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三泰控股 (002312) 2014-05-08
公司证券事务代表宋华梅首先对参加本次调研会议的调研人员表示欢迎并首先介绍了公司的基本业务。以下是会议具体内容:
问1:2013年年报中披露的分产品收入中的其他收费增长较大,这部分主要是什么?
答:主要是服务、软件收费,毛利比较高。
问2: BPO去年收入大幅增长,增长来源?
答:去年公司对BPO业务结构有所调整,不再像前几年初始投入拼规模时期,现在将毛利相对较高的大堂外包作为BPO业务重点。
问3:安防业务板块公司怎么考虑?
答:公司在安防业务领域处于行业龙头地位,现在市场已基本饱和,主要是产品更新换代,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应该说不是我们未来的重点业务。
问4:大堂外包毛利降低原因?
答:跟业务结构调整是有关系,另外就是营改增影响所致。
问5:BPO业务现在有多少人,主要分布在哪里?
答:6千多人,离场和驻场人员都有。
问6:BPO的客户有哪些?竞争对手有哪些?我们的优势是什么?
答:国有银行、商业银行系统都有。
竞争对手主要是京北方、信雅达、银雁。看起来这个业务能做的人很多,比如劳务派遣公司之类,我们的竞争优势我想还是源于我们对银行十几年的服务,对银行业务流程的熟悉程度。
问7:电子回单系统更新换代产品是什么?
答:回单自助打印系统,市场接受挺好,去年实现了不错的销售,逐渐替换原来的回单柜。
问8:今年来看,我们传统业务会如何?
答:保持平稳增长。
问9:速递易收费情况?
答:目前还没有大幅放开,只是在部分地区进行试点收费。
问10:速递易网点有多少?
答:我们一季报的时候公告的是签订协议7800余个,落地的3800余个,截止到今天肯定又增加不少。
问11:介绍一下我们做速递易的渊源?
答:我们的传统产品回单柜卖得很好,就一直想跨界,海关和税务都尝试做过,但是量上不去。后来我们看到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带来的快递最后100米问题,结合我们的回单柜、监控技术及BPO业务,速递易就这样自然产生了。
问12: 进入小区的成本是多少?
答:刚开始做的时候物业觉得帮他们解决大问题了,倒给我们的钱,后来物业思维改变了,加上竞争对手的出现,就开始有了入场费,我们觉得只要是符合市场的,都是合理的,用市场化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问13:合约的期限是多久?
答:不一定,有长有短,期限短的进去的成本也低。
问14:速递易如何进行营销?
答:每个小区一家一家地推,这种地推是任何竞争对手都无法逃避的,相信我们的团队执行力。
问15:小区一般放多少柜子?
答:看小区包裹数量,一般一拖四,72个柜子,后期在根据包裹量增加,我们发现有的小区有了我们的柜子后网购次数增加了。
问16:我们签协议有没有排他性?
答:95%以上的协议是排他的。
问17:我们做速递易的优势又在哪里?
优势我想首先是电子回单、监控及BPO业务这三方面的技术积累。
其次是先发优势,这是互联网最大的优势。
还有的优势就是我们公司在全力以赴的决心与勇气。我们只专注做最后100米,不要说我们只是领先了几个月,多布局了几千个点,在这个行业成功只属于第一。
问18:如何看待越来越多的竞争对手?
竞争对手的到来也说明这个市场空间巨大、前景广阔,这个业务领域终将是多种业态及竞争共存的局势,我们速递易不只是完善物流链,而是坚持做第三方,构建社区金融平台。希望大家一起将这个市场做大。
问19:收费模式?
答:目前是四种基础盈利模式,我们认为一旦形成规模,其他盈利模式自然产生。
问20:如果向快递员这种成本敏感的人收费,他们还愿意使用吗?
答:在我们尝试收费的网点里面确实存在快递员对收费一开始有抵触情绪,但是两三天后他还是愿意付费使用,这就说明他自己肯定算过账了,认为即使付费使用提升了他的效率,他有更多时间揽件,对他个人来说最终还是会增加他的收入。
问21:速递易加盟情况如何?
答:今年新增1万点是我们自己做,加盟另算,每笔业务都是个性化的谈判。
问22:速递易折旧年限是多少?
答:10年。
问23:速递易成本?
答:3万左右,规格不同有所差异。
问24:股权激励今年摊销成本是?
股权激励14摊销费用不到1000万。
问25:速递易APP什么时候推出?
答:APP的推出时机很关键,要在速递易达到一定的用户规模,并具有一定用户粘性的时候推出。
问26:1个运维人员可以负责多少小区?
答:看小区密集程度。一个人负责10个、30多个小区的都有。
问27:今年公司薪酬有没有调整?
答:根据公司发展会有个性调整,高管没调。
问28:公司一季度亏损原因?
答:一方面是公司经营存在季节性特征,二是因为速递易业务的投入。
问29:配股现在情况?为什么不选择定增?
答:证监会反馈已经下来了,我们已在积极准备。
我个人认为大股东参与配股,是看好速递易业务的广阔市场空间及前景,也是对公司未来整体发展充满信心的表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