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东方通 (300379) 2014-05-23
首先由副董事长朱律玮先生介绍公司基本情况,包括历史沿革、中间件的概念和技术发展趋势等。
Q:在云计算环境下,中间件会不会受影响?
A:当前的应用服务器模式在未来市场份额会下降,从技术发展角度看是必然存在的,我们已在关注新的应用服务器形态。
Q:应用服务器的优势能继承吗?
A:最核心的技术还是一样的,要适应新的开发模式。
Q:与海外厂商有差距体现在哪?
A:目前对前瞻性投入不足,是有限的去关注适应中国的需求,客户最需要的功能。但我们在用户特定场景下去测试我们是与国外产品是相当的。中间件是滚动开发的概念,不断适应客户的需求。
Q:中间件与数据库伴随,当前关系型数据库是主导,随着新型数据库技术发展,中间件开发技术是否需要大的升级与调整。
A:中间件最核心是与数据库无关的,是将数据库接入使用,是有适配层,数据形势如何演绎,中间件需求都是不变的。
Q:中间件是否依赖数据库对我们开放接口?
A:需要,所有数据库首先都会提供标准的SQL接口,少量特定高级功能需要厂商对我们开放接口,厂商主要指ORACLE和SUN。
Q:如ORACLE和SUN将接口做成封闭的,是否对我们有影响?
A:如果需要,可能需要签定特定的协议。
Q:是否收费?
A:这个一个投入产出比的问题。
Q:很多公司不只做中间件,如金蝶。对我们来说软件和中间件集成方面是否有劣势?
A:各有特点,对我们来说是中立的第三方,我们与不同的集成厂商合作时更容易,如金蝶也在做电子政务,其他厂商与其合作时也要考虑主营业务是否与其冲突,金蝶ERP会对其带来拉动,我们目前还欠缺这一块内容。
Q:服务要根据客户需求去改变?如何及时掌握用户的需求?
A:很多情况下我们的客户就是集成商,我们的软件是为集成商去开发用户软件,由集成商为我们提需求。
Q:对中间件开源怎么看?
A:开源是对中间件商业领域很重要的竞争点,中间件市场在中国的份额是数据库的50%-60%,很大一块被开源吃掉了。系统不大的情况下,从成本角度考虑,用开源软件的可能性很大,但系统大到一定规模的时候,开发时可以用开源,到使用时要考虑谁来维护?出了问题谁来维护?功能需要改进时谁能再提供功能等问题。我们就是瞄准这种有服务需求的客户,一看业务量,二看应用系统的关键性。
Q:东方通会从中间件厂家做系统集成吗?
A:到目前为止公司不做集成,公司整体发展战略是发展以中间件为核心的基础软件事业,对于未来拓展要看企业规模是否适当。中间件是宽泛的范畴,涵盖主流中间件技术,对于我们还没关注到的,但也是符合这个概念的,会通过外延式扩张去开拓,以软件产品为前提去发展。未来也不考虑做我们不擅长的系统集成业务。
Q:公司几大业务领域在过去两三年招标过程中中标比例有多少?
A:中标比率有提高,得益于国产化的驱动,公司品牌的提升与积累。
Q:中间件是否存在纵向联盟?
A:没有,最主流产品有市场标准,我们也要付标准的服务费。
Q:市场提供大的良好机遇,打算如何做?如何快速发展?
A:通过市场、渠道开拓,组织市场大会,让更多用户知道我们,知道我们的产品能满足应用。同时通过提升员工效率扩大直销、加强合作伙伴合作。
Q:公司与软件外包有无关系?
A:没关系。我们还没有开拓此领域。
Q:公司准备开拓军工市场,大概的需求规模和发展规划是什么?
A:军工领域是公司准备大力开拓的市场,更突出自主可控的理念,预期未来有很大规模。计划今年设立子公司,并拟申请二级军工涉密资质,以期进入军工领域较核心的业务系统。
Q:军工行业对中间件的需求与非军工,如交通领域需求完全不一样吗?
A:本质上没大区别,但肯定有些特殊要求。
Q:对集成商的优惠政策有哪些?
A:关键是有利益,体现在折扣和付款期限上;在技术合作层面,小的集成商把控能力不够,我们是可以给额外的帮助;目前已开展给合作伙伴做工程师培训,发认证证书,让更多的合作伙伴可以替代我们去做维保服务。
Q:产品在销售过程中先入优势,新系统用东方通的产品与原来的系统是否兼容。
A:如是扩容项目,原来用什么还是用什么;新建系统和项目与原来系统无必然联系。
Q:招投标过程中是否与IBM,ORACLE有价格战?
A:正面竞争肯定有,我们的列表价格有性价比优势。
Q:中间件多长时间要更新换代?
A:用户周期5-6年,但不是所有业务系统,因为技术在改变,有的快些,有的甚至长期不变。我们自己的版本大致两年升级一个大版本。
Q:收入中技术服务是什么业务?
A:主要指维保服务,是售后服务的有偿延续,还有少量专业的定制化服务。
Q:棱镜门事件发生后对我们的影响。到什么量级才能出现规模效应。
A:公司重视研发,公司保持高毛利,扩大市场份额。国产软件逐渐为用户接受,是大势所驱,这种趋势会影响用户采购心态。但这一过程是循序渐进的,不可能一促而就。研发费用率下降到20%以下,规模效应会逐渐显现。目前还是偏高的。
Q:科技公司重视研发,目前研发费用率25%-30%,销售费用有无目标保持什么水平。
A:销售费用相对也较高,公司将强化培训,提升效率,优化队伍,并重点加强拓展渠道伙伴。
Q:董事长年龄大了,是否有退休的考虑。
A:张老师坚持体育锻炼,身体健康。目前主要是公司战略方向的把控,公司日常经营交给管理层去做。短期内没有退休的打算。
Q:公司是产品型公司,以后的发展寄希望于产品的不断丰富,或客户更多元化,就产品这块中间件从技术角度的更迭快不快?刚讲的云计算是方向不是就能形成产品了,往后看3年技术冲击对会产品的开发有什么大的影响。第二个问题,在可看到的3-5年内,在产品方面有无新的产品会出现,对我们在获取市场占有方面会有更强的影响力。
A:三年内还是主流的、产生利润的产品,开发应用的厂商更新也慢,我们是要去满足他们的。第二个问题,新的研发或新产品的引入,我们一定找市场份额大的,与中间件靠近的,引入进来,增加我们的盈利能力。
Q:东华软件是我们的股东,为什么用IBM的产品,是因为我们的产品线不全面吗?
A:集成商在客户处有一定话语权,但不是绝对的。我们要做的是合作伙伴不反对我们,以后才能去推动。从产品角度我们是完全可以满足的。东华是我们的第二大股东,我们也在找合作的契机,未来是有合作可能性的。
Q:东方通在政府行业市场份额很高了,我们再在此领域并购是不是没有必要了。
A:从并购角度,传统主流中间件厂商不多,标的有限。公司也在积极探索符合整体中间件特性的企业,挖掘可能性,当然也不排除在整个基础软件领域合作。
Q:公司下游客户拓展情况。
A:新兴领域,如卫生医疗教育等都有拓展。
Q:国产中间件市场格局是怎样?
A:第三方数据显示,主要是竞争对手是国外两大巨头,包括东方通在在内的国内厂商,与国外巨头相比差距还很大,但有缩小趋势。
Q:上市后对销售的激励有无变化。
A:在产品研发、销售方面都会有些新的变化。未来的股权激励,个人觉得主要向管理层和技术研发人员倾斜。对销售激励主要考虑与当期业绩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