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当升科技 (300073) 2014-06-11
1、问:公司现在研发的思路是什么?
答:过去我们的研发对市场的跟随不够紧密,现在公司做了调整,目前市场急需的产品我们要能够配合客户快速地开发出来,未来两到三年需要的产品我们也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未来五年以后市场的变化我们也要提早去探索,不同阶段都有不同的研发人员在做。
2、问:储能电站用的什么材料?公司有涉及吗?
答:储能电站主要是用磷酸铁锂。我们磷酸铁锂有中试线,但我们不会大规模去建生产线,我们有技术,未来如果这块的市场起来了,我们可以用委托加工的方式去生产,因为磷酸铁锂目前的产能是严重过剩的。磷酸铁锂能量密度偏低,电池体积较大,而且低温循环性能不好,我们认为不适合家用小汽车,并没有重点去开发磷酸铁锂。
3、问:不同的产品价格有差别吗?
答:不同产品价格是有差别的。比如小型锂电用的钴酸锂中,传统钴酸锂价格较低,而高密度高电压钴酸锂价格就要高一些。公司的产品有很多牌号,新开发的产品价格会高一些。
4、问:公司对未来价格走势的判断如何?
答:我们预测今年钴金属价格还是低位运行,明年可能有缓慢增长的趋势。今年.。钴酸锂出口定价是按照公式价,由MB金属钴价乘以系数加上加工费,金属钴价下降,将直接带来产品价格的下降。但是原料价格降到一定程度就不下降了,原料价格下降不足以覆盖产品价格下降的幅度。多元材料目前的量还不是很大,大型动力电池还没有大规模产业化,而且目前多元材料没有出口退税政策,对公司的盈利都是有影响的。5、问:现在正极材料的市场相对来说是有个标准的市场价格,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3还是说价格会差很多呢?
答:外销和内销的情况是不一样的。外销基本都是按照公式价,加工费这块会有谈判,但同行之间会有竞争,。在内销方面,基本是按照点价,一对一谈判的。目前看来,内销产品毛利率好于外销。
6、问:钴原料的用途分布?未来动力汽车发展了,钴原料会不会不够?
答:全球市场一年消费8万多吨钴,其中30%多是用于锂电池,其它是用在超级合金、硬质合金等领域。钴在非洲是镍和铜的副产品,供应会有增加。具体的供需也要看动力汽车的发展情况,也不一定会出现不够的情况。三元材料用钴的量并不是很高。从中短期看不会有短缺的情况。
7、问:储能用的磷酸铁锂和电动车用的磷酸铁锂的性能差别?
答:电动车用的材料有比较多的要求,比如续航能力要求长、车的空间要求大,所以对能量密度有一定要求,而且对功率也有一定的要求。现在有些企业同时在做车用的磷酸铁锂和储能用的磷酸铁锂,电动车用的材料一致性要求高,就会把一致性好的材料用在电动车上,而相对没那么好的用在储能上,储能用的电池不需要移动,对材料要求就没那么高。
8、问:锂电池往后的成本下降空间还有吗?材料需要如何改进?
答:目前来看,不管是从国家层面还是使用者层面,都希望锂电池的成本继续下降,国家在2012年底提出来的创新工程,要求锂电池成本下降到2元/瓦时,这还是比较高的要求,要求下降的空间比较大。要降成本,一是从材料本身,一是从电池设计方面做努力。从材料来看,国家既要求降低成本还要提高续航里程,而多元材料能量密度更高,在一个电池包里面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4可以装更多的材料,这样实际上是可以节约成本的。这也是为什么许多厂家开始转向多元材料的一个原因。在电动汽车用电池上,材料价格是一方面的要求,更重要的是材料的性能。目前来看,多元材料还需要一个成熟的过程。过去国家支持的方向主要是磷酸铁锂,它的循环寿命比较长、安全性比较好,但是它的能量密度提升是有一定极限的,这种情况就必须要去转化材料体系,转化材料体系是最快的提升能量密度的有效途径。
9、问:正极材料的产能为什么会过剩?
答:中国做正极材料是做得比较早的,钴酸锂是比较成熟的了。尤其近几年,大家觉得动力汽车市场是一个很大的蛋糕,同行在扩产,外行也在往里投资,导致这块的产能增长很多。前期的投资热点是一个方面,各地的政策支持也导致大量的产能投入。正极材料在电池里面用量是最大的,原来价格也比较高,销售额就高,吸引了大量的投入。而动力汽车市场的大规模产业化还是需要时间的。我们认为要做好、做精正极材料还是需要技术、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积累,也是需要不断提升和改进的。日韩的扩产就比较谨慎,会反复考量、反复验证。
10、问:公司的研发项目多吗?
答:公司每年研发项目都挺多的,2013年年报披露了公司在研项目共10项。