是多少?今年要销售多少台设备能够达到盈亏平衡点?麒麟社的设备销售额是多少?
A:每台设备的费用要取决于客户对亮度的要求、影厅的大小以及采购设备的数量等综合因素来决定。
2012、2013年是中视迪威的基础期,主要进行产品研发、优化、定型、市场宣传、布局、示范性项目建设、制造平台建设、 SINOLASER品牌树立等工作,通过各种渠道对外宣传,提高市场对我公司产品的认知度,2014年中视迪威的工作重点将转为以系统工程和产品销售为主,加大销售工作力度,推动市场对中视迪威产品的认可度,中视迪威自成立以来一直在按部就班的平稳前进。总公司对于2014年中视迪威的销售目标有要求,我们对销售的预期也比较乐观,力争实现较好的盈利目标,给投资人一个较为满意的回报,具体情况由股份公司予以发布。麒麟社设备的销售价格在100万元左右。
Q:国外企业例如巴可、科视是否掌握高亮度激光显示的核心技术,国内外的竞争对手是否也在从事类似产品的研发工作?中视迪威是否领先?
A:近年显示行业发展速度很快,光源技术从气体发光向固体光源发展。激光器的研发受益于国家“863计划“,中视迪威自成立以来,经过从结构调整到产品优化进程,于2012年将产品推向市场,2013年进行了重点工程项目试点,进行全面市场布局。中视迪威基于对激光器的深度研究,不断完善、改进现有技术,稳步地使中视迪威的产品逐步成为显示行业的高端产品。国外企业巴可、科视、NEC、松下作为显示行业的国际领先企业,其中NEC基本放弃了独立研发激光显示产品的工作,选择与中视迪威合作,巴可、科视、松下等企业目前并无激光显示同类产品推向市场。通过中视迪威进行横向比较,我们领先于其他企业大约1-2年的时间,截止目前,我们一直保持着技术领先性的同时,仍在不断加强研发力量,提升自身竞争力。
Q:激光投影技术为什么在国外没有大规模推广?国内外对激光显示产品是否有相应标准?激光显示是否对人体有伤害?
A:中视迪威已经加入LIPA组织成为其一级会员,该组织一直致力于推广激光电影技术,并进行激光显示产品的标准制定工作。目前该组织正在与美国FDA磋商FDA认证事宜,FDA通过试验,并未证明在安全范围内激光对人眼有损害。在国内,经过军事科学医学院的研究试验,结论与FDA相同。
LIPA组织集合并参考一级会员单位的意见,预计今年上半年将对出台相应产品标准,国内的行业标准也正在制定过程中。
国外企业没有大规模推广激光显示产品,主要是因为价格因素,相比之下国内更具价格优势,在可见光波段国内技术领先于国外,目前国内采购的价格已经是几年前的一半。
Q:中视迪威与NEC的合作目前进展如何?具体有哪方面的合作项目?
A:目前由NEC给中视迪威提供光机,双方共同合作研发4K激光投影机,不断优化设计,适应市场需求。
与NEC合作还包括支持中视迪威获取3DLP芯片授权工作。因TI(德州仪器公司)仅向包括NEC在内的全球四家企业提供3DLP芯片,所以中视迪威与NEC合作取得3DLP授权后,中视迪威将成为国内首家取得该授权的设备生产制造企业,预示中视迪威已经跻身全球投影技术领先企业。
与NEC的另一项合作是中视迪威将取得DCI认证,在亚洲只有日本有资格进行DCI认证,所以通过日本对中视迪威的激光电影放映机进行DCI认证。预计今年6月中视迪威的产品能够确定取得DCI认证的具体时间,今年9月能够正式取得DCI认证。这两个项目的合作成功,将会使中视迪威的产品在市场上更加领先于其他同类产品,同时对降低成本、掌握核心技术、推动产品发展起到相当大的作用。
Q:激光工程机和电影机哪个毛利率更高?工程机主要应用于哪些领域?销售对象有哪些?各自的销售份额是多少?
A:工程机的应用很广,包括建筑物投影、建筑物玻璃幕墙、展览展示、航天军工、大屏监控、综合演艺、会议系统等方面。公司在展览展示领域与上海风雨筑合作,在军工领域与航天长峰、209所所等军工单位合作,还与星光影视、阳光传媒、大连博涛等大型演艺传媒企业及系统集成商合作。相对于激光电影机的毛利率,激光工程机相对略高。工程机和电影机在各自领域销售份额应各占50%。
Q:公司研发的产品是否准备向家庭产品发展?在LED电视技术成熟的情况下,激光电视是否有竞争优势?将来能否取代LED电视?采购成本会不会很高?何时能有激光投影电视的样机?何时能够商用?
A:从去年9月开始公司已经着手研究激光背光源电视,激光背光源电视可以提供色彩更丰富、画质更完美的显示图像,可以为平板电视厂商提供新的利润增长点,未来激光电视替代LED电视是可以肯定的。公司将以市场力量推动降低成本,从小试、中试到批量采购以降低成本。今年年底应该会有样机,预计两年内能够满足商用。
关于激光投影电视,我司去年下半年已经提出计划,正在就满足商用和家用的3000-5000流明单DLP激光投影机和“激光投影电视“进行开发,预计今年下半年能出样机。未来完全有可能取代100吋以上的平板电视。目前成本相对还比较高,高收入家庭应该能够承受,预计2015年下半年能够投入商用。
Q: 目前公司高层领导的背景如何?股东之一的陈彦民背景如何?
A:总经理张大为是由中视中科委派到中视迪威,在中视中科时张总担任常务副总经理主要负责市场销售和对外合作。副总经理陈彦民是应用光学专业高级工程师,毕业于长春理工大学应用光学专业,目前主要负责公司的战略发展和合资合作工作。总工程师王玉鲁曾在国内激光应用领域的大型企业,负责产品研发、设计、生产管理等重要工作岗位。副总经理王宇祥,有多年上市公司工作经验和二十余年营销工作经验,目前主管公司产品营销工作。陈彦民代表公司高管团队持有公司股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