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金新农 (002548) 2014-04-09
一、公司预计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163.26% ~174.71%,二季度是否会持续?
公司基本面向好,管理团队不断提升,也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从战略、管理、文化上等方面重塑金新农。第一季度销量、利润同比都有增长,主要是:一是士气上打造有效团队,提高工作的努力程度,二是改变思路,盈利模式改变,以前看重销量,现在毛利率和费用控制作为重点的考核指标,三是两大改善,一方面大亚湾项目的投产,另一方面销售团队的优化,增强了大客户的开发力度;再次猪场方面引进优秀的团队,盈利能力有改善。
增长的动因来自于管理行为的转变。在年度报告、年度结算与预算报告中已经将我们的经营策略进行了公告。
2013年一季度是公司的低点。今年比2013年的的行业条件还要差,但公司积极面对。
二、客户结构如何?
在北方以经销商为主,华东、华南直销猪场占比40%以上。我们定位万头以上的猪场才是大猪场,大客户部负责1500头母猪以上的规模猪场。
三、欧洲教槽料产量在下降,国内如何?
国外下降跟养殖技术有关,现在出口很多,消费结构也在变化。养殖规模变化不大,但是养殖效率提高。
国内二十年时间才能达到国外水平。一是农业资金来源有限,限制了农业增长速度,二是中国人多地少,防疫风险比较大。
公司教槽料总量还是在增加,目前竞争对手比较多,市场有一个整合的过程,能做得好的也就那么几家。
四、公司养殖场未来有什么打算?
聘请专业的人士,三年内打造好养猪事业管理团队,掌握养猪新技术,探索养殖合作新模式。
五、公司1036规划算是放弃了?
没有放弃,只是实施方式改变了。战略有微调,教保料是重点,养猪方面通过合作的方式降低风险,保证收益,与饲料进行捆绑。
六、在今年这种行情下,要做到逆势增长信心来自哪里?
客户资源好,规模化猪场抗风险能力强,相对稳定。
七、公司饲料价格有优势吗?
不仅仅是价格问题,饲料体现的是综合品质。产品力和营销力的结合是关键,而且我们的料肉比在行业里一直是领先的。
不在乎做多少量,而在于拥有多少优质客户,与客户共同成长,在核心客户取得最大市场占有率。目前一些大客户全程都在用我们的饲料。
上市后,因应收账款抓的比较紧也失去了一些客户。
八、去年应收账款增长很快,一季度怎么样?会不会出现坏账?
应收账款涉及一个风险控制的问题。
首先在战略上支持有价值的客户,能给公司带来销量和利润增长的客户;
二是操作上,一方面要做资信评价,另一方面做好担保措施并做好信用跟踪;
三是和银行合作,通过金融杠杠的作用,在信用水平比较高的地方做一些这样的操作;
总言之,建立在有利益、风险可控的基础上。
去年增加的应收账款都是直销的大猪场。
九、管理层的考核激励会有什么变化?
以前做了股权激励,时间点做的不好,现在通过管理效益提升,利润分享、内部创业等方式进行激励。
十、公司从去年3月以来的调整具体也指哪些?
一是管理团队的调整,引进了优秀的高管,如常务副总熊总等;
二是动力调整。我们从去年开始反思上市后业绩上不去的原因。上市后我们远离了客户、远离了市场、远离了员工,现在公司在积极转变,必须下市场、下到员工层解决问题;
三是全情投入的奋斗精神,企业文化的重塑。
四是帮助员工成长、帮助客户成长,制定成长培训计划,建设商学院。
五是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并落实到日常的管理过程中。
六是启动内部创业计划。
十一、去年释放的产能主要有哪些?
近两年新增的产能主要是大亚湾23万吨,哈尔滨改造新增6万吨、长春金新农10万吨、沈阳成农10万吨。有的已经投产,有的还在建设中。
十二、您对目前的养殖市场怎么样?饲料行业滞后,后面影响如三季度如何?
风险主要在应收账款方面。行情好的时候显示不出来,行情差的时候应收账款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对小公司来说,影响大一些,对于大一些的公司,规模效应就体现出来了。
现在很多猪场都在扛,但最终还是有扛不住的。对饲料企业,看客户群。如果没有减栏的话,对饲料的影响比较小。
目前我们看到的是一些自然的淘汰。
十三、一季度业绩预告修正中提到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超过1%,未来还会继续控制吗?
1、将毛利维持在一个合理水平,与客户共同成长;
2、在成本方面加以控制有效平衡;
3、通过灵敏的价格体系,优化可进步的客户,淘汰没贡献的业务员,控制各项费用的开支。
十四、毛利的改善主要是广东金新农的投产吗?
同比来看,广东金新农的投产只是很小一部分,毛利改善主要在于综合管理能力的提升,而且去年含非经常损益。
十五、每个厂的产品结构一样吗?
区域不一样,还是有差别。
十六、怎样考核销售员?
通过销量、回款、过程控制,销量是按标准吨位,按照标准进行折算。以利润贡献、价值贡献作评价,主要是考核业务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