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众信旅游 (002707) 2014-04-03
1、目前中国散客化的趋势非常明显,国人出境如果选择散客化方式,长期看,旅行社跟OTA的区别在哪儿?
答:国内游散客化趋势比较明显,出境游只是在短程目的地开始有这个趋势。
OTA做的是标准化的产品 “机票+酒店+机场接送“。旅行社以往主要是团队游产品。目前也在做标准化产品。未来,旅行社向线上发展为每家有规模的旅行社的必然选择。
2、目前做度假产品大的OTA如携程、途牛、同程,目前侧重于行前的机票+酒店+车的预订,到了目的地的小交通、用餐和门票更多的是找的旅行社,目前是否这个趋势?
答:机票+酒店,相对而言易于标准化。目的地服务则不易。未来,旅行社可以把机票、酒店单独拿出来销售,其他的目的地服务可以提供客人自选,且到目的地再售卖--这是旅行社的优势。
3、大家都在讨论买流量的问题,公司方面的想法是会开网点或者收网点,两条腿走路,门店+电商平台,目前除了获取用户的成本、以及用户的黏性大小以及宣传的效果大小之外,还有其他的考虑因素?
答:成本角度,很难说哪个成本更高,线下有房租和人员成本、线上的买流量的成本也不低。现在不需要讨论是否需要建设门店,而是要讨论怎么合理的布局门店。
4、好的零售网点,公司可能会采用收购的方式。目前好的网点的价格大概怎样?几倍的PE?
答:截至目前,公司会坚持在主要城市自建网点。
5、出境社核心竞争优势在于对上游资源的掌控,公司在向上下游产业延伸上有哪些计划或想法、可行性?比如复星集团2010年开始收购地中海俱乐部,现为第一大股东,而我们是Club med在国内的第一大代理商。现在向上游产业链延伸有哪些困难?
答:旅行社纯市场化的发展时间不长,众信发展十年现在也就有1000多员工、30亿营业收入,这就决定了刚开始我们只能做中间商。下一步公司肯定会向上游资源延伸,但公司近期尽可能要保持不要变成重资产公司。
6、13年众信在厦门重庆杭州开设三个分公司,批发业务快速增长,分公司开展业务并朝二三线城市延伸。目前的竞争情况如何?对于二三线城市而言,更看重品牌还是消费者更喜欢当地的小旅行社。
答:北上广这样的城市OTA比较强大,但目前二三线城市还是旅行社占主要地位。
7、北京大区、中原增长比较快,东北和华东增长慢一些?
答:2013年华中、中原、西南业务增长较快为发展了短线产品,东北大区本身基数大,增长略为缓慢。上海的批发业务增速快于北京的批发业务,但北京因有零售业务,整体带动了北京大区业务的增长率。
8、2013年公司依托长线优势向短线拓展成果如何,长线游与短线游的营收结构?
答:2013年的趋势没有变化,欧洲的营业收入占50%,亚洲的占比继续提升。
9、旅行社是现金流的占款方,国中青借助本身的品牌应用现金流做了免税、景区业务,公司有没有金融衍生、机票销售或者其他的业务拓展计划?
答:此问题我们在年报中未来发展规划中已经提到,我们会继续坚守主业,但众信是非常市场化的企业,跟主业有关、可以促进的业务我们一定会去学习和尝试。
10、是否会在长期的布局方面做更深入的考虑?
答:未来,散客化出游肯定是趋势,但是主要是以散客为主还是以团队为主,具体还要分目的地,如海岛,基本上 “机票+酒店“自由行就可以了,但其他的一些目的地,目前还是以团队为主。未来,我们会在现有团队游的基础上做一些灵活的调整。
公司在较长的时间内,跟OTA之间会保持非常好的合作,大家在产品和渠道上各有所长。目前市场上主要关注的是线上和线下的竞争,其实也要看到线上线下的融合。
11、商务会奖业务增速相比11、12年有一些下降,未来的增长的预期?
答:众信的政府客户很少,企业方面,以前药类企业比较多,现在对其他行业的拓展也很不错。中央的八项规定等政策会对专注政府的出国考察等业务的旅行社有较大影响,但众信以企业客户为主,我们认为企业客户对商务会奖的需求还是很活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