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海兰信 (300065) 2014-05-20
1、分别由董事长申万秋及总经理魏法军介绍公司的战略方针、经营规划以及新产品研发情况等;
2、公司在航海电气领域面临国际厂商的强烈竞争,如何保持业务领先性,航海电气业务如何实现业绩提升;
答:主要是以下几点:1、船舶工业的重心转移到中国,整体行业的暂时低迷也将从更细节的角度考验公司的实力,公司的本地化优势能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某种程度也给了公司提高市场占有率的机会;2、快速提高单船的供应能力,达到100-300万美元/船;3、通过系统功能的差异化优势提升市场份额;4、公司军、民品齐头并进,加上新业务的开拓,也将从中获得更多扭转行业格局的资本;除此之外,未来公司将关注对行业内细分领域领先企业的并购,打造双品牌甚至多品牌战略。
3、公司未来是否有并购计划;
答:公司会围绕主业、围绕海洋领域展开资本活动,关注欧洲细分市场的品牌企业,以船舶电气领域为主,结合自身优势做强中国市场,提升被并购企业的市场价值;同时探索混合所有制模式,以资本为先推进创新。
4、海洋防务信息化业务的战略规划是什么;
答:海洋资源的价值日益凸显,其地位不只关系到一个国家的资源战略,而且与国防安全息息相关,海洋资源开发及海洋权益维护已经成为国际事务的热点问题,各国都在建立相应的海洋防务体系,比如挪威、西班牙等国家的海岸线包括近海的石油平台都建立了雷达防务体系,我们的邻国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越南等国家都在建设类似的防务体系。目前公司对于业务的整体规划包括岸基、“岛礁+石油平台“以及“远海+海底“相结合的立体化海洋信息化数据平台,为海域使用管理、海洋环境保护、海洋资源探索和海洋执法监察等工作提供有效的数据决策信息。
5、公司在军工,尤其是在防务信息化领域的竞争优势;
答:公司拥有开放性、国际化的研发平台,在一些细分领域有一定的技术优势,与国家的科研院所也保持着技术合作交流;同时,公司也在探索混合所有制模式,模式包括设立合作体、并购等。
6、公司军工业务的发展前景;
答:公司军工业务的发展的态势是个变化的过程,与国家军民融合步伐的逐步加快息息相关,目前公司多款产品都在民转军的过程中。从公司规划的角度,核心工作在于争取更多的单品拿到列装型号,并争取实现小系统的集成。
7、公司小目标雷达是否已实现销售,未来业务覆盖领域的规划是什么;
答:公司小目标雷达从2013年四季度开始已经实现销售,目前订单情况良好并且在对地探测领域也有一些突破,目前预测市场容量超过百亿,业务重心在舰船、海工平台、岸基对海、海岛监控等领域。
8、公司如何保障国际化研发模式的开展;
答:公司坚持“自主研发为基础,国际合作创一流“的研发理念,注重于国际团队的交流,逐步建立有效的团队激励机制,并做好国际化专业人才的储备;未来公司计划形成30-50人的稳定的国际研发团队,在包括雷达天线、算法及INS算法等方面形成有竞争力的研发成果,并逐步做实俄罗斯研发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